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冉
摘 要 我國社會還處在一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渡時期,表現出明顯的碎片化特征,在現代社會傳播方式不斷演變過程中出現的新的信息符號——網絡語言也具備有明顯的碎片化傾向,要想開展科技傳播也必須要適應這種傳播新特點,制定碎片化策略開展傳播。本文主要從科技傳播過程中實施碎片化策略的必要性出發,探究如何具體開展。
關鍵詞 碎片化;網絡時代;科技傳播;應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2-0070-02
在現階段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媒體生機勃勃,網絡信息的傳播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碎片化趨勢,開展科技傳播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必要采用碎片化策略作為普及科技知識的重要途徑。
1 碎片化策略是普及與發展科技傳播的必然
1.1 與新媒體不斷發展的媒介環境相適應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過去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基礎上又出現諸如網絡、手機、公交等新興媒體。雖然這些媒介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是卻獲得非常快速的發展,甚至與傳統媒體形成分庭抗禮的趨勢。這種媒介不斷發展并分裂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傳播媒介的碎片化,直接影響到受眾的劃分以及最終的傳播效果。科技傳播肩負著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重任,采用碎片化策略更是必要選擇。
1.2 與新聞傳播受眾“分眾化“趨勢相適應
在人們物質生活不斷提升過程中,傳統社會中固有社會關系、社會結構乃至社會觀念都開始崩塌,不同的利益群體都有著自己的差異化的需求,社會的成分也被進行碎片化分割,每一個人都可能有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需求也出現多元化傾向。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受眾也出現碎片化劃分。在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受眾的碎片化需求,需要將傳播內容與形式進行碎片化,采用碎片化策略,根據不同受眾的需求來進行信息傳播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1.3 與多元化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相適應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要想取得預期的傳播效果,就需要轉變過去的傳統理念,采用更具有針對性的方式,根據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完成傳播過程。近些年我國民眾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獲得明顯提升,人們的關注焦點以及興趣愛好都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這種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新聞傳播中無論是內容還是方式都需要進行多樣化發展。近些年我國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為了滿足這種社會趨勢,都有意識地開展改變過去不管好的、壞的都傳播的方式,進行差異化傳播。在這種多元化傳播大環境中,科技傳播也需要從傳播內容以及傳播方式上進行調整,將受眾按照區域、文化程度、職業以及接受習慣等不同因素進行劃分,開展碎片化傳播,使科技傳播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2 科技傳播中碎片化策略的實施
2.1 借助多種傳播媒介開展科技傳播
雖然網絡信息傳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但是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依然是進行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在開展科技傳播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借助多種傳播媒介進行傳播,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傳播形式:
1)新媒介,比如手機、戶外LED、公交車身等,雖然整體來說存在時間晚,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并且都屬于能長時間與受眾進行接觸的媒介形式,具有巨大的傳播影響潛力。
2)實物媒介,主要包括博物館、水族館這一類的公眾媒介,能夠通過身臨其境進行全方位的感受,比起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科普方式,更加生動。
3)學校。自古以來學校都是進行各種類型的知識傳播的場所,也是科學普及工作開展的重要陣地,能夠通過各種課程為學生系統的開展科學知識傳授過程。由于對學生來說學校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傳播效果比較好。
4)社群傳播。人是群居生活,在一個社區中人們相互接觸,集中居住,開展科技傳播更具有針對性。
5)組織傳播。組織傳播主要是組織一個組織或者機構開展過莫華的傳播,相對于普通的人際傳播來說,傳播效果更明顯,在開展農業技術地推廣與培訓是可以借助組織傳播開展。
2.2 細分受眾,按受眾的不同需求開展個性化傳播
科技信息傳播主要針對的是具有一定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群體,上到七旬老人,下到學齡兒童都是傳播對象。我國是人口大國,相應的科技信息傳播的對象群體也非常龐大,雖然對科技信息都有著需求,但是由于不同的群體所處的環境以及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等都不一樣,在需求上也表現出非常大的差異性。比如城市白領更關心養生、環境等領域的信息,而農民則更關心如何進行科學種植、養殖;年輕女性關注美容、健身方面的東西,而家庭主婦則更關心育兒、烹飪方面的內容。由于受眾是分層的,因此在進行傳播過程中也需要進行分層傳播,抓住每一個被細分的群體表現出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滿足其需求。在網絡傳播中開展科技傳播,可以先將受眾進行細分,在此基礎上將傳播內容進行整合,劃分為不同的專欄、板塊,使得每一個板塊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受眾群,根據目標受眾群的信息需求點開展針對性的傳播。
2.3 將科技信息在不同版面進行穿插傳播
科技信息不是單一的內容傳播,它包含有非常豐富的知識體系,有專業的理論知識,也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而在科技傳播過程中,日常化的科技內容占主流,要想很好的開展科技傳播,需要將科技知識進行細分,在不同媒介的不同內容板塊中進行穿插,將生硬的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案例密切結合開展。比如在宣傳科學、抨擊迷信思想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新聞板塊傳遞最新科技進展信息,借助知識板塊科普反對迷信的必要性以及具體的方法,借助生活板塊來從正面或者負面宣傳這樣做的好處或者沒有這樣做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只有在這種多層面大間傳播體系,反復開展科技宣傳工作,才能夠將科技信息傳播到民眾眼中,進入心里。如果錯誤地認為科技信息只是少數專門的科技媒體或者專業的科技板塊的事情,與其他內容板塊毫無關聯,那么很難形成傳播面,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2.4 采用多元化方式開展傳播
與過去集中式信息轟炸造成的信息颶風傳播方式不一樣,在科技傳播過程中需要在把握好科技內容的主要方面的基礎上從側面進行多角度的解讀,進行分散式、長線式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要接地氣,借助人們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的案例進行敘述,從生活中挖掘出科學道理,達到科技傳播的效果。在具體傳播科學知識與信息是可以根據媒體自身的實際需求或者預定的傳播計劃選擇合適的傳播內容,也可以以某些重點科學知識為中心進行科學覆蓋,在短時間內開展強勢傳播,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科技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要意識到科技傳播是帶有公益性質的傳播,需要將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思想進行破處,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甚至將社會效益放在前面,充分認識到科技傳播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采用碎片化策略,尋求多種方式提升科技傳播效果,從傳播內容到傳播形式再到傳播方法進行全面改進,使得我國科技傳播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春美,王嵐嵐,葛文婕.國內外廣播發展動向及趨勢[J].中國廣播,2015(2):43-46.
[2]謝伯元,李克強,王建強,等.“三網融合”的車聯網概念及其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J].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2013,4(4):348-355.
[3]郭紅慶.以銀河臺為例淺析國家級網絡廣播電臺[J].新聞世界,2013(6):56-58.
[4]呼國俠,王非.網絡廣播電視臺建設中的視頻云服務[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3,40(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