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春
摘 要:龍眼與荔枝的生長特性非常接近,這使得它們常受到相同病蟲害的侵擾,所以病蟲害防控方面可采取共同治理措施,本文針對龍眼荔枝的病蟲害特點,分析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關鍵詞:龍眼;荔枝;病蟲害;綠色防控
龍眼和荔枝同屬熱帶水果,它們的生長期與氣候適應性比較接近,這使得它們遭受許多相同的病蟲害,所以在病蟲害防控方面可采取共同治理措施。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和農作物安全為目標,通過采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的措施,達到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技術。可以說綠色防控技術是龍眼荔枝防控病蟲害的最佳手段,因此本文對其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探討。
一、龍眼與荔枝病蟲害發生情況與防控原則
1.病蟲害發生情況。據統計,為害龍眼與荔枝的病蟲害種類超過100種,但不少為客居性、偶然發生、危害較輕的種類,其中危害嚴重的蟲害有荔枝蒂蛀蟲、荔枝蝽、癭螨、荔枝小灰蝶、荔枝尖細蛾、卷葉蛾、金龜子、尺蛾、龜背天牛等,病害有霜疫霉病、酸腐病、炭疽病、葉斑病、煤煙病等[2,3]。病害大都以蟲害為媒介傳播,所以蟲害防控是龍眼與荔枝病蟲害防控的關鍵環節。
2.防控原則。根據《熱帶作物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 荔枝》(NY/T 1478-2013)和《龍眼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NY/T 1479-2007)規定,龍眼與荔枝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預防為主”就是根據龍眼與荔枝主要病蟲害的種類和發生特點,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并在病蟲害發生前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將病蟲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綜合防治”就是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在短期內控制病蟲害。
二、龍眼與荔枝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生態調控技術
(1)選用良種。選擇經審定、適合當地氣候及抗病蟲害強的優良品種,并嚴格篩選健康苗木在適合區域種植。盡量采用同一品種集中成片種植,以利植株抽梢期、結果期保持一致,便于統一防控病蟲害。
(2) 科學施肥。施肥應遵循“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并抓住“二重、三輕”的關鍵施肥環節。“二重”即春攻花肥、采果后重施恢復肥,2次施肥量應占全年施肥總量的80%;“三輕”即輕施保梢肥、保果肥及壯果肥,根據樹勢生長狀況確定施肥量,樹勢良好可少施甚至不施。重施肥量應根據結果量來確定,一般按結果1000kg每次施腐熟有機肥300kg、復合肥或尿素15kg。全園超過2/3植株抽花即可攻花肥,采果15d內施恢復肥。輕施肥以復合肥或氯化鉀肥為主,而以根外肥為輔,施肥量宜每株0.5~1kg。
(3)修剪清園。應對蔭蔽枝、蟲病枝、殘弱枝的果樹進行修剪,密度過大、重疊密蔽的果園應進行間伐、回縮,以利樹冠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修剪的標準是每平米樹冠保留18~20根枝條,保持樹冠頂部照到地面的陽光呈現金錢眼光斑狀態。采果后對過密的植株進行整株間伐,即每畝(667m2)植株數量控制在10~14株。回縮是為了形成豐產型樹冠,對直立型、半直立型樹干進行重度和中度回縮,對不明顯型進行輕度回縮,以培養矮化型樹冠。
(4)間種、植草。間種是傳統果園管理方法,尤其是種植密度較小的果園間種豆科植物,可改善土壤肥力、減少水土流失。果園種植或保留苜蓿、藿香薊、白蘭草等良性雜草,清除惡性雜草,可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果園生態環境。
