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會娟,張文鴿,張銀華
(1.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3; 2.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基于價值流理論的水權交易價格定價方法
殷會娟1,張文鴿1,張銀華2
(1.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3; 2.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針對目前我國水權交易價格與價值不符的狀況,將價值流與水權交易相結合,分析水權交易價值形成機理。以此為基礎,采用買賣雙方水資源價值量作為水權交易的最低及最高價格,探討水權交易價格的定價方法,為合理估算水權交易價格提供新的思路。
價值流;水權交易;水資源價值;資源水權交易價格;定價方法
水權交易是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的有效途徑,在明晰水權的前提下允許交易,可以建立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的激勵機制,使一部分新增用水需求通過水權交易得到滿足,引導水資源向利用效率和效益更高的行業流動,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目前我國實施的水權交易,交易價格計算方法大多實施的是成本定價法,或者是在水資源費的基礎上,通過交易雙方協商來確定,從而導致交易價格與價值不符等問題。水資源是一種時空分布極不均勻的自然資源,隨時間和空間變化十分顯著,加上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分布不均衡性和時間的差異性,使水資源價值也具有顯著的時空性。基于此,筆者將價值流概念與水權交易相結合,探討水權交易價格的定價方法,為水權交易的實施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價值流概念的基礎是價值,一系列價值過程順序連接組成價值流[1]。在企業生產中,價值流是指從原材料轉變為成品、并給它賦予價值的全部活動,包括從供應商處購買的原材料到達企業,企業對其進行加工后轉變為成品再交付客戶的全過程。在經濟系統中,價值流被定義為商品生產的價值形成、增值、轉移和實現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通過有目的的勞動把自然物變成經濟物,價值就沿著生產鏈不斷形成、增值和轉移,并通過交換關系得到實現[2-3]。價值流與水資源結合后,由于水資源的特殊性而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姜文來[4]認為,水資源價值流指單位水資源量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因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因素的差異而導致的水資源價值的變化過程。
由于水的諸多特性,水資源價值流具有價值流的一般規律,但也有別于其他經濟活動中的價值流。阮本清等[5]提出水資源價值流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水資源價值流的空間變化特征;②水資源價值流的連續傳遞性;③水資源價值流的逆向傳遞特性;④水資源價值流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較大。
根據價值流的概念,價值及價值增值在水資源流動的各個節點實現。因此,水權的流轉過程中同樣也實現了水權的價值及價值增值。
水權是指水的所有權和各種利用水的權利的總稱。我國《水法》規定,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因此目前所說的水權一般指依法對地表水、地下水所取得的使用權及其相關的轉讓權、收益權等。依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框架和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分工,在一個流域內,水權的取得及流轉需要經歷下列步驟:先是水權在地區之間逐級分配,然后將水權落實到用水戶,即用水戶通過某種法定方式取得水權[6]。據此,可以得出水權價值的形成、增值、轉移及實現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水權價值流示意圖
首先由流域機構組織制定流域分水方案,分配給各個省(區),在此基礎上,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所擁有的水權進一步分配,確定各地市所擁有的初始水權。在這一分配過程中,各地市必須上繳水資源費,據此水權的價值得以實現,但是這個階段水資源還沒有參與生產過程,因此僅是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的價值狀態得以體現。由于各地市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同,在不同地市水資源使用時產生的價值也不一樣。因此,一部分地市結余的水權可以進行地市間的交易,在交易過程中可以實現水權的價值增值。
