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杰
摘要:目的 研究對婦科內分泌失調采取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2例婦科內分泌失調患者,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其中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對比兩組患者在療效以及治療干預前后患者體內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兩種激素的變化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體內的激素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在治療干預后,兩組患者均取得了明顯療效,但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婦科內分泌失調患者的治療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比單純采取西醫治療方法具有更為明顯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內分泌;婦科;中西醫結合;雌二醇;卵泡刺激素
內分泌失調是一種女性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會表現出:乳房脹痛、月經不調、面部長褐斑、脾氣暴躁等。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更易發病。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工作強度、生活壓力、遺傳、性格及生存環境等因素變化有關。內分泌失調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有:更年期綜合癥、免疫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癥、高血脂癥。研究報告表明,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女性內分泌失調的發生率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在臨床對于內分泌失調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1-2]。本文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2例婦科內分泌失調患者,通過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2例婦科內分泌失調患者,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3~45 歲,平均(28.1±5.3)歲,患者病程為2~8年,平均病程為(4.3±1.7)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27.9±5.1)歲,患者病程為3~8年,平均病程為(4.7±1.9)年。入選標準:①患者孕激素試驗為陽性,陰道分泌物通過常規檢查;②宮腔鏡檢查及碘酒造影結果顯示輸卵管未堵塞,子宮形態正常。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史等一般性臨床資料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西醫方法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西醫方法治療,以改善患者的各項綜合體征,如患者的排卵障礙、卵泡發育異常、黃體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癥等病情癥狀,目的是減輕患者的身體負擔和心理負擔。通過對患者進行藥物服用指導以控制不同患者的病情進展,當患者在撤退性出血或月經周期開始第5 d起,連續口服克羅米芬,50~100 mg/d[2]。在月經周期開始的2 w,卵泡直徑>18 mm時,給予患者肌肉注射5000~10000 U/d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囑咐患者在治療期間適當性交。
1.2.2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 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相互結合的形式作為治療方法,即在對照組西醫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中藥方劑治療。具體的中醫治療方式,在月經前期依據強化黃體功能溫養肝腎的原則,選擇方劑組成為:菟絲子21 g,仙茅和淫羊藿各14 g,女貞、川芎、白芍、雞血藤、巴戟天、枸杞、當歸及柴胡各11 g,在月經周期之后的2~7 d服食,1劑/d。依據月經初期活血調經和滋陰養血的原則,選擇方劑組成是:益母草32 g,熟地黃21 g,雞血藤14 g,牛膝、當歸、赤芍、香附、川芎、柴胡各11 g,由月經周期開始第2 d開始服食,1劑/d。依據經間期疏肝補腎、以促排卵的目的,選擇方劑組成是:淫羊藿、菟絲子、紫石英各21 g,枸杞、續斷、仙茅各14 g,蛇床、覆盆子、柴胡、女貞及當歸各11 g,在月經開始的第5 d服食, 1劑/d。依據經后期補腎養血、促進卵泡生長的目的,選擇方劑組成是:山楂32 g,山藥、熟地黃各21 g,菟絲子13 g,女貞14 g,覆盆子、當歸、山茱萸、紫河車與五味子各11 g,在月經開始后的第7 d起服用, 1劑/d,連續服用4~5 d。
1.3觀察評價指標 所有患者都經過1年的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干預前后的療效以及激素FSH和E2水平的變化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有生產或者受孕表現,并且基礎體溫呈現雙相性;有效:患者的月經顏色、周期與經量都正常,并且基礎體溫呈現雙相性,同時存在排卵體征;無效:患者未出現排卵情況,基礎體溫沒有呈現雙向型。療效的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檢測結果以(x±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兩組患者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但組間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激素水平變化比較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的激素水平都有了良好的變化,但觀察組的變化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內分泌系統是一個重要的調節系統,與神經系統一同調節機體的代謝循環和生長發育,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其主要是由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細胞組成。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各種激素維持在動態平衡,當平衡被打破后,即會引起內分泌失調。臨床中閉經、子宮肌瘤、不孕癥、高血癥、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松、月經不調均屬于內分泌失調的病癥。引起內分泌失調的主要原因有:①情志失調:急躁、思慮過多、情緒不穩定等易擾亂氣血運行,導致內分泌失調。②營養不良,勞傷脾土:當營養不均衡以及不足時,就會引發內分泌失調等問題。③年齡增長,腎氣漸衰:隨著年齡的增長,腎氣逐漸衰退。④環境影響:在經、產、胎等特殊時期,女性易受到濕、寒、暑、熱、風等外邪的侵害,導致氣機失調,造成內分泌失調。西醫治療,雖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但只能治標,而中西醫結合則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能夠結合患者的體質,改善患者的內分泌狀況,使其回歸正常水平[3]。
綜上所述,在婦科內分泌失調患者的治療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比單純采取西醫治療方法具有更為明顯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玉英.婦科內分泌失調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6,3(7):122,124.
[2]蘇琦.婦科內分泌失調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6,3(8):158-159.
[3]康麗.婦科內分泌失調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2):103-104.
[4]王云鳳.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35:87-88.
[5]金霞.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臨床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4,16:2138-2139.
[6]陳敏.芳香化酶抑制劑在婦科內分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4:3138-3139.
[7]李紅欣,張松菲,任雪璞,等.克羅米芬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1:78-79.
[8]宋勇剛,李靜,王小燕,馬建英.內分泌失調性骨質疏松癥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35:5-6.
[9]劉麗英,黎肖梅,張秀石.婦女內分泌失調癥狀與調理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11,17:216-217.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