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剛 劉大偉 王天樞 李爽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與保守治療的效果, 為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的治療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指導。方法 100例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 實驗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情況、腕關節功能(PRWE)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6例, 良20例, 可3例, 差1例, 優良率為92.0%;對照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0例, 良17例, 可10例, 差3例, 優良率為74.0%。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PRWE評分為(31.2±2.3)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4±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 在對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 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能有效的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 對患者的腕部功能恢復和上肢功能的恢復都有很大的幫助, 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治療;保守治療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effects by operative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senil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reatment in senil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enil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perative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wris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condition and 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 (PRW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26 excellent cases in wris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20 good cases, 3 moderate cases and 1 bad ca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good rate as 92.0%. There were 20 excellent cases in wris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17 good cases, 10 moderate cases and 3 bad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good rate as 74.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good rate of wris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higher PRWE score as (31.2±2.3) points than (25.4±2.1)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for senil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mplement of operativ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long with huge assistance in wrist and upper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his method is helpful for patients recovery and it ca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nil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Operative treatm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老年人一般身體機能在逐漸衰退, 身體素質下降, 對疾病的抵抗力就越來越弱, 且恢復較慢, 隨著現在老年人口的增多, 骨質疏松已經為老年人的常見病癥, 老年人的骨折發生率也就越來越高,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就是其中之一[1-3]。其臨床表現為腕部腫痛、壓痛明顯、手和腕部的活動受限, 對患者的身體會帶來痛苦, 同時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老年人因為身體素質的原因, 其骨質的密度較低, 在治療過程中較為麻煩, 且老年患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 給治療帶來了較大的困難[2, 4-6]。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討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效果差異, 為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的治療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指導。選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效果差異, 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100例,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齡61~78歲, 平均年齡(67.4±3.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齡62~78歲, 平均年齡(67.8±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經臨床診斷, 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對于本次實驗, 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知情, 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首先要對患者的骨折進行復位, 然后使用短臂石膏夾板固定4~7周[3]。實驗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首選掌側入路 T 型鎖定鈦板固定;骨折斷端粉碎或者如果使用掌側 T 型鈦板內植物會超過分水嶺線的患者則使用外固定架固定, 根據骨折類型輔助部分切開螺釘固定或克氏針固定。此外對骨折斷端骨缺損明顯者, 行自體骨或人工骨植骨[4-5]。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各項數據, 比較兩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情況、PRWE評分。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參考文獻[7]將患者的腕部功能恢復情況分為優、良、中、差, 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6例, 良20例, 可3例, 差1例, 優良率為92.0%;對照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0例, 良17例, 可10例, 差3例, 優良率為74.0%。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PRWE評分為(31.2±2.3)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4±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質疏松、骨骼組織的退化、骨量減少和骨微結構破壞, 使骨的物理強度顯著降低, 易造成粉碎性骨折, 并損傷關節面[8-11]。疏松、粉碎的骨質難以維持穩定和良好的復位, 在骨愈合的晚期, 骨的吸收仍較旺盛, 骨礦化較少, 膠原纖維形成不足, 骨痂成熟及骨形成遲緩[12-15]。這是老年患者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恢復、預后不佳的主要原因[6, 16-18]。在本研究中, 對100例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6例, 良20例, 可3例, 差1例, 優良率為92.0%;對照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20例, 良17例, 可10例, 差3例, 優良率為74.0%。實驗組患者腕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PRWE評分為(31.2±2.3)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4±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臨床上, 在對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 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能有效的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 對患者的腕部功能恢復和上肢功能的恢復都有很大的幫助, 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顧海俊, 王赤宇, 李曉林. 兩種方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粉碎骨折的比較研究. 實用骨科雜志, 2010, 16(1):25-28.
[2] 曹露, 顧海俊, 王赤宇, 等.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與保守治療的Meta分析. 實用骨科雜志, 2010, 16(5):323-328.
[3] 呂揚, 周方, 張志山, 等. 老年患者簡單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療效對比分析. 中國全科醫學, 2011, 14(15):1705-1707.
[4] 劉敢, 邱維勝, 胡健, 等.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保守方法治療對腕關節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14):1915-1916.
[5] 蔡偉雄, 李昊為, 李小敏. 探討有手術適應證的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采取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17):68-70.
[6] 黃海, 王萬忠, 付啟橋, 等. 手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型骨折36例分析. 貴州醫藥, 2014(9):830-832.
[7] 朱豪東. 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的影響分析. 當代醫學, 2015(9):109-110.
[8] 彭斌, 王健, 毛峰. 手術與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療效比較. 中國骨傷, 2013, 26(1):41-46.
[9] 陳峰平. 手術與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療效比較. 中國處方藥, 2014(5):90-91.
[10] 張峰. 高齡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和非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中國傷殘醫學, 2015(10):51-53.
[11] 王巖松, 李玉前, 李宏斌. 老年性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 工企醫刊, 2011, 24(3):35-37.
[12] 夏羿凡, 吳青, 蔚芃. 老年人橈骨遠端骨折的手術與非手術療效對比.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2, 3(7):9-11.
[13] 張琦, 王浩然, 王維山, 等. 手術與保守治療不穩定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 濟寧醫學院學報, 2016, 39(2):97-100.
[14] 趙紅寧.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手術與保守治療的對比觀察.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6(4):37.
[15] 吳晗, 張鑒, 李強, 等. 手術治療老年人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 2016, 36(12):3004-3005.
[16] 陳江. 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3(12):130.
[17] 梁志強, 李偉, 王增星. 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3):129-131.
[18] 邱劍華. 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效果對比. 醫學信息, 2016, 29(5):256-257.
[收稿日期: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