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宇 張靜 白茹
(1.蚌埠醫學院護理學系,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基礎護理·
留置PICC致不同程度皮膚過敏患者的護理
魏曉宇1張靜1白茹2
(1.蚌埠醫學院護理學系,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目的 探討PICC專科門診中不同程度皮膚過敏患者的護理措施。方法 按照臨床表現將我校附屬醫院31例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分類,進行區別護理。結果 平均治愈時間為輕度過敏7 d,中度過敏11 d,重度過敏26 d。性別、年齡、護理包種類對皮膚過敏的發生均有影響。結論 對皮膚過敏患者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對不同程度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應進行區別治療和護理。
PICC; 導管相關皮膚過敏; 護理
PICC; Catheter related skin allergies; Nursing
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自1975年由Hoshal VL等[1]首次使用于靜脈營養以來,在綜合醫院和家庭醫院中一直廣泛應用[2-4]。目前多數研究認為PICC導管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3],但是在具體操作中仍有很多問題,尤其是夏冬兩季出現的PICC相關皮膚過敏,發病率約為19%[5],發病時瘙癢難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PICC的維護過程中,除有效的院外觀察外,科學、規范的PICC專科護理門診更能夠解決門診患者、帶管出院患者的PICC置管及導管維護問題[6],有效改善輸液質量,保證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我校附屬醫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間共維護PICC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31例,現將臨床治療和護理經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校附屬醫院PICC護理門診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共有317人進行導管維護,其中出現31例導管相關皮膚過敏,年齡16歲~65歲,平均(42.68±12.66)歲,導管平均留置時間(148.97±87.90)d。31例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9例;肺癌6例,血液病3例,鼻咽癌2例,乳腺癌17例,直腸癌3例;置管部位:貴要靜脈21例,頭靜脈6例,肘正中靜脈4例;碘伏護理包3例,洗必泰護理包28例;根據皮膚反應可分為輕中重三組[7],輕度組19例,中度組9例,重度組3例。
1.2 臨床表現分類 根據皮膚反應可分為輕中重三類[7]:(1)輕度:指穿刺點周圍僅有輕微皮膚瘙癢及紅腫,面積在5 cm×5 cm以內。(2)中度:指皮膚瘙癢感明顯,透明敷料下皮膚出現散在紅斑、丘疹、潮濕,面積在5 cm×5 cm以上,部分散在粟粒狀皮疹。(3)重度:指瘙癢難忍,可大面積紅腫、局部腫脹、水泡、糜爛、滲出,面積在10 cm×10 cm以上。
1.3 治療護理方法 對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組患者按下列方法進行個性化治療和護理,7 d(一個正常的PICC護理周期為7d,故選擇7d為一個評價節點)后觀察效果,并繼續治療護理直至痊愈。
1.3.1 輕度過敏患者護理 19例輕度皮膚過敏患者中,3例患者主訴癢,敷貼覆蓋處無明顯紅腫,其余16例均可見局部紅腫。操作者洗手后帶無菌手套,將覆蓋PICC導管的貼膜去下,充分暴露皮膚,停用洗必泰消毒劑,更換為碘伏酒精消毒,待干后常規固定導管。囑患者勿做劇烈運動,以免出汗后使貼膜覆蓋處潮濕,增加過敏風險。
1.3.2 中度過敏患者護理 9例患者均有明顯紅疹,局部皮膚潮濕,患者主訴瘙癢明顯,其中1例伴有穿刺點滲液,滲液為透明狀,無流膿滲血;1例為導管過敏,表現為沿導管走向的局部皮膚紅腫瘙癢。對所有患者更換使用碘伏護理包,消毒方法同輕度皮膚過敏患者。在紅疹瘙癢處均勻涂抹地塞米松針劑,對穿刺點滲液患者用藻酸鹽敷料覆蓋穿刺點,待干后常規固定導管。導管過敏患者沿導管走向均勻涂抹地塞米松針劑,更換導管固定位置,囑患者每4~5 d至PICC護理門診維護導管一次。
1.3.3 重度過敏患者護理 3例重度過敏患者均有大面積紅腫,主訴瘙癢難忍,其中1例有明顯散在水泡。對所有患者更換使用碘伏護理包,消毒方法同輕度皮膚過敏患者,在紅腫處外用皮炎平軟膏,充分待干后使用無菌紗布包裹,停用透明貼,改用3M膠帶固定,囑患者注意保護患肢(尤其是洗澡、活動時),以免受潮,每3d至PICC護理門診維護導管一次。
1.4 療效評價標準 采取干預措施后,療效的評價可分為四個等級[7],(1)痊愈:指瘙癢停止,置管處皮損全部消退或留有色素沉著,無再次新發皮疹。(2)顯效:指瘙癢顯著減輕,滲出停止,丘疹、紅斑消退60%以上。(3)有效:指瘙癢減輕,滲出停止,丘疹、紅斑消退20%~59%。(4)無效:指治療后皮損消退<20%。

三組PICC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治療效果評價 見表1。

表1 PICC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療效評價
3.1 PICC相關皮膚過敏的治療及護理 PICC專科護理門診有規范的護理流程和專業的護理人員,與病房護理相比,護理門診更規范標準,環境要求更為嚴格。對PICC置管局部皮膚過敏并發癥的治療主要原則為清潔、消炎以及干燥[7],根據皮膚損害對癥處理。本研究的治療和護理圍繞著充分暴露過敏皮膚、有效清潔患處、地塞米松針劑及皮炎平軟膏干預、增加門診維護次數等幾個方面進行,效果明顯,操作簡單易行,不受到苛刻條件的限制。研究結果顯示,在皮膚過敏初期應及時進行門診維護,不但能減輕患者自身痛苦,也可節省經濟支出。由于PICC專科門診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帶管出院患者,因此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加強其自身護理,對于降低置管后皮膚過敏發生率、提升PICC置管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有利處。