用水戶獲得水權以后,一部分將直接用于生產活動,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價值增值,在出售過程中實現價值;另一部分通過節水措施所節約的水權進行水權交易,水權交易是水資源由低效益、低效率行業向高效益、高效率行業的流轉,因此在交易的過程中實現價值增值。水資源轉移到另一個用水戶后用于生產活動,在生產及出售過程中實現價值及價值增值。
水權在不同的用水戶之間具有不同的價值增值是水權交易的根本動因。2002年,在Bergess等[7]的研究中就曾用“價值流”的概念來強調價值增值流在價值網中的流動過程。根據水權價值流,水權交易價值增值的形成主要通過地區之間的水權交易以及不同用水戶之間的水權交易2種途徑。
如圖2所示,假定由有2個用水地區,由于不同的經濟發展條件和資源稟賦,2個地區之間單方水資源產生的價值存在差異,D1、D2分別是上述2個地區的水資源價值曲線。假定有Qm3的水資源,P1、P2分別是地區1、地區2的單方水價值。由圖2可知,地區2的單方水價值高于地區1單方水價值,存在潛在的貿易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從地區1向地區2交易部分水資源,則水權價值必將出現增值。同樣的,假如D1為農業用水戶水資源價值曲線,D2為工業用水戶水資源價值曲線,P1、P2分別是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單方水價值,工業用水的水資源價值高于農業用水的水資源價值。如果將單方水從農業用水轉移至工業用水,則必將產生價值增值,因此不同用水戶間可以通過水權交易實現價值增值。
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價格表現價值在不同社會形態里情況是不一樣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價值規律自發地起調節作用,價格更多地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除受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外,還要受國家自覺運用價值規律進行宏觀調控的約束。
3.1 水權交易價格的形成
根據經濟學觀點,生產的過程就是從生產要素投入到產品產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水資源價值就沿著生產鏈不斷形成、增值和轉移。因此,通過分析水權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投入及產出,可以獲取水權交易價格的形成過程。水權交易直接涉及水權出讓方、水權受讓方以及交易的中介機構。根據水權交易的流程,水權出讓方通過工程或非工程節水措施,將節約出來的水量轉讓給水權受讓方,交易可以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也可以水權交易雙方直接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水權出讓方及水權受讓方通過水資源及其他生產要素的投入獲得產品實現價值,水權交易的中介機構通過收取水權交易的稅金來推動水權交易的實施。除此之外,水權出讓方通過相應的節水措施將節約的水資源進行交易,因此還存在水權出讓方的節水工程投入;水權受讓方在利用這部分水資源量時,往往還需要修建一定的水利工程來保證水資源的順利使用,因此還存在水權受讓方的工程投入,這2部分可以被稱為因開展水權交易所產生的成本。據此,完整的水權交易價格應該包括反映水資源的價值、因開展水權交易所產生的成本以及水權交易過程中所需繳納的稅金等幾部分。
3.2 基礎價格的確定
在水權交易中,買賣雙方對于水資源價值的評價差異是促成水權交易的主要因素。結合價值流理論,可以采用買賣雙方水資源價值量結合交易成本及稅金作為水權交易的最低及最高價格,也即基礎價格,在此基礎上通過協商、拍賣等方式來確定水權交易價格。
水權出讓方的出價即為水權交易的最低價格,低于此價格則出讓方無法獲得收益??紤]到水權出讓方的收益,出價不能低于水權出讓方的成本及收益。由此得出水權交易的最低價格:
(1)
式中:Psp為水權出讓方水資源價值;Psg為水權交易出讓方節水成本,包括工程費用、運行維護費用等;Pj為通過水市場所需繳納的稅金等。
水權受讓方的出價即為水權交易的最高價格,高于此價格則水權受讓方無法通過購買水權獲得收益。水權受讓方的出價不會超過受讓方的成本及收益。由此得出水權交易的最高價格:
(2)
式中:Pbp為水權受讓方水資源價值;Pbg為水權交易受讓方用水成本,包括工程費用、運行維護費用等。
3.3 市場交易價格的確定
在水權交易過程中,水權出讓方及受讓方均希望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水權出讓方希望盡量地提高交易價格,而水權受讓方則希望盡量壓低交易價格,雙方在多次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形成市場交易最終價格。[Pmin,Pmax]即為水權交易討價還價過程中的價格區間,價格低于Pmin水權出讓方無法獲得收益,無法成交,價格高于Pmax則水權受讓方無法獲得收益,同樣無法成交。
