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匡穎晨++李明珠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2000多平方公里要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
要集中力量,將通州和“北三縣”地區協同作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典范。
這些年來,北京不僅承擔著作為一個首都應有的功能,還承載了太多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定位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意義重大。通州區作為北京唯一一個與天津、河北同時接壤的區縣,是連通京津冀的一大樞紐。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放在京津冀協調發展的大局里,不僅能夠疏解主城的部分功能,還將對京津冀地區起到良好的輻射作用。
疏解非首都功能
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2020年北京人口總量要控制在2300萬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要凈減少15%以上。北京城市副中心所承擔的職能不僅負責北京市的行政、經濟、文化等核心職能,而且還將構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其在各方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都將強化。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為了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說,“只要進一步明確京津冀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快推進錯位發展與融合發展,這個目標一定會實現。”
在北京政府東遷通州的規劃中,除潞城鎮已確定為未來北京市政府所在地,文化旅游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國際組織聚集區以及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均分布在通州區域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可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建設新的城市副中心,就是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這種疏解能夠帶動通州地區相關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同時帶動周邊地區,如順義區和大興區的經濟發展。”
1月14日,蔡奇在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北京將綜合施策,加強人口調控,嚴控城六區人口規模和開發強度,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把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與人口調控緊密掛鉤,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打造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據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告提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
張可云認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承擔的職能不僅負責北京市的行政、經濟、文化等核心職能,而且還將構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其在各方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都將強化。
目前,北京市財政局已確定今年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安排資金333.1億元。其中,針對城市副中心建設,北京財政安排42.5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內環路綠化景觀提升等。
北京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韓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方面的主要支出政策包括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一攬子政策順利實施,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教育醫療資源疏解;推動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基金項目落地,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同時加大對河北地區支持力度。
與“北三縣”協同發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2000多平方公里要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要集中力量,將通州和“北三縣”地區協同作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典范。
201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貫徹落實〈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分工方案》,提出要統籌好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圍與通州全區域的規劃建設,以及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北京東部地區以及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的協調發展。
在2016年6月6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和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共同主持召開會議達成共識:要堅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統一規劃制定,將通州區與“北三縣”作為整體統籌謀劃,高水平扎實做好規劃工作,為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統籌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奠定堅實基礎。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強機制對接,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共同劃定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防止連片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劇錦文認為:“現在北京的外遷除了服務中心以外,還把城里的一些產業,如小商品、服裝貿易等低端產業,也要向京津冀外遷,這是帶動周邊發展的好機會。”
連玉明在媒體采訪時稱:城市副中心的規劃也要從“攤大餅”變成“蒸小籠”。可以在通州區的周圍規劃建設若干小城鎮,且每個城鎮都具有生活、生產和生態這三種功能。而近些年來備受關注的“北三縣”,雖然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但是對于副中心的區位優勢不言自明。為此,教育、醫療資源不僅可以在通州有布局,在“北三縣”也可以設立分校、分院,提升城鎮功能水平,打造“北京特區”,讓“北三縣”也可以在各方面享受與北京一樣的資源。
新聞鏈接 >>>
北京城市副中心大事記
2012年 中共北京市委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提出聚焦通州戰略,打造功能完備的城市副中心。
2014年 中央將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升到重大國家戰略,通州新城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處于橋頭堡位置。
2015年7月11日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未來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2015年7月21日 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潞城棚戶區改造啟動。
2015年底 行政辦公區建設項目啟動。
2016年5月24日 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名正式確立。
2016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
2016年6月16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確定與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共同編制跨區域規劃。
2016年底 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行政辦公區主體結構封頂。
2017年2月24日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城市副中心。
2017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將完成,北京市級各大機關及部分市屬行政部門率先啟動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