2.生物防治技術
(1) 天敵治蟲。利用平腹小蜂可防治荔枝蝽,早春3~4月間蝽產卵時期每隔12d放蜂1次,按10齡以上大樹每株500頭、10齡以下小樹每株300頭的比例放蜂。防治卷葉蛾可利用赤眼蜂。保護七星瓢蟲、捕食螨、草蛉、鳥類等可防治各種害蟲。
(2) 生物制劑治蟲。生物制劑使用安全、高效、無污染、不殺傷天敵、不產生抗藥性,所以是綠色、無公害生物源農藥。例如白僵菌Bbtl菌株可防治荔枝蝽、蒂蛀蟲、木虱等害蟲。其他生物制劑還有阿維菌素、印楝素、井岡霉素、木霉素、蘇云金桿菌等。
(3) 性誘劑治蟲。性誘劑是一種昆蟲雌性激素,可取于雌蟲生殖器官或人工合成,通過誘殺雄蟲來降低雌雄交配率和產卵量,主要用來防治飛蛾。例如油桐尺蠖雌蛾性外激素不飽和18醇可誘殺油桐尺蠖雄蛾。通常,1個性誘器可防控10~15畝(0.7~1.0 hm2)。
3.物理防治技術
(1)燈光誘殺。利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電子滅蛾燈等可誘殺金龜子、飛蛾、薊馬、蒂蛀蟲等成蟲。殺蟲燈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趨色性、趨波性、趨性激素特性引誘成蟲撲燈。落入接蟲袋的害蟲還可喂雞、喂魚,實現綠色循環經濟目標。通常,1臺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可防治20~25畝(1.3~1.7hm2)。
(2)粘蟲板誘殺。粘蟲板是利用害蟲(如蚜蟲、木虱、葉蟬等)趨色性,在有顏色的板上涂覆膠粘劑,當害蟲接觸到粘蟲板后就被膠粘劑粘住而無法逃脫。板的顏色分黃、藍、黑、紅、紫、灰、綠等,龍眼荔枝果園害蟲對黃色最敏感,所以一般多采用黃板。每株果樹可懸掛1~2塊黃板。
(3)輻射處理。對果實采用γ射線結合低溫(1.39±0.39)℃處理8h,可殺死荔枝蒂蛀蟲幼蟲。
(4)果實套袋。在果實膨大期結束后套袋可阻止荔枝蒂蛀蟲在果實上產卵以及幼蟲進入果實內,還能減少霜疫霉病、炭疽病等的侵害,同時也降低了施藥次數,提高了果實品質。
4.科學用藥技術
(1)做好病蟲害情監測與預報預測。要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就應做好病蟲害情監測與預報預測,這樣可以抓住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機,一擊而中,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總量。一般應在花蕾期、幼果期重點防治荔枝蝽、癭螨和霜疫霉病,果實膨大期防治荔枝蒂蛀蟲,果實成熟期防治炭疽病、霜疫霉病,秋梢期防治蛾類。
(2)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首選植物源農藥、生物農藥等副作用小的農藥,盡量少用化學農藥。其次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有機農藥和礦物源農藥,如阿維霉素、各種新型農藥、機油乳劑等。
(3)選用先進施藥器械。先進的施藥器械用藥精確,用藥量少,污染低,效率高。
(4)藥劑常輪換。藥劑常輪換可避免病蟲害產生抗藥性,故應嚴格按用藥間隔期用藥。
三、結語
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是當前人們關注的兩大焦點,果園病蟲害防治策略正與這兩點緊密相關,尤其是龍眼和荔枝同屬南國佳品,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都非常高,更有必要采用綠色防控技術。綠色防控強調的是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通過生態調控提高防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提升果品品質。
參考文獻:
[1] 周春娜,黃立勝,黃德超,等. 荔枝與龍眼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5(17):169,171.
[2] 胡菡青,陳瑾,韋曉霞,等. 我國龍眼害蟲的研究現狀[J]. 福建農業學報,2010,25(4):531-536.
[3] 陳廣全,姜子德,朱焱宗,等. 荔枝病蟲害綜合綠色防控技術[J]. 中國熱帶農業,2015(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