彭志萍
“秦嶺愁回馬,涪江醉泛船”, 穿境而過的涪江滋養出秀美的大英縣,飛濺的浪花似跳動的音符歌唱著50萬大英人民改革創新的動人故事。大英,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名字后面,遠有 “大英卓筒井” 成為文化遺產,近有“中國死海”名揚天下。如今,這個四川東部的丘區小縣,為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正以他們的智慧、果敢和熱情,高舉改革創新的大旗,奮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科學持續發展,譜寫出衛生計生改革發展新篇章。他們,就是四川省大英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及全系統的干部員工!
翻開四川省大英縣2016年衛計工作“成績單”, 可謂亮點紛呈,業績搶眼!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計生改革不斷深化;醫療扶貧政策有效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全部實現個人“零支付”; 中醫藥“振興計劃”深入實施,啟動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項目資金到位16041.45萬元,完成任務114.58%;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有序推進,建成國家衛生鎮1個、省級衛生鄉鎮2個;縣衛生計生系統獲各種表彰獎勵48次,其中國家級2次、省級12次、市級12次、縣級22次……
深化改革 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11所中心、鎮鄉衛生院和296個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策,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控制在30%以內,醫療責任參保率達100%。
2016年,大英縣衛計局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建設達標率達50%以上。穩步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11所中心、鎮鄉衛生院和296個村衛生室目前已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策,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省級補助76.97萬元,縣財政年初預算76.99萬元,財政補助比例達到20%。
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縣域內就診90.02%,縣級醫院開展遠程比例14例,院外會診35例,達40.03%;縣級醫療機構門診增幅達8.18%,住院診療量增幅達3.02%,床位使用率達到97.13%,鄉鎮衛生院診療量增幅達到3.02%。新增個體診所4所,開展多點執業20人。開展社區(鄉村)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率達85.4%。
同時,繼續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開展“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規范臨床用藥行為。全縣門診、住院次均費用總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藥占比控制在30%以內。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控制在30%以內,醫療責任參保率達100%。
精準施策 打響健康扶貧攻堅戰
制定出臺《大英縣醫療衛生計生扶貧專項方案》等政策措施;整合項目資金1096萬元,爭取社會扶貧資金358.5萬元;巡回醫療小分隊深入全縣45個貧困村開展義診義治78場次,接診病人985人次。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是‘十三五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一場關鍵戰役,這場戰役必須打好打贏。”大英縣衛計局局長熊紹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打好這場戰役,2016年,大英縣衛計局制定出臺了《大英縣醫療衛生計生扶貧專項方案》《大英縣切實做好醫療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大英縣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扶持促進健康扶貧的政策措施,以補上貧困人口醫療服務“短板”,切實提升健康扶貧保障水平。
一方面,將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大傳染病和地方病綜合防治,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強計劃生育家庭扶助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累計整合項目資金1096萬元。另一方面,有力配置社會資源,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健康扶貧工作的支持與幫助,爭取到市、縣財政衛生扶貧救助基金297萬元,縣慈善總會捐助衛生扶貧救助資金3萬元,縣衛計局、各中心(鎮鄉)衛生院籌集扶貧資金42.8萬元,全縣衛生計生系統為幫扶貧困村捐款11.7萬元,縣紅十字會捐助物資4萬元,資金總額達358.5萬元。
縣衛計局將健康扶貧融入扶貧政策并形成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各項醫療衛生改革舉措助推精準脫貧。一是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大力實施“名醫名科”建設工程,建立“協作醫院”基地5個,為縣、鎮、鄉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增加專業技術人員96名。二是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衛生計生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依托“中國優生科學西部行”“村醫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培訓婦產科醫生110人次,選派進修35人次,累計培訓各類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3227人次。三是完善對口支援機制。縣級醫院選派25名專家對口支援中心、鎮鄉衛生院,中心、鎮鄉衛生院安排50名醫師定點服務貧困村衛生室。從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抽派30名醫療專家組建4支巡回醫療小分隊,分別深入全縣45個貧困村開展義診義治78場次,接診病人985人次。
多措并舉 確保貧困群眾看病不發愁
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實現個人“零支付”,縣域外住院貧困人口費用報銷后剩余部分按40%予以救助,慢性病貧困患者門診費用按90%救助;45個貧困村衛生室全部建成;貧困人口免費健康體檢10586人。
縣衛計局建立健全基層衛生計生服務體系,著力改善居民健康狀況,依法保障脫貧攻堅,積極從五個方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
加強政策宣傳。各醫療機構在顯要位置設立醫療衛生扶貧政策宣傳欄專欄80個,組建12個醫療宣傳小分隊;開展健康巡講、健康咨詢等各類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知識講座960次,印制發放醫療衛生扶貧政策宣傳單3.08萬份。
提高醫保參保率。逐步完善貧困人口參保機制,民政局資助78.54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6545人,縣殘聯資助重度一、二級殘疾人購買醫療保險917人次11.004萬元,剩余人員由財政兜底,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到100%。
落實醫療扶貧政策。對住院貧困人口實行“先診療后結算”制度和“一站式”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5112人次,住院總費用2459.89萬元,全部實現個人“零支付”;縣域外住院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后剩余部分按40%予以救助,慢性病貧困患者門診費用按90%救助。
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目前全縣45個貧困村衛生室全部建成,其中2016年脫貧的15個貧困村衛生室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縣衛計局、各醫療衛生單位籌集42.8萬元添置了35種醫療設備設施,切實提高貧困村醫療水平。
強化預防保健。開展健康體檢,貧困人口免費健康體檢10586人。推行簽約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9321人。
