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妮
【摘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備受關注。本文分析了實踐教學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作用,探討了實踐模式下高職創業教育的改革策略,以更好促進高職創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實踐模式 創業教育 教學改革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247-01
1.前言
近年來,高校創業課程教育備受重視,高職院校逐步注重以理論知識為基礎與實現實踐教育并重的教學目標。創業教育課程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教育團隊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目前教學質量還有待提升,課程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基于高職院校創業教學進行分析,重點研究教學“實境”環境的重要性,探索高職創業教育教學的改革策略,以便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的創業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優秀更合格的新型創業人才。
2.實踐教學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
2.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工作,同時還能在實踐中加深體會和理解理論知識;經過實踐活動,查漏補缺深化知識的認識,以更好理解創業流程。創業本身是一個對實踐性非常強的工作,基礎知識是創業的理論導師。由于創業環境背景錯綜復雜,實踐手段和方式方法需要在理論知識指導下開展,方可避免走彎路。
2.2促進創業課程教學持續發展
高職院校學生注重實踐,需要持續性開展動手和技能訓練活動,實現本專業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運用與施展。教師要因勢利導,拋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設置高職學生更感興趣的實踐活動課程,引導學生深入實踐;教學中與學生積極互動、相互促進,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促進創業課程教學持續健康發展。
2.3符合高職教育改革方向
產學結合和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手段。學校可定期派學生到企業實習,激發學生創業欲望。同時成立產業園區,創建實踐活動基地,讓學生接觸到本專業的創業點,增強學生創業意識。
3.實踐模式下高職創業教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3.1培養學生創業意識
高職院校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讓學生形成對創業的初步認識,如參觀本學院的創業園區、熟悉創業項目等。在課堂創業教學中,可在班會、興趣社團將創業知識穿插于此,還可舉辦創業大賽,為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比賽活動,激發學生創業激情與進取心。
3.2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創業環境的營造一般通過兩個途徑,軟環境與硬環境。軟環境重在文化領域。針對創業教育教學,要不斷的強化文化建設教學,進行系列創業宣傳,通過校報、講座、辯論賽等形式予以傳播。硬環境指實打實的創業活動。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就業以及系列創業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激發其團隊激情,增加學生自信心。
3.3完善創業課程
高職學校要不斷的完善創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比如,包括企業管理、產品開發以及市場營銷、企業策劃等課程,同時開展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等輔助課程。高職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熟悉運用創業常識,開展創業活動,同時還要了解創業心理,熟悉本行業的發展情況,了解市場經濟動態,促進學生更好就業和創業。聯合企業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和實習,做到有針對性教育,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勝任崗位工作,積累職場經驗,增加創業體會。
3.4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高職學校中已經是很常見的現象,但部分學校和企業未能將校企合作的項目進行實際開展。學校沒能從社會或者其他方式為學生爭取更多的鍛煉機會,特別是針對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創業實踐基本項目少,難度太大,不適宜在校園開展,實際操作性差,學生創業受挫。為更好促進院校創業園區工作開展,學校就要積極為學生尋找更多的實踐資源,增加學生實踐創業機會,加強校企合作,鼓勵學生參與創業,經過職業技能培訓訓練提升學生的職場生存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創業教師團隊的專業素質的提升,教師是引導學生創業的主要力量,優秀的教師團隊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加優秀合格的創業新型人才。
4.結束語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新型人才,并且注重專業性。高職院校重視培養職業人才,并不斷鼓勵學生創業實踐,促進在校學習期間均有機會接受企業實訓,提前體驗企業運轉模式,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好的適應職場生活。創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同時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積極的影響,實現重要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陶淑娟.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分析及教學模式選擇[J].當代教育科學,2012(1):60-62.
[2]莫振達.基于實踐模式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J].學園,2015,5(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