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暉
摘 要 音頻是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音頻特效能夠豐富節目表現力。然而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人員常常忽視音頻制作。本文依托理論聯系實踐經驗,從傳聲器的選擇,音頻拾取加工、音頻技術規范和標準等幾大方面來探討電視節目的音頻技術。
關鍵詞 傳聲器拾音;音頻電平;技術指標;平衡與非平衡接口;規范化與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1-0059-02
只注重電視畫面,輕視聲音的加工處理,只會顧此失彼。沒有美妙的聲音,再美的畫面也沒用,好戲不出彩,就達不到完美的藝術效果。每個制作人員要充分認識音頻元素與畫面元素的權重,兩者要做到深度融合,缺一不可。
1 電視節目音頻制作存在的問題
聲音是通過介質傳播被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音響師對聲音的清晰度,音樂的混響及延時補償量,音效的融合環境程度的把握會因其心理感知、個人理解和喜好因素而發生差異,實際效果往往是大庭相徑。
音響師對各種傳聲器、調音臺等設備性能和用途掌握不精,缺乏多話筒多音源處理經驗,沒有充分了解活動現場環境和判斷混響回聲不準,會直接影響音效,甚至導致聲音失真。
舉辦活動節目均有主題,若背景音樂和效果聲的選擇不搭,即便是電視節目場面宏大,彌散背景音樂,細聽品味卻是聲樂嘈雜、節拍不合,會讓人感覺疲勞。
歌手演唱浪漫和抒情歌曲,后期制作人員若在曲終生硬添加觀眾熱烈的掌聲,這不僅不符合觀眾靜心欣賞節目的心境,還表現不了聲音特有的魅力。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從拾音、處理和規范的源頭抓起。
2 注重傳聲器的選擇,把好聲音質量第一關
拾音就是將聲源發出的聲波轉換成電信號。傳聲器是拾取音頻信號的第一入口,也是確保音頻制作質量的第一道保障線。
2.1 掌握不同類型傳聲器的特性和作用
單指向性傳聲器一般應用于電子新聞采集,其拾取正前方的聲音靈感度高,聲音入射角逐步偏移,其靈感度隨之降低。單指向性傳聲器有心型、超心型、強指向型,拾取角度大約在30°~160°。
雙指向性傳聲器在實際應用中不廣泛,主要拾取正前后方的聲音,拾取靈敏度相同,而拾取左右兩側聲音相對就很不敏感。
全指向性傳聲器主要應用于電子現場制作,其拾取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且具有相同的拾取靈敏度。拾取質量與聲音方向無關,后方的聲音靈敏度比其他方向會衰減約5dB。該傳聲器在自然混響時間較短的環境下(如演播室和錄音棚),能夠獲得比較出色真實感、群感和深度感的音響效果。
電容傳聲器一般應用于音質要求高的場合,需要外加48V~52V的幻相電源給電容極頭提供極化電壓,該傳聲器具有高靈敏度、寬頻帶、高音質等優點。
動圈傳聲器一般適用于音質要求不高的場合,利用電子感應完成聲電能換能,其頻率響應好,指向性優,幾乎沒有失真,無需電源供電,結構可靠。缺點是其抗電磁干擾能力差,拾取高音敏感度較差。
特殊傳聲器是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拾音效果,比如紐扣傳聲器、界面傳聲器、槍式傳聲器、水中傳聲器、紅外線話筒等。
2.2 注重傳聲器的技術指標
輸出阻抗是傳聲器以1 000Hz時的阻抗為標準參考值,從輸出端測得的交流內阻抗。通常可分50Ω、150Ω、200Ω、250Ω、600Ω等低阻抗傳聲器和10kΩ、20kΩ、50kΩ等高阻抗傳聲器兩類。低阻話筒音質好,但靈敏度低。高阻話筒的靈敏度高,輸出電平高,缺點是抗干擾性能差。
信噪比是傳聲器的靈敏度與噪聲輸出電壓的比值,信噪比越高,信號質量就越好。
靈敏度為傳聲器在自由聲場中單位聲壓作用下,傳聲器的聲電轉化的能力。一般傳聲器靈敏度約-70dB,專業高靈敏度傳聲器可達-40dB。靈敏度越高,電聲轉換效率就越高。
頻率特性,它指傳聲器在拾音聲電轉換過程中對各種頻率聲波失真的程度。傳聲器靈敏度隨著聲波頻率的變化曲線越均勻(在恒定聲壓和已定入射角的情況下),其頻率特性越好。
