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滟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對通信網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語音通話作為通信網絡最基礎的業務,而語音通話的呼叫時延經常被用來衡量通信網絡質量的好壞標準,同時對用戶感知度有較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基于對A局主叫語音業務時延高的問題,通過信令分析,查找引起時延的網絡原因。
關鍵詞:語音通話;時延;信令分析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1-0022-02
1 A局時延現狀
A局的語音呼叫建立時延較高,對比B局的平均時延,高出2s,嚴重影響用戶感知度。
2 時延分析思路與過程
為了排除由于覆蓋、干擾等原因引起的無線側多次接入嘗試所導致的接入時延較大問題,我們又選取基站信號穩定,RSCP、Ec/Io保持在較好的水平的位置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統計如表2-1。
通過對以上的排查,基本可排除無線側的原因導致時延較高。
針對語音定點測試的結果做分析,對于一次獨立的呼叫,從測試log回放,發現主叫UE的信令完整,無RRC、RB等的建立失敗等異常事件。
結合主叫信令流程,對比本次測試的各信令觸發時間點,對呼叫建立的各個環節消耗的時間做以分析,對比B局正常的呼叫,找出時間占用較多的環節,以便重點分析該環節,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主叫流程如圖2-1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根據主被叫時延統計辦法,主叫的時延統計節點為圖中1、3間的時間消耗,而被叫時延的統計節點為上圖中紅色箭頭所標位置,即為CN發出Paging 消息至收到UE的alerting消息。我們可以認為1、2時間點之差加被叫時延約等于主叫時延。
考慮到被叫手機的時間延遲存在尋呼不響應,或響應滯后等現象,我們正對虛擬測試號碼10010做了語音撥測,并統計其主叫的時延,當手機呼叫該虛擬號碼時主叫時延明顯降低,5S以上降低到3.2S,如表2-2所示。
虛擬號的撥測雖然避免了被叫的過多時間消耗,主叫時延進一步減少,但該結果較其他地區的不到2S的時延依然有不少差距。
再次回到前面,對定點撥測中的各信令點實際觸發時間做統計,分別針對A局和B局撥測10010號、A局撥測被叫手機的各信令觸發時間進行對比,見表2-3。
對比各信令占用時長,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結果:
(1)可以看到主叫發起鑒權請求至CN回送鑒權響應,在該信令階段B局的信令占用時長明顯較高。(2)UE收到call proceeding 消息到RB setup消息階段,UE上報RB建立完成消息至收到CN的Alerting消息階段,撥打被叫手機時占用時間明顯大于撥打10010號。(3)從RRC請求到call Proceeding消息間(即信令圖中的1、2點間),在A局的兩種測試中消耗總時間均為1.57S,而B局消耗時間為1.27S。(4)在信令圖中2、3點之間在A局的10010撥測中消耗總時間為1.64S,被叫撥測中消耗總時間為3.92S,而B局消耗時間為1.74S。
通過對以上四個現象的分析,對于現象1,由于鑒權請求為非接入層消息,在RNS側僅透明直傳,由于在RRC建立階段,占用的時間差別不大,或許可以認為時延主要存在于非接入層;對于現象2,由于撥打被叫手機,期間有對被叫的尋呼、被叫的建立等過程,兩種撥測方式不同造成時延不同;對于現象3、4,在尋呼發起前主叫消耗的時間為1.27S,而被叫時延平均為2.4S,兩者的和為3.67S,此值較主叫時延小很多,同時從被叫的信令看到,在被叫發起alerting約1S后主叫收到CN側的alerting消息,有較多的時間延遲發生在非接入層;因此,通過以上分析,該時延需要重點分析Iu口、CN側的時延。
3 結語
通過測試排查和信令分析定位,可排查出影響呼叫建立時延的相關因素,通過呼叫時延的優化,可縮短用戶接續時間,提升用戶感知度,進一步鞏固運營商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