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章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的應用,以及計算機的全面普及,計算機的信息安全的問題無法避免的漸漸暴露。由于我們將大量的信息全部都存儲在互聯網絡上,這隨時都可能涉及到隱私侵犯問題。因此,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是重要的,必要的,也是急切需要的。我們必須對此進行高度的關注,本文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護有所幫助。
關鍵詞: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防護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1-0200-01
1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定義很廣,有著非常多的含義。其定義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定義會隨著情況變化而稍微變化。用戶群的不同會導致其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認知和需求也不相同,絕大數普通用戶最多的計算機信息安全需求是單純的希望保護個人隱私的需求,只是希望自己個人信息的隱私不要泄漏和侵犯。
2 計算機網絡信息面臨的安全威脅
2.1 數據破壞問題
數據破壞主要指的是計算機網絡信息在被授權者未同意的前提下被入侵者私自篡改。篡改的方式有有很多種,其中主要包括刪除、添加、偽造更改部分信息。數據破壞一般的主要是針對硬件系統、通信系統等信息的破壞,比如惡意更改通信信號或者對通信信號進行電磁干擾。數據破壞造成的信息危險,有的可能是是人為的故意的,也有部分可能是偶然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結果都是一樣,都會造成嚴重后果,盡量控制和減少是非常必要的[1]。
2.2 網絡攻擊和威脅的形式多樣化
目前,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攻擊和威脅的主要對象是黑客,境外敵對勢力及分裂勢力以及一些心懷叵測的非法組織,他們利用相關的入侵技術尋找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存在的系統漏洞,并且猛烈而又專業高效的攻擊這些漏洞,以便能夠非法獲取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權限以及資源,用來滿足自己的個人非法利益。目前,網絡攻擊和威脅有非常多的手段,稍微常見的一種是通過往來的電子郵件、數據采集等方式進行網絡數據攻擊,同時也利用網絡病毒對網絡數據實施攻擊。另外還有在計算機網絡上制作、散布敏感信息如惡意代碼等,非法獲得私人數據資料,進而獲取經濟利益。
2.3 失泄密問題
失泄密是指非法用戶通過一系列非法方法獲取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從而造成的信息泄密現象。非授權用戶通過對這些泄密信息的破譯和竊取,來獲得非法利益。
2.4 計算機病毒威脅
所謂的計算機病毒,并不是導致生物體生理機能出現異常的生物病毒。網絡上的病毒其實就是一組程序代碼,它可以在信息傳遞和交換過程中隨信息一同傳遞,傳播速度非???,且繁殖能力很強。它同樣也具有傳染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2]。
3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范策略
3.1 加強入網安全性檢驗
網絡保密的首道封鎖線是用戶名以及口令。用戶名以及口令是用來限制黑客,使用的網絡最常見但同樣有效的手段。用戶名以及口令最直白簡單的定義及時當你登陸某個網頁的時候使用的是什么用戶名這里就要填什么,口令就是密碼。一個合法的網絡用戶都在網絡管理員處進行用戶名登記。用戶名以及口令被竊取即意味著個人被授權的網絡資源被盜取,因此一定要加大力度保護。網絡管理員有時為讓用戶提高警覺,一般對重要部門要求其定期更改口令字。另外,網絡管理員還可通過加大入網限制來防止非法者使用網絡。
3.2 治理網絡中心環境
我們要對網絡中心的環境加大綜合治理力度,進而來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系數。我們要把計算機的硬件設施作為切入點,首當其沖的解決計算機網絡硬件問題,盡可能的避免自然災害這種可以規避的風險對計算機硬件設施的破壞,要提高計算機網絡硬件的工作效率,讓計算機網絡硬件設施變得可加靠,有保障。
3.3 采取數據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是數據傳輸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這樣能夠更加有效的保證信息的安全性,目前最常用的只有線路加密和端對端加密兩種加密方式[3]。
3.4 經常升級殺毒軟件
殺毒軟件,是用于消除電腦病毒惡意軟件等計算機威脅的一類軟件。殺毒軟件通常集成監控識別、病毒掃描和清除和自動升級等功能,有的殺毒軟件還帶有數據恢復等功能,是計算機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積極應用殺毒軟件,以保護計算機信息的安全,具體到要定期升級殺毒軟件,提高殺毒軟件的防衛保護能力。從目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來看,升級殺毒軟件是一種低投入高效果的安全防護策略,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廣泛被應用。
4 結語
當今社會,面對計算機已經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計算機的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是至關重要的。威脅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必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進行多方面保護。因為只有做好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護,我們才能更安全的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讓網絡技術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軍.淺析互聯網出版發展的機遇與挑戰[D].中國計量協會冶金分會,2008年會論文集[C].2008.
[2]房廣鐸.計算機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技術淺析[J].才智,2011(20).
[3]高凱.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