3.2 PICC相關皮膚過敏的影響因素 本組發生的31例PICC相關皮膚過敏患者,平均(42.68±12.66)歲,年齡普遍偏大,說明臨床老年人更易出現置管后皮膚過敏。這是由于老年人的皮膚比年輕人干燥,干燥皮膚易發生過敏,又因為老年人的表皮屏障再生速度慢[8],所以其皮膚過敏發生率高、治愈時間長,這與Seyfarth,F的研究結果一致[9]。另外,31例患者中使用洗必泰護理包的患者發生皮膚過敏的例數高于使用碘伏護理包的患者例數,且發生皮膚過敏后停用洗必泰護理包,改用碘伏消毒后,患者主訴瘙癢減輕。國內有研究[10]報道,洗必泰消毒液較碘伏殺菌效果更好、維持時間更長,但是兩者關于并發癥皮膚過敏的研究尚無,可能由于洗必泰消毒劑中成分較碘伏復雜,且本組使用的洗必泰護理包是由美國3M公司生產,消毒液的成分可能不適應亞洲人體質。此外,天氣對PICC置管后皮膚過敏也有影響,高溫天氣時汗液分泌增多且積聚于敷貼下,皮膚受到刺激后易發生紅腫和瘙癢的癥狀;而冬季皮膚干燥,皮屑增多,貼膜周圍出現灰垢,也易引發皮膚過敏[8,11]。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31例PICC專科門診不同程度導管相關皮膚過敏患者進行區別治療和護理,并取得較好效果。在研究中發現患者和護理人員均缺乏一級預防意識,且現階段缺乏對相關處理步驟的統一標準,尚無循證醫學的干預手段;而對于皮膚過敏一次治療不會全療程免疫,如何維持置管患者長期的安全和舒適,對PICC護理團隊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
[1] Hoshal VL.Tot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silicone elastome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Arch Surg,1975,110 (5):644-646.
[2] Ng PK,Ault MJ,Ellrodt AG,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general medicine[J].Mayo Clin Proc,1997,72(3):225-233.
[3] Miller KD,Deitrick CL.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J].J Intraven Nurs,1997,20(6):141-147.
[4] Huffam S,Jacups SP,Kittler P,et al.Out of hospit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lioidosis using ceftazidime in 24h elastomeric infusorsvi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Trop Med Int Health,2004,9(6):715-717.
[5] 高麗艷,董惠娟 ,徐曉婉.化療間歇期病人PICC導管自我管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A):48-50.
[6] 李靜,田麗,郝莉,李愛敏,孫巧枝,劉倩倩,李想.PICC專科護理門診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8):79-81.
[7] 胡翠環,孫玉梅,劉洋.對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15(8):163.
[8] 聞曲,成芳,鮑愛琴.PICC臨床應用及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281.
[9] Seyfarth,F.,Schliemann,S.,Antonove,D.,Elsner,P.Dry skin,barrier function,and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n the elderly[J].Clinics in Dermatology,2011,29(1):31-36.
[10]俞江虹.含醇洗必泰碘消毒劑聯合半導體激光外照射在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局部感染的臨床對照研究[J].吉林醫學,2014,35(2):347-348.
[11]Kartano,F.,Maibach,H.I.Irritants in combination with a synergistic or additive effect on the skin response:An overview of tandem irritation studies[J].Contact Dermatitis,2006,54(6):303-312.
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研究項目(編號:KJ2014A165),蚌埠醫學院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編號:Byycx1537),蚌埠醫學院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BYKY1689)
魏曉宇(1991-),女,安徽蚌埠,碩士在讀,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張靜,E-mail:mini0217@126.com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7.07.025
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