強化管理 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474459份,建檔率98.37%,動態管理率90.1%;規范處置傳染病疫情,法定傳染病準確報告率達100%;建數字化門診1個、規范化預防接種AAA級門診4個,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9%以上。
2016年4月13日,大英縣衛計局舉辦了一場健康體檢一體機培訓會,22套健康體檢一體機隨即在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縣中醫醫院,各中心、鎮鄉衛生院投入使用。
據縣衛計局副局長劉中艾介紹,2016年,縣衛計局繼續把落實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作為人人享有改革發展成果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結合大英實際,制定完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完整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體系,并強化創新管理,狠抓措施到位,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474459份,建檔率98.37%,動態管理率90.1%。積極開展疾控中心等級評審工作,爭取2017年通過二甲評審。規范處置傳染病疫情,法定傳染病準確報告率達100%。建數字化門診1個、規范化預防接種AAA級門診4個,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9%以上,全面完成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補充免疫及查漏補種工作。
啟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并開展相應工作。監測、檢驗飲用水、游泳池水質、公共場所、醫療機構樣品419件。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覆蓋率100%,縣(區)具備水質常規指標檢測能力,飲用水監測鄉(鎮)覆蓋率100%。開展腫瘤登記工作,免費進行“兩癌”篩查9429人。
扎實推進免費婚前體檢,免費婚檢率為89%,較2015年提高了17%。免費孕檢3589對,完成目標任務129%。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
發展振興 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
縣級醫院中醫特色項目達20個以上,鎮鄉衛生院中醫特色項目達10個以上;4所醫院建立特色中醫館,基層機構中醫藥服務量占衛生服務總量40%以上;確保今年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記者來到大英縣玉峰中心衛生院設立的特色中醫館,這里中醫藥文化氛圍濃厚,裝修風格古樸典雅,百草藥香撲鼻而來,中醫中藥、針灸拔罐、推拿按摩、康復理療等樣樣俱全。醫療環境整潔溫馨,老百姓就醫井然有序。一位正在接受針灸治療的大媽告訴記者,如今大英的中醫藥服務越來越好,到中醫館看病一般都能解決。
據了解,大英縣大力實施中醫藥“振興計劃”,啟動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特色服務區域更加完善,村衛生室配備了中醫藥適宜技術診療設備,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條件進一步改善。著力打造中醫特色項目,縣級醫院中醫特色項目達20個以上,鎮鄉衛生院達10個以上,村衛生室4個以上。4所醫院已建立特色中醫館,其余醫院列入今年建設計劃。
同時,不斷完善縣級醫院領辦中心、鎮鄉衛生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量占衛生服務總量40%以上;加強師承培訓和中醫適宜技術骨干培訓,中醫藥衛生技術人才達20%以上。
“我們要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提升中醫中藥發展水平,確保大英縣2017年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民生。”熊紹華表示。
真抓實干 推動各項工作齊頭并進
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鎮1個,建成省級衛生村25個、省級衛生單位4個;90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竣工率100%、使用率100%;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檢查等專項行動;組織培訓醫務人員2000余人次。
衛生計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為推動大英衛生計生事業不斷發展,推進健康大英建設,更好地為群眾服務,2016年,縣衛計系統上下一心,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各項工作齊頭并進。
愛國衛生工作深入開展。加快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步伐,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鎮1個;開展衛生細胞建設工程,建成省級衛生村25個、省級衛生單位4個、省級無煙單位4個。
健康服務業穩步發展。2013年及以前項目建設竣工并投入使用90%以上。90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竣工率100%、使用率100%。落實發展民營醫院政策,新增個體診所4所,民營醫院住院人次比同期增長9.93%,居民健康體檢9524人次。
法治建設規范到位。加強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平臺建設,清理行政權力276項;完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規范行政審批程序,簡化辦證流程,辦理衛生計生行政許可6265件。
黨風政風建設效果明顯。落實黨風廉政“兩個責任”“一崗雙責”,嚴格執行《廉政準則》、中央“八項規定”、省市縣“十項規定”,嚴格“三公”經費管理;扎實開展全系統正風肅紀專項整治活動,100余人受廉政警示教育;查處違紀違法案件2起,給予黨紀處分9人、政紀處分7人。
隊伍素質逐步提高。強化隊伍管理,培訓醫療衛生計生單位負責人1期109人;深化人事改革,完善了衛生計生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和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方案;建立“協作醫院”基地5個;組織培訓醫務人員18期2000余人次,縣級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覆蓋率達97%,繼續教育學分達85%以上。
信息化建設有序推進。以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為重點,以居民健康卡發放為契機,加快推進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建設。
謀定未來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全面落實“十免四補助”政策,強化基本醫保支付主體、大病保險補充、民政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公益作用,逐步實現縣域外治療重大疾病個人費用“零支付”;初步建立全民預防保健制度。
回望過去,大英衛計人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放眼未來,大英衛計人信心滿懷、充滿期待。2017年,大英縣衛計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衛生計生改革、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為重點,以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為目標,推進大英衛計事業更上一層樓。
加大健康扶貧政策執行力度,全面落實“十免四補助”政策,強化基本醫保支付主體、大病保險補充、民政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公益作用,繼續實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縣域內個人費用“零支付”,逐步實現縣域外治療重大疾病個人費用“零支付”。
穩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展縣疾控中心等級創建活動,初步建立全民預防保健制度,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實施《中醫藥振興計劃》,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工作。
繼續實施惠民工程,落實計生獎特扶政策,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村衛生室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快縣疾控中心整體搬遷、縣中醫醫院門診醫技綜合大樓建設項目和遂寧華康醫院建設步伐。
實施人才提升工程,加大衛生人員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