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蕊?謝沛璽
摘 要:商洛山區有著優良的生態環境,深厚的孝義和紅色文化,特點鮮明的山區農業,是發展休閑農業的最佳基礎條件。休閑農業發展需要具備區位、資源、產業、基礎設施和經濟社會等條件,本文從山區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出發,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論述了休閑農業發展的策略,供廣大農民及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山區;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休閑農業是農業與服務業融合而產生的新興產業形態,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解決農業現代化、農村綠色化的有效戰略路徑。發展休閑農業在農業轉型升級、拉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已經日趨完善,作為西安周邊的商洛秦嶺山區,享有區位、資源等多重優勢,發展休閑農業潛力巨大,但在發展過程中,休閑農業要做到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雙兼顧,觀光項目不能作為唯一選項,還應當發揮當地在山、水、林、田等方面的特色和特性,做優做強優勢互補。因此,推進休閑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就要系統的了解現代休閑農業發展方向和趨勢,做到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休閑農業的概念
休閑農業是以鄉村旅游為載體,依托農業生產的一項多元化旅游產業。休閑農業基于農業但不限于農業,它不僅包括農、牧、林、漁業,還包含餐飲、農副產品加工、娛樂服務等副業,重點是休閑旅游觀光,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讓游客在休閑中接觸自然、親近自然、融于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山區發展休閑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產經營模式,它利用自身山、水、林、田等資源優勢,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和消費需求,受其自身因素影響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二、休閑農業現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村旅游已成為當前農村的熱門產業,從依托城市到依托景區,從單純觀光旅游到休閑、度假、教育、體驗型農業,逐步實現了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的有機融合,休閑農業產業日趨走向規范化發展。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部分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產業缺乏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市場定位不精,發展方式落后,特色不明顯,管理意識淡薄,服務水平不夠等問題普遍存在。
三、休閑農業發展的關鍵對策
1.深刻領會休閑農業的實質
休閑農業作為新興的農業陽光產業,是農業轉型升級的強心劑,要讓人們認識到它是農民脫貧致富構建美麗鄉村陽光大道;我們賴以生存的青山綠水來之不易,休閑農業可以在生態與效益做到協調推進,要鼓勵人們保護生態環境,才能使休閑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科學規劃發展思路
休閑農業想要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系統的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才能切實推進休閑農業的實現快速發展。在經濟與環境的雙重作用下,制定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首先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衡量好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然后超前規劃,兼顧生態與效益,充分進行市場調查,不搞“千篇一律”,突出地方特色,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基石。
3.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
政府應該做好引導,完善旅游管理體系,協調農業、文化、旅游等部門,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管理與培訓,提高其服務意識、能力和水平,引導企業走規范化的經營管理,切實促進休閑農業規范化健康可持續發展。
4.完善政策保障體系
政府相關部門應把推進休閑農業發展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抓住發展休閑農業的難點和重點,研究出臺休閑農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扶持政策,預算專項資金,在稅收、貼息、獎勵、補助、融資、引進人才等方面給予各項扶持政策,從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方面完善休閑農業的政策保障體系,通過政策合力推動休閑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5.協調兼顧生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重大突破,發展休閑農業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所以休閑農業的發展首先是在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前提下的適度的產業開發,要做好兩者的協調發展就能實現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四、結語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休閑農業作為“三農”發展的新興的綜合性產業,是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所以,面對目前的發展現狀,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員積極參與進來,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參考文獻:
[1]仇丹丹.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14).
[2]穆松林.休閑農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