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美
摘要:自“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金融業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對農村信用社的稅收繳納、稅務負擔等產生了重要影響。農村信用社如何在此背景下進行正確的增值稅稅收籌劃,對其自身的稅負成本至關重要。文章旨在通過分析“營改增”對農村信用社產生的影響,結合農村信用社實際,提出增值稅稅收籌劃建議,以供相關機構借鑒參考。
關鍵字:營改增;農村信用社;增值稅;稅收籌劃
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簡稱“營改增”)試點,已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自此,金融業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一改革,對農村信用社的稅收繳納、稅務負擔等產生了重要影響。農村信用社如何在此大背景下正確執行“營改增”新政,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有效進行稅收籌劃,切實解決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農村信用社的稅負成本至關重要。
一、簡述“營改增”后增值稅的主要變化
“營改增”后,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擴大,建筑業、房地產、金融保險業、生活服務業等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同時,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范圍也擴大,不動產等進項稅納入抵扣范圍。在現有17%、13%、0稅率的基礎上,增加6%、11%兩檔增值稅稅率,金融業稅率為6%;同時,小規模納稅人發生的應稅行為,以及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發生特定應稅行為選擇簡易征收的,征收率為3%。“營改增”試點的全面推廣,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小規模納稅人、簡易征收納稅主體的稅務負擔,有利于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二、“營改增”對農村信用社的影響
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農村信用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如此,農村信用社在扎根農村的同時,不斷拓展城鄉業務,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服務和資金支持。但是,近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農村信用社的部分業務受到沖擊,盈利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受到影響。為在經濟大環境中站穩腳跟,農村信用社需在合規經營的范圍內,拓展業務收入,降低成本費用,穩健經營,持續推進,謀求長遠發展。“營改增”試點的全面推開,為農村信用社稅負成本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新取得不動產納入進項抵扣范圍,有利于降低稅負成本
“營改增”后,農村信用社2016年5月1日以后新取得的不動產、在建工程、接受捐贈不動產、抵債資產,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按11%分2年進行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從一般納稅人的角度,這無疑是一個進項稅抵扣亮點。因近年經濟形勢嚴峻,較多客戶無法以資金清償貸款,選擇以資抵債的情況較多,農村信用社新取得抵債不動產的概率大大增加,有利于降低增值稅稅負。
(二)應繳納銷項稅與可抵扣進項稅不匹配,稅負總體水平增加
目前,農村信用社的中間業務、金融商品轉讓等業務占比較小,在所有應稅項目中,貸款服務收入仍然占據絕對優勢。貸款服務收入,包括各種占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均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與此同時,根據“營改增”新政有關規定,貸款服務相關費用支出,包括各種占用、拆借資金的支出等不得進行進項稅抵扣。應繳納銷項稅與可抵扣進項稅不匹配,在一般納稅人模式下,稅負總體水平上升。
(三)不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費用顯著增加稅負
“營改增”后,從一般納稅人的角度看,如果無足夠的進項稅抵扣,營業稅率5%,改革后增值稅稅率為6%,同時還要考慮附加稅,導致名義稅負增加。如果能夠進行充分的進項稅抵扣,可以有效減輕稅負成本。但是,在農村信用社的成本費用中,高額的人工成本占據很大比重,而以工資薪金形式支出的人工成本,不能進行進項稅抵扣,顯著增加農村信用社的稅負。
此外,食堂相關支出等福利支出、購買工會活動獎品、部分勞保費支出、車票等購進旅客運輸服務支出、抵押貸款他項權證等其他業務手續費支出、租賃房屋取得軍隊票據等支出、招待費支出、存款利息支出等均不得進行進項稅抵扣,也直接增加了農村信用社的稅負成本。
(四)金融產品結構成為影響稅負的重要因素
隨著利率的市場化,農村信用社傳統的存貸利差空間逐漸收窄,債券投資、理財、票據貼現等業務規模不斷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占比逐漸下降,金融產品結構直接影響農村信用社的稅負水平。如,“營改增”后,理財收益支出不再抵償貸款利息收入,理財產品規模的擴大,將直接影響農村信用社的稅負水平。
三、農村信用社增值稅稅收籌劃
針對“營改增”后增值稅稅負面臨的相關問題,農村信用社應結合自身情況,從現有各項業務活動實際出發,以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前提,以降低稅負為目的,進行有效的增值稅稅收籌劃。
