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姝明
【摘 要】沈陽地鐵報《地鐵第一時間》創刊5年來實現了效益、口碑的雙豐收,在報媒寒冬中逆勢崛起,其創意一版作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版面,充分體現了報紙特色和定位,對增加受眾黏合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地鐵第一時間》 創意一版 設計 內容 特點分析
近年來,從互聯網媒體大行其道到“融媒體”概念的破冰而出,傳統媒體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些紙媒都選擇了停刊或者休刊,而其他一些尚在出刊中的報紙則大多處于虧本經營的狀態。而與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應運而生的地鐵報卻異軍突起,顯示出了良好的上升勢頭。
《地鐵第一時間》創刊5年,不僅在創刊當年實現盈利,還于2016年年底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沈陽傳媒行業紙媒寒冬里的一束火炬。除了實現經營效益,《地鐵第一時間》在報刊內容上,以清新獨立的風格成為了地鐵族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實現效益和讀者口碑的雙贏,得益于地鐵報針對受眾的特點在報紙的品相上做足了文章。
地鐵報的受眾群體平均年齡31.5歲,學歷為大專以上居多,這一群體在文化認知上的共性決定了千篇一律的報道模式在地鐵報是完全不可行的,創意才是制勝法寶。因此,“創意一版”的概念在2012年創刊之初便應運而生。針對年輕讀者群的特點,結合不同的新聞事件,《地鐵第一時間》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創意一版”的做法。至今1200余期報紙,每期一版都是一個新的創意。《地鐵第一時間》一版從內容到版式都區別于傳統報媒導讀式的編輯理念,一版一選題和海報化設計成為了創意一版最突出的特點,獨特的版式風格、期期不同的創意一版在國內屬首創,不僅打造了另類的閱讀風格,也受到讀者及全國媒體同行的關注和好評。
一、以獨樹一幟的方式解讀時政新聞
在內容選擇上,創意一版以突出熱點為主要特點,選題靈活,充分結合時事熱點與受眾關注的新聞事件,多以信息發布和評論形式出現。特別是對于年輕受眾群體而言,在時事政治報道中古板恪守的公文式語言很難獲得讀者的青睞。作為黨管媒體,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的報道又不可避免,如何生動呈現枯燥的時事政治新聞、將時政新聞報道的風格與報紙整體風格相統一是地鐵報亟待解決的問題。《地鐵第一時間》巧妙地將時政新聞生活化,以極富創意的解讀方式,以讀者易于接受的形式,不動聲色地將主旋律宣傳更加有效化。例如,市委、市政府倡導“微笑沈陽”活動,一版以“下一站、微笑”為主題,用一個大大的卡通笑臉,極具感染力地把幸福與微笑傳遍地下鐵;雷鋒紀念日,一版用雷鋒綻放笑容的照片組成了一張笑臉,受到廣泛好評,“雷鋒從來沒有離開過”的理念一以貫之,讓廣大讀者產生強烈共鳴;《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將啟動 國務院組成部門減至25個》,一版將25個“人民”字樣描紅,以創意的方式,對政府機構改革進行了另一種更貼近百姓心靈的解讀;沈陽“兩會”樹新風,地鐵報又推出了jian字一版,以簡、減、儉三個同音字為點,對“兩會”新風進行了深入介紹,讓讀者一目了然。
二、以清新幽默的語言風格引起共鳴
在語言風格上,創意一版改變了傳統單純的敘述和評論語言,在索然無味的稿件中注入了較多的文學和網絡元素,將文化氣息融入到熱點事件之中,使得整個版面短小精悍卻雅致幽深,或提供對于人生觀、世界觀的思考,或有效疏導受眾在熱點事件中的情緒,在對事件信息進行傳播的同時充分發揮紙媒“引人思考”的作用,將“淺閱讀、深溝通”的辦刊宗旨落到實處,打造了一張富有文化內涵的報紙。
在陰雨天人們感到煩躁壓抑的時候,一版是一把傘,傘下是關于雨的新聞,傘上如雨絲般飄落的,是跟雨有關的古今中外的詩詞歌賦,鼓勵讀者在陰雨天氣自我調節、欣賞身邊事,清新亮麗、賦予文化氣息的版面點亮了讀者沉悶的地鐵旅程和心情。
