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婉日記》是構思了三年的故事,三年寫一部作品是我的創作規律。有很多人問我這本小說的成書始末是怎樣的?
其實并沒有刻意說要寫一個什么故事,而是想通過故事表達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從《一觸即發》開始,“家國”兩個字就成了我寫每一部作品的中心和主旨。忠國愛家,這是信仰?!顿F婉日記》的故事源頭應該說早于《偽裝者》,是一次在翻看關于中共地下黨的歷史資料的過程中,看到很多女性革命先烈們為了革命事業犧牲小我的事跡,有些很感人、有些很惋惜、有些很心痛……無論給予當代的我們哪種觸動,“傳奇”兩個字才是她們身上最值得被作為后輩的我們銘記于心的地方。
在國家危難時刻里,她們會為了革命事業被迫放棄家庭、離別子女和丈夫,離鄉背井來到沒有硝煙的戰場,隱藏身份,步步為營。因為在她們心中有一個信念,無國便無家,有國才有家。家人的短暫分離終會因為國家的強盛而團圓。冬去春來,年年歲歲,期盼是精神支柱。期盼著國家不再千瘡百孔,期待著回到丈夫和子女身邊,相夫教子。每每在讀到她們的傳奇故事時不禁紅潤眼眶,潸然淚下。
艱難的歲月里存在著種種危險,而有很多危險是無形的。當危險臨近時就需要有人以最快的方式把情報送達到前線或傳遞出去,爭分奪秒。中共地下黨就是身在“黑暗”中的英雄,他們不分男女,為通向“光明”的革命事業奮斗終身。其中,那些連男人都要為其豎起拇指稱贊有加的巾幗英雄們,她們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完成一次次驚險的任務。
這些巾幗的傳奇故事是永遠翻不完的、看不夠的,僅小小的一本書無法將她們的事跡講完。是為了由衷的欽佩也好,還是為了紀念她們也罷,《貴婉日記》就一點一點地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成型。如何開始,從何下筆成為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催^很多講述女人故事的傳記故事或文學作品,不敢奢求能夠齊名,那些故事里的女人們鮮活立體??墒?,女人戲是我的短板,如何在一部諜戰作品中把巾幗英雄塑造得和男人一樣,的確想了很久。索性,與其苦惱如何塑造女性,不如從女性入手,繼續兄弟之情。
慢慢地,資歷平、貴翼、資歷安、資歷群等等一個個人物在腦中和心中樹立起了形象,因為還不夠立體和鮮活,所以被“雪藏”了三年。寫《偽裝者》的時候,貴婉的故事已經初見端倪,可還是不能夠完整地做好架構,于是又放了下來,專心于《偽裝者》的創作,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偽裝者》番外篇呈然紙上,現于世人面前。
后來,再重新提筆,在創作一章又一章的情節中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貴婉是誰?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故事做得再精彩也沒有靈魂?;仡櫮切┙韼降膫髌媸论E,她們付出的不止生命,更是青春。女人的青春年華短短數載,最美好的時期做著最危險的工作,不知明日之果,行走在鋼絲之上。她們為什么這么做?為國,這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擁有的信念;為家,她們在還未成為嬌妻賢母時就心甘情愿投身革命。這種精神值得贊揚,這種精神值得傳承。在想到這些后,茅塞頓開。貴婉,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種堅韌的精神。
所以,貴婉不死,精神永恒。
作為作者,和友人閑談,當他們第一次聽到“貴婉日記”這個名字時,會首先脫口而出問怎么這次寫了一個女人故事?以為我改變了風格。的確,《貴婉日記》聽起來是一個很文藝的名字,與之前的兩部作品《一觸即發》和《偽裝者》截然不同,沒有了緊張和剛烈的味道,更多的是委委婉婉、柔情依依。但是,它依舊是一部主打男人戲的作品,和前兩部一樣繼續把手足情深作為主線,延續家國情懷。
作為編劇,我希望自己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能讓觀眾記住。他們在我的心中沒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每一個情節中,他們都是各自的主角,上演著自己的人生。有悲有喜,有笑有淚。與其說現實中的我被虛構故事中的人感動,不如說是虛構故事中的人影響著現實中的我,即便他們出于我的手,可他們讓我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是他們讓我受益匪淺。
寫故事,是一種情感寄托。我把那些在歷史資料中看到的振奮人心的事跡轉化成一種情感,躍然于紙上,是我最喜歡做的事,也享受其中。
一個女人,留下的一本日記,開啟一段塵封的記憶,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行動,講述兩大家族的血肉之情,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銘記為國為家無私奉獻的先輩英雄。
這就是《貴婉日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編劇張勇繼2015年熱播諜戰劇《偽裝者》之后的又一力作,講述了19世紀30年代中共特工“煙缸”“冰蠶”等與中統、軍統博弈周旋、斗智斗勇,建立中國至西歐的紅色交通線,護送中央重要人員和物資,破解謎團鏟除內奸的故事?!顿F婉日記》的主人公貴婉、貴翼、資歷平、資歷群等與《偽裝者》中的明樓、明誠亦有交集,本書還得到了《偽裝者》三大主演胡歌、靳東、王凱的聯袂推薦。
張勇,話劇編劇,國家一級作家。曾獲得中國越劇藝術節劇目銀獎,浙江省第十屆戲劇節劇目獎。創作長篇小說《一觸即發》,電視劇《一觸即發》《永不消逝的電波》(聯合創作),大型紅色諜戰川劇《黎明十二橋》以及2015年熱播電視劇《偽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