(一)精細化進銷項稅認證抵扣、申報繳納管理
由于各項經濟業務活動部分收支分散、應繳納銷項稅與可抵扣進行稅不匹配,農村信用社應設置專人,進行進銷項稅認證抵扣、申報繳納精細化管理。
1. 銷項稅管理
由于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金融商品轉讓等應稅項目收入的增值稅征收政策各有不同,應稅收入全額納稅、差額納稅的計稅基礎存在區別,需將相關收入正確劃分,分別核算。如國債、地方政府債、助學貸款等利息收入,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跨境金融服務等,應分別明確核算,確保免減稅項目增值稅的減免。由于兼營不同稅率應稅項目但未分別核算的將適用從高稅率,兼營免減稅項目但未分別核算的將不得免減稅,農村信用社需細化分類,分別核算不同稅率的兼營項目及減稅、免稅項目銷售額,做好減免稅的備案等相關工作。給予貸款客戶、新開戶客戶的費用優惠或折扣,應在發票中注明折扣金額,以便按照折扣后金額確認銷項稅計稅基礎。減少或避免低效益的視同銷售行為,充分權衡利弊,盡可能降低銷項稅。
2. 進項稅抵扣
部分農村信用社如不符合小規模納稅人身份,且不符合采用簡易征收辦法納稅,為確保各項業務費用支出所產生的進項稅能夠最大限度的進行抵扣,應規范專用發票管理,取得合法有效、符合抵扣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及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180天內)到稅務局認證,按時進行抵扣。與此同時,由于各項經濟業務可抵扣的進行稅率不同,在采購時應“對號入座”,確保按照應抵扣稅率進行抵扣。向客戶免費贈送的小禮品等視同銷售應稅行為,對應的采購行為應取得有效的增值稅發票進行進項稅抵扣。對于無法提供可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單位,應要求對方通過代開等方式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已采購并獲得可抵扣增值稅發票的商品或服務,盡量用于應稅項目等,以便進行充分抵扣,避免進項稅轉出。
(二)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由于農村信用社不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費用項目較多且分散,如不能進行有效的進項稅抵扣管理,則稅負成本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根據財稅〔2016〕36號規定,農村信用社、法人機構在縣(縣級市、區、旗)(不包括直轄市和地級市所轄城區)及縣以下地區的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提供金融服務收入,可以選擇使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計稅繳納增值稅。因此,年應稅銷售額符合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且已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的農村信用社,如果發生符合選擇使用簡易計稅方法納稅的應稅行為,應進行合理選擇。同時,年應稅銷售額未達到一般納稅人標準,但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符合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條件的小規模納稅人,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確定納稅人身份。
(三)調整人工成本支付方式,充分獲得進項抵扣
如前所述,人工成本在農村信用社的成本中占據較大比重。根據農村信用社業務開展實際,現有崗位人員中,前臺柜員、信用卡營銷等崗位人員,均可以通過招錄派遣工的形式,代替正式員工。通過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業務合同,將相關人工成本費用支付給勞務派遣單位,同時,獲得勞務派遣單位開具的可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獲得增值稅進項稅抵扣,降低增值稅稅負。
此外,農村信用社可以探索將部分大量占用人力資源的業務進行外包,如電話銀行服務、憑證裝訂或塑封、檔案管理等業務外包后,將不可抵扣進項稅的相關人工成本費用,轉化為支付給對應機構的服務費用,以獲得相應的進項稅抵扣。
(四)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創新金融服務,豐富金融產品
農村信用社應在利率市場化的基調上,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創新金融服務,豐富金融產品,調整金融產品結構,減少不可抵扣進項稅或全額納稅金融產品或服務,通過豐富中間業務服務、推廣轉貸業務等,在降低稅負的基礎上,持續創收,促進發展。
總之,認清形勢,正確把握,綜合分析“營改增”后進項稅抵扣、人工成本、產品結構等因素對農村信用社增值稅稅負成本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合法地進行增值稅稅收籌劃,通過專業人員的精細化管理、合理選擇身份進行納稅、調整人工成本支付及產品結構等方式,有效控制稅負成本,為農村信用社總體成本水平的控制提供有力措施,以促進農村信用社增收節支,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2]蔡昌.金融業“營改增”新政與稅收籌劃[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3]袁國輝.指尖上的會計 一本書讀懂會計那些事兒[M].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6.
(作者單位:昆明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