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蕓
【摘要】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幼兒的心理素質培養,那么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達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在對自己滿意,情緒活潑樂觀,能夠友好的與人相處,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等,能夠將自己個人的才華充分表現出來,幼兒期是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時期,影響孩子的今后發展與生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心理素質 基本成分 發展特點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05-02
現代腦科學指出,個體的發育存在關鍵時期,并且很多的研究都證明0到5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中,每一個個體主動參與活動并且接受外界相對應的刺激有利于促進腦神經的生長。因此,為幼兒提供一個優秀的生長環境有利于促進大腦的開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幼兒心理素質的萌發與發展
(一)幼兒心理素質的萌發
在這個對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時代,每一個個體都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新的競爭力,幼兒的培養被人們更加重視,心理素質作為重要部分更加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胎教等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幼兒的心理素質,對幼兒的心理素質萌發有重要影響。
(二)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
在幼兒初期,幼兒具有強烈的情緒性,經常受到情緒的支配,并且具有較高的模仿性,思維直覺性行動;在幼兒中期,幼兒的心理素質發生一定的改變,愛玩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其次就是思維的形象性,在這個階段,幼兒主要通過實物來作為思想支柱;在幼兒晚期,好學好問成為幼兒的主要特點,開始具有抽象的想象力,并且初步具有自己的個性,產生自尊心,虛榮心等一系列個性差異。幼兒心理素質發展較為迅猛,改變比較快,必須實時對幼兒心理素質發展進行指導,確保幼兒心理素質健康發展。
二、幼兒心理素質的基本組成成分
(一)個性維度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對孩子個性化的培養,通過對孩子外在的包裝以及內部的養成,來達到個性的標準。培養孩子的個性,一方面可以促進他們自信心的增長,另一方面也完善了他們的性格,讓孩子更加自立自主。
(二)認知維度
幼兒時期思維能力是最活躍的時期,在想象力方面他們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包括他們的表達能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都是最為感性的階段,是其他年齡階段所不具備的。
(三)適應性維度
在幼兒階段學會適應環境,學習新的技能、技巧是非常實用和必要的。幼兒階段是人格培養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這個階段,再去學習將會比較困難,因此在幼兒時期積極的適應內在條件,熟悉外在的各種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三、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特點
(一)幼兒心理素質的基礎性和漸成性
幼兒心理素質的基礎性和漸成性主要表現在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需要建立在生存需要的基礎之上。生理的發展是心理發展的前提、基礎和準備。對于幼兒來說,生理需求是最為基礎的,只有在生理上做好了準備,再加上外部的刺激,心理素質才能得到良好的培養,并且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經過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形成的。
(二)幼兒心理素質的活動性和內化性
活動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幼兒的心理素質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形成的,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自己與外界的活動刺激的主動選擇和交互作用,逐步將心理潛能激發出來并且轉化到自身心理素質結構中,形成穩定的心理素質。幼兒的心理素質貫穿于幼兒的各種活動中,通過對情感的感知,角色扮演的體驗,游戲的參與以及行為的規范等活動來調動幼兒的心理認知和智力活動,具有充足的內化性。
(三)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性和可操作性
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是內力和外力的交互作用,內因來自于生物的遺傳基礎,個體已有的發展水平以及更高的發展要求,外因主要是來自于外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幼兒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受到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甚至可能產生心理問題,這就需要一些外部的支持與調節,通過外部的操作幫助幼兒的心理素質培養與發展。
三、小結
本文結合多位專家的研究與探討,發現了幼兒心理素質的基本成分組成以及其后天的發展特點,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及時提出了解決方案,對幼兒的心理素質發展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也有利于促進幼兒心理素質健康安全的發展,同時也為家長,教育機構對孩子,特別是幼兒的心理素質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云艷,張大均.腦科學、心理科學與幼兒心理素質教育[J].中國教育期刊,2003.
[2]教育部,三到六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M].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