水權交易市場最終交易價格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其中協商和拍賣是2種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無論以哪種方式來進行,最終水權交易價格的確定應該是水權受讓方所能夠承受的最高價格和水權出讓方所能夠承受的最低價格之間協商談判的結果。最優的水權交易價格應該是交易雙方收益均增大,進而整個社會收益達到最大增加值。因此,可以通過構建基于合作博弈的水權交易定價模型,在市場調控下使交易雙方結為聯盟,通過合作交易使雙方收益均增大,進而增大整個社會收益,從而計算出最優的水權交易價格。
以寧夏回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寧夏)水權轉讓為例對水權交易價格的定價方法進行說明。2003年寧夏開展了水權轉讓試點工作,實施的是通過工程措施所節約的農業用水向工業用水的轉讓。
4.1 水權交易雙方水資源價值的計算
采用投入產出法對寧夏用水情況進行分析,在2007年寧夏投入產出表的基礎上,引入2007年寧夏水資源公報用水數據及其他相關的統計資料,得出2007年寧夏水資源投入產出表,由此得出工業及農業用水增加值產出系數分別為128.52元/m3以及1.49元/m3。
根據寧夏工業用水統計,工業用水價格約5元/m3,農業用水價格約0.065元/m3。結合寧夏2007年水資源投入產出表,得出寧夏工業及農業產出與投入情況,見表1。

表1 寧夏2007年工業及農業投入產出情況
根據工業及農業水利投入計算工業及農業水資源收益分攤系數。由此計算水資源受益分攤系數:
(3)
(4)
由此計算工業用水價值與農業用水價值:
(5)
(6)
寧夏水權交易期限為25年,則交易期限內工業用水及農業用水價值分別為45元/m3和0.85元/m3。
4.2 因水權交易而產生的成本計算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權轉換總體規劃》,到2010年,寧夏可轉讓水量3.3億m3,工程建設費用14.275億元,運行維護費用7.763億元,總計費用22.038億元,則單方水成本為6.68元/m3。
4.3 水權交易稅金
由于目前寧夏水權交易是在政府調控下水權交易雙方直接進行交易,沒有通過水市場等中介機構,因此不再計算水權交易稅金。
4.4 水權交易受讓方用水成本
寧夏水權轉讓工業用水統一從鴨子蕩水庫供水,不再額外考慮受讓方供水工程的建設,因此本次測算不再考慮水權交易受讓方用水成本。
4.5 水權交易價格
根據以上分析,得出水權交易基礎價格最低為7.53元/m3,最高價格為45元/m3,據此,得出水權交易基礎價格區間為[7.53,45]。在基礎價格的基礎上,通過考慮水權交易價格的各種影響因素,構建水權交易定價模型,可以計算得出水權交易最優價格,也可以通過協商、拍賣等方式,得到水權交易的最終價格。
在水權交易中,買賣雙方對于水資源價值的評價差異是促成水權交易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地估算交易水價,使買賣雙方都能夠接受,進而達成協議進行交易,是水權交易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筆者將價值流與水權交易相結合,分析水權交易價值形成機理,以此為基礎,采用買賣雙方水資源價值量作為水權交易的最低及最高價格,探討水權交易價格的定價方法,為水權交易價格的確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王念新,葛世倫,周園. 價值鏈-價值流分析在企業建模中的應用[J]. 價值工程,2005(2):49-51.
[2] 馬傳棟. 資源生態經濟學[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
[3] 董雅潔,梅亞東. 基于價值流理論的上游徑流經濟價值研究[J]. 水利經濟,2007,25(6):5-6.
[4] 姜文來. 水資源價值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5] 阮本清,張春玲. 水資源價值流的運移傳遞過程[J]. 水利學報,2003(9):1-5.
[6]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黃河水權轉換制度構建及實踐[M]. 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8.
[7] BERGESS T, HWARNG B, SHAWA N, et al. Enhancing value stream agility: the UK specialty chemical industry[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2,20(2):199-2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9108);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HKY-JBYW-2016-14)
殷會娟(1979—),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資源管理與水生態研究。E-mail:yinhj410@126.com;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2.011
F407.9
A
1003-9511(2017)02-0053-03
2016-08-20 編輯:方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