3 熟練應用音頻設備,提升節目音效質量
調音師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整個節目的效果,其應用調音臺、延時器、混響器、均衡器、限制器、擴展器等專業設備對音頻信號進行加工處理,以改善音質和提高效能,達到預定效果或便于后續處理。
調音臺又稱音頻混響器,將話筒或音頻送來的音頻信號聚合在一起,經過調整、處理并混合輸出。調音臺也是音頻特技臺,是聲音技術加工和藝術處理的核心設備,為節目藝術再創作提供無限可能。
均衡器可對不同頻率的電信號的高頻、中頻、低頻進行調節來調整改變聲音信號某些頻率成分的幅度,補償揚聲器和聲場的缺陷。或是人為改變信號的頻響,人為校正音色,得到特殊效果聲,烘托現場氣氛。
混響有自然混響和人為混響。來自墻面、天花板、地面等多種反射的混和聲響為自然混響。有時人為通過延時器和混響器對聲音信號處理,創造奇異特色的空間感和混響感,模擬出山谷回聲、山洞混響、劇院現場等特殊音響效果,以增加制作場景的聲音美感。
4 音頻技術規范化,節目制作標準化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音頻技術有其規范化,節目制作也要遵循流程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實行標準化管理,我們的節目才能出成效,出精品。
4.1 遵循音頻技術制作規范
通常要求音頻信號電平足夠高且又不出現削波失真,既有很高的信噪比,又能保證有足夠的音頻峰值儲能。數字音頻通常以電平的0dBFS(0分貝滿刻度電平)作為最大不失真電平。正常的工作電平峰值為-6dBFS,平均值為-20dBFS,通常將-14dBFS的平均電平作為制作參考值。
廣播電視節目質量評獎規范要求電視節目音量始終參照統一標準,磁帶的標準引帶1、2聲道上記錄60秒1 000Hz正弦波信號的基準磁平,節目制作人員根據此基準電平對相應節目電平進行調整。該規范還要求聲道1記錄單聲道節目混合聲(國際聲+語言),聲道2記錄國際聲;雙聲道節目磁帶,漢語類節目混合聲記錄在聲道1,外語或少數民族類節目的混合聲記錄在聲道2;立體聲節目,左聲道信號記錄在聲道1,右聲道信號記錄在聲道2。該規范還要求副聲跡必須錄有國際聲(新聞節目除外),綜合文體類節目的副聲跡可記錄主聲跡相同的混合聲。
4.2 遵循音頻設備配接規范
音頻設備連接需注重電平、阻抗、功率及接口匹配問題,匹配與否直接影響聲音的效果。
信號電平匹配指設備輸入信號電平與輸出信號電平幅度相等,動態范圍一致。那么需將所有音頻信號源接入調音臺相對應的輸入單元做統一調控,話筒接口接來自話筒的低電平輸入信號,線路接口接音源設備線路輸出的高電平輸出信號,這樣可以保證信號電平匹配,防止前級輸出信號太強會造成后級輸入失真,太弱會導致后級輸入設備增益不足。
阻抗匹配就是傳輸線的輸入端或輸出端處于阻抗匹配狀態。對于純電阻電路要求負載電阻等于信號源內阻相等,負載可獲得最大輸出功率分。信號源連放大器要求輸出設備的阻抗不小于5倍輸入設備的輸入阻抗,這樣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可獲取較高技術指標。
功率匹配要求設備輸出的最大功率盡可能相等于最大功率的輸入設備,使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功率相匹配,能量以最大效率轉換。音箱的額定功率等于功放的額定輸出功率是理想情況,而實際應用考慮安全因素,通常功放的額定功率取其最大功率的80%,音箱的功率要稍小于功放功率的80%。
音頻接口可平衡和非平衡接口。非平衡接口由信號線和屏蔽線兩根線組成。平衡接口由冷信號(-)和熱信號(+)和屏蔽線三根線組成,將兩根冷熱信號上采用差分輸入相同的振幅的信號。其目的是提高信噪比,防止信號間的串擾,抑制外來信號的干擾,使輸出信號更純凈,傳輸距離更遠。
聲音也是影響節目質量的重要元素,好的音效使節目錦上添花。我們要堅持選用廣播級專業音頻設備,嚴格遵循音頻技術規范和標準,熟悉設備性能指標,掌握各音頻儀表的使用,精通數模互相轉化標準,大量收集各類音效,特別要磨練各類調音臺的操作技能。
與時共進,學習廣電前沿科技,真正做好音頻與電視節目深度融合,讓我們的電視節目聲情并茂,既能接地氣又能藝術再創造,深深打動無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