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明
摘要:EPON和GPON的優劣比較、EPON的FTTH與GPON的FTTH方案的權衡和實施的技術難點是三個密切關聯的技術步驟,通俗地把這一核心技術的代表性關鍵點做濃縮性闡述,對專業技術人員快速掌握技術要領有著非常重要的認知和啟發作用。
關鍵詞:無源光網絡;PON技術;FTTH應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TN9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1-0025-01
1 EPON和GPON的優劣比較
EPON和GPON光網絡接入有著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可以做個比較,以便在應用時選擇。
(1)速率:它的上下行提供的速率定是在1.25bps上,而且是采用線路編碼來進行記錄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的實際速率是1gbps。對于速率登記,GPON支持多種方式的登記方法,上下行速率不是一成不變的,GPON允許網絡提供者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速率,以至選擇相對應光模塊,我們可以通過改進高光器件的速率型來進行調整,從而對組網的靈活性和可規劃性進行調動。(2)分路比:在對局端上可帶有多少個onu的EPON都是有相對嚴格標準的定義和劃分的。要清楚分路比的性能,分路比主要受光的影響,光模在吸收光能后將會自動調節,分路比就會對此進行相應的選擇。(3)運營、維護OAM:前面只是針對EPON稍有針對性的進行了一些講解與分析。還有一些問題值得說明。雖說物理層上是定義了plOAM,在高層指示上自定義了OMCI,但在多層管理上還是以OAM作為首要管理。這是因為plOAM僅僅只是用作于數據加密、狀態監測和誤碼監視這方面。
2 EPON的FTTH與GPON的FTTH方案的權衡
首先看EPON的FTTH方案——Ip技術在現實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在骨干網和城域網中,ip技術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不可小覷。早在2001年,ieee802.3工作小組成立emf研究小組時,在如何制定EPON接入技術上就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這里包括規定邊長的信息包從olt經過pos的過濾以后再分散打破pos匯集到多個onu那里去。每個信息包上都應該設立一個標題用以區分,在規定上行方向,數據如何從各個onu經過pos集合到plt上都有一個明確的標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控制不同onu信息包之間的相互干擾,因此采納的是一種在上行接入tdma的方式,并且這樣可以對它們加以區分。采用時分復用的TDMA/TDM-EPON,其傳輸間隔最長距離可達20km,每根光纖也就只能支撐起64個用戶的應用,而且在承載帶寬上也有精確的限制。總帶寬為622Mb/s-2.4Gb/s。
其次再看GPON的FTTH方案——這里運用最新的傳送匯聚層協議作為主要的技術支撐點,通過協議來進行約束,又保持G.983中與PON協議的很多功能特性。傳輸網絡類型比較多:1.SONET(同步光網絡)/SDH2.ITU-TG.709 OTN(光傳送網絡)。這樣不僅能在效率上有所提高,而且使用的方法也會相對的簡潔,所有東西都實現網絡同步化,而且能夠直接供給tdm業務。
3 EPON的FTTH方案實施的三個技術難點
第一是關于上行信道的復用技術。上行復用技術是EPON的精華所在,從現行的研究成果來看,超過70%的研究方案都傾向于dwdm+tdma這種相結合的模式來操作。它的發展趨勢來源于它的廣泛使用,光器件起了一定作用。因此,tdma如何實現自我轉換的方法一直是這項技術的焦點。在上行信道上,為滿足帶寬的利用率條件,可通過使用tdma的方法實現。
第二在對光器件的技術要求上,對于每個onu來說,數據發送時,由于EPON上行信道的分時復用是在onu啟動時進行的,因此,onu只能在規定的時限內,運作在規定的窗口。所以,在上行信道上,EPON所使用的突發信號,要求在onu和olt中使用光源器件來支撐突發信號。下行到的安全性能主要體現在如何實現qos服務質量這一層面上,無論在qos還是在vlan還是網管上這些都是考量EPON日后應用前景的重要參數。
第三是時間的延長與測距離所采取的一種補償技術。光纖信道延時較長取決于onu與olt之間的距離。因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帶上行信道的使用。如果能夠精準的計算出onu與olt之間的距離,就可以避免發送延時這一狀況的發生。也可自主減少onu發送窗口的間隔,縮短了距離,壓縮了時間,然后再運用上行信道的時間空隙來減少延時,就可以達到提高運行速率的目的。
總之,上述只是部分呈現了PON技術在FTTH推廣上的運用。目的是更加明確的指出EPON和GPON技術的特點和區別,并簡要闡述它們的工作原理。當然,還需結合實際要求來制定方案。因為,一些設備參數的設置和材料的配備都是靈活性配備的。伴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性能的優越是贏得用戶市場的最可靠的手段,要想FTTH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所以就必須在PON技術上不斷探索嘗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