2012年,冬季氣溫創45年新低。“三九”當天,地鐵報頭版勉勵讀者“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曾到來”,整個版面既富有文藝氣息,也不忘鼓勵人們向上、向善、向明天,在風霜雨雪四季變換之中尋找生命的意義、愛的真諦。
2016年國足小組出線,通版紅色加五角星的設計讓讀者熱血沸騰,整版大篇幅采用網絡語言拉近了報紙與讀者的距離,同時也通過對網絡語言的篩選和匯總勉勵讀者在逆境中堅定自我,尋找前進和努力的方向。
2016年CBA總決賽遼寧隊輸球后,一版《許你一場熱淚盈眶,剛從巔峰從頭來過》,鼓勵讀者正確看待比賽輸贏,并引導讀者思考成功和失敗的定義,整個版面蕩氣回腸、引經據典,既有對失敗的冷靜思考,也有對家鄉球隊的熱愛之情,勉勵讀者在失敗中重燃斗志、勇往直前。
三、以創意新穎的版面吸引讀者
在新媒體時代,讀者可以獲得信息的途徑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手段和載體也變得日趨簡單。要想在互聯網閱讀中分得一部分讀者的注意力,就必須提供異于互聯網的價值。作為渠道媒體,在移動的車廂中,除了提供給讀者內容上的創意,地鐵報還可以非常容易地提供給讀者小屏幕所不能帶來的視覺沖擊。在版面設計上,創意一版以海報化設計理念為主導,突出體現在報紙底色、標題和設計創意上。創意十足、用色大膽的海報化的設計不僅提供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讓最受讀者關注的一版成為了《地鐵第一時間》的代言人。
為了提醒人們不要放棄書寫,特別推出了一期完全手寫體的一版,并配發《手寫,不能替代的情懷》進行解讀,在新浪網2012年中國報紙年終盤點中,手寫版面榮獲“最具創意設計頭版”稱號。
2013年全運會正式開幕前5天,一版以5天倒計時的方式,為全運會造勢,版面背景顏色是全運會會徽標上所用的4個顏色,核心大圖將沈陽故宮大政殿上面原來的各種瑞獸演繹成各種體育運動項目,集中體現了沈陽人民對全運會的祝福和期待。
習近平到蘭考調研,提出“趕考”精神,一版將習近平早年做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配以關山月先生的巨幅油畫黃河頌,大氣疏朗,既表達了習總書記的家國之情,也體現了地鐵報報道重大時政新聞的巧妙與準確。
“馬航事件”中,地鐵報推出“寫給馬航的一封信”一版,以英文信件的方式將中國地方媒體的質疑,通過航空快件的方式,真的寄給馬航,既引起了廣大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也體現了“某雖小報,未敢忘本”的家國情懷。
此外,創意一版還大膽地利用版面與讀者開展互動,有給父母寫信的信紙,有東北話、新聞知識、成語、民俗常識等考試的試卷,也有熱映電影卡通形象的繪畫教程,不僅在形式上推陳出新,也讓讀者以主人的姿態參與到一版的創作中。
與讀者互動,同讀者保持精神上的主動溝通,捕捉讀者情緒,隨時調整活動策劃思路,時刻與讀者共呼吸,是《地鐵第一時間》贏得讀者歡迎的主要途徑。從整體看,《地鐵第一時間》整份報紙的定位就是要帶給讀者輕松和愉悅,因此針對地鐵乘客為主的讀者群淺閱讀的特點,大量使用圖片,使版面圖文并茂,活潑清新,極具感染力和沖擊力,并以此逐漸形成了簡約、輕松、大氣的版式和語言風格,獨特的風格與輕松愉悅的內容相得益彰,使報紙雅俗共賞。在《地鐵第一時間》的各個版面中,創意一版是對其辦報理念最好的詮釋,也是凸顯報紙風格最好的平臺。由此,整個報紙的定位與風格,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創意一版是完全跳出了傳統媒體對新聞編輯的慣性思維,這種張揚創意的打法讓讀者產生一種心理期待,地鐵族對每天的報紙都充滿渴望。《地鐵第一時間》每一期的創意一版既在選題上做到了情理之中,又在呈現上實現了意料之外,充滿了靈感的光輝,有效增強了受眾黏合度。在這樣一個全民讀書率極低的時代,《地鐵第一時間》,使許多有識之士無形之中也成為忠實讀者,將一批幾乎不再閱讀的年輕人拉回到了讀報的隊伍中,重新開始了閱讀,對文化的普及、市民素質的提升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作者學校: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