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泰
摘 要 近幾年,我國廣電總局對于電視廣播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是一項技術性的改革。在迅速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能否更加清楚、穩固、快速地為人們提供日常所需信息,是當今廣播電視改革的重要方向。改革重點在于把廣播電視的方式由以往的有線電視轉變為無線發射技術。本文以有線技術和無線技術的優點進行分析,并對無線技術的創新研究發展進行剖析和探討。
關鍵詞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創新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1-0047-02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不同:第一,擴展了人們的生活認知范圍;第二,它還無形中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也就從側面反應出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只有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才能滿足人們日常的信息需求,快速便捷的發展方式才能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獲得方式。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廣播電視發射形式主要以無線發射為主,這也就需要我國對無線發射技術進行全面的剖析研究,才能從根本上進行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發展。
1 廣播電視有線技術的特點
1.1 抗干擾能力強,網絡覆蓋面積大
現代社會是科技化發展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信息技術融為一體。不論是通訊類還是廣播電視類,都已經從以前老舊的傳統方式中掙脫出來。傳統基礎的通訊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3G、4G網絡的出現已經完全覆蓋了傳統的通訊技術。廣播電視無線信息發射技術不需要以傳統的共用天線來進行信息傳遞,只需要以光纖電纜數據傳輸工具進行雙向的信息傳遞。從而擴大電視發射技術無線網絡的擴散面積,而不僅僅只是依靠電視信息的強弱來進行劃分。徹底告別圖像模糊不清并伴有雜音的時代。
1.2 綜合作用能力強,選擇頻道增多
日常生活中,信息化、數字化這些字眼對于我們來說已不再陌生,數字化技術也已經被使用于廣播電視的傳輸技術,其優點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電視的圖像畫質更加清晰,人們觀看電視時畫質的清晰是首選條件。
第二,人們可以選擇的頻道已經越來越廣,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幾個頻道,這也就要求廣播電視能更加快速科學的發展信息節目制作,擴大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2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特點
2.1 降低廣播電視從業者的工作量
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雙重效應,也就是需要更龐大、方便的信息網絡技術。社會的持續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學習壓力不斷增加,為減輕壓力,一部分會選擇通過觀看電視節目來緩解。這也就使得廣播電視節目的種類越來越多,人們可選擇的頻道越來越廣泛。隨著電視24小時不停地播放電視節目,雖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但對于工作人員來說,無疑增加了難度。若工作人員需主動操作電視節目,那就很有可能造成節目在播放上存在缺陷和問題,也難以獲得完整的技術保證和支持。先進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以其高效率、智能性特點和強大的監控手段進行了廣播電視的優化制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無線控制技術來釋放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還增強了廣播電視的工作實力,也保證了節目的科學、合理、完整播放。
2.2 確保廣播電視播出的安全性
現階段社會對于廣播電視工作人員的要求與以往相同,只是人們在選擇時更加重視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這同時也是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和難點。怎樣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廣播電視節目的畫質清晰流暢播放,是工作人員工作的著力點。無線發射技術就是保證高頻性電磁波的持續不斷發射,從而控制無線廣播技術進行電視節目的自動播放,以穩定的操作,高清的畫質確保無線發射傳播技術的持續發展。
3 對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發展研究的相關建議
3.1 建立健全無線發射監控技術系統
將來社會對于科技的需求無疑會越來越大,趨勢性的數字化社會也會是人們的向往和希望。所以,怎樣保證人們在數字化社會中進行技術適應和需求,就需要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系統的完整性。要保證該系統的完整性,就需要對無線裝置進行系統控制和循環裝置處理以及裝置檢測技術,并以科學的技術確定日常無線數字管理。這些控制條件的統一調整以及時時監控,都可以向社會智能化發展進步,從而保證技術轉型和技術升級。
3.2 進行無線電技術的感知開發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中最為重要的資源就是頻譜資源。這一資源可以應對一些突發狀況,這對于無線電頻率發射來說,數據的處理更具有不可察覺和檢測性。若能使用新型感知無線技術進行廣播電視無線的發射,對于無線感知技術的快速檢測和對應頻率的改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線電感知技術能在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進行頻率連接播送,其靈活的操作技能,為新型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和人們帶來更全面、更到位的服務。
3.3 進行無線電技術的空時開發
在戰爭時期,雷達超聲波接受傳播技術中就已經運用了無線電發射技術,但當時由于造價高昂,其使用范圍僅限于軍事作戰中。其具有的定位功能和電波接受過濾系統是軍事指揮作戰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所在。科技的不斷進步,技術也不斷地成熟,3G、4G網絡的出現,擴展了信息傳遞途徑,無線電發射技術已經逐漸被運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人們之間依靠無線電發射技術進行信息傳遞和視頻對話,都依賴于無線電發射技術和互聯網的互相結合。在這一領域中,資源的利用率達到了90%,不僅解放了工作人員承重的負擔,還提高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速度,無線電發射技術的開發利用拓寬了電信號領域,不僅僅只是人們的溝通交流,在電視節目和重大信息傳遞上更具有瞬時性和高效性,這也就是說,在空間無線電發射技術的開發中,科學有效地利用電信號傳輸,已成為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一大創新特點,從而極大地增強了無線電發射技術的運用。
3.4 加快專業人才培養
由于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不斷的發展進步和改革創新,這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對其的專業技術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必須精通無線發射技術,并連接其裝置的內部構成和高科技原理。針對提高重點無線裝置的高效使用和高品質能力,就需要專業能力夠強的專業人員進行機械控制和系統維護。所以廣播電視相關部門必須增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使得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和工作人員都具有同等的高水平就業能力。在當今數字化發展時代堅持技術和科技制造。
4 結論
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對各行各業來說都具有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多媒體行業,其工作者對于信息的采集相比其他行業更加迅速和判斷準確。只有不斷的革新、創新、優化才能保證不落后于其他國家,才能保證信息技術的完整和先進性。將來的廣播電視技術對于數字電視來說不僅僅只是覆蓋和信息處理,還兼具智能化全自動特性。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還可以控制機械開關,進行檢測機器的自動化工作,在效率有所提升的同時加強質量,并自發進行無線發射技術的信息檢測報告說明。只需工作人員在控制中心進行統一調控和遙控控制,從而提升工作效率,把無線發射技術逐漸向科技化數字化系統靠近,實現完全的智能化。這也積極促進了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工作人員的開發研究能力,使得廣播電視不再局限于為多媒體服務,而是更加服務于大眾人群,以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態度進入人們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李恒.關于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創新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1):107.
[2]何兵.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及相關問題闡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9):109-110.
[3]劉二平.探究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創新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6):30.
[4]付書東.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創新應用實踐探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10):49-51.
[5]劉猛.淺談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創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3):10.
[6]張建偉.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優勢分析及發展建議[J].中國有線電視,2015(5):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