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私立中學享有盛名,因為一直秉持貴族精英教育模式,一直被稱為“貴族中學”,是世界很多政商子女擇校的首選。
伊頓公學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坐落在倫敦20英里的溫莎小鎮(zhèn),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地處白金漢郡的泰晤士河河畔,與女王鐘愛的溫莎宮隔岸相望,伊頓公學是一座古老的學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創(chuàng)辦。伊頓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管理嚴格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十分優(yōu)異,被公認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jīng)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
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yǎng)出詩人雪萊、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也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yè)生中,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
伊頓重視并且主要教授古典課程,比如,拉丁文、古代歷史、古希臘語,還有男生的一些必備技能。19世紀以后伊頓的課程范圍廣了很多。伊頓并沒有禮儀課,學校的氛圍和課程提升人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和氣質(zhì),就把學生陶冶得差不多了。
伊頓公學還以古老傳統(tǒng)和非常特別的校服而聞名。伊頓公學為不同職位、不同等級、不同榮譽的獲得者設計了不同著裝。伊頓的校服類似紳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襯衫、圓領扣、黑色的馬甲、長褲和皮鞋。這套行頭就要700英鎊,加上配套的成打襯衫、領帶等,裝扮一個伊頓人,至少要好幾千英鎊。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帶披風的,那是國王獎學金獲得者的標志。(伊頓校服最早是喬治三世去世時人們?yōu)榈磕钏?/p>
伊頓不僅代表了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同時,也象征著榮譽與地位。一直以來英國的王室成員都把男孩子送到伊頓公學。王儲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都是該校畢業(yè)生。然而,過去,伊頓是貴族學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冊;現(xiàn)在,學校里的貴族所剩無幾,所以“貴族”實際已變成“昂貴一族”的代稱。伊頓屬于私立學校,原則上是面向公眾招生,但要符合“財”“才”二字才行。一個學生每年兩萬多英鎊的學費(包括住宿費),令許多家庭望而卻步。
據(jù)統(tǒng)計,英國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進入一般的公學讀書,但要進入伊頓公學的,則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有些英國的名門望族為了讓子弟能進入伊頓讀書,每當有男嬰出生,便憑“出生證”向伊頓公學報名排隊,希望孩子長到12歲時能夠入學。
哈羅公學
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位于倫敦西北角,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公學之一。它由哈羅當?shù)氐囊粋€農(nóng)民約翰·里昂于1572年創(chuàng)建,最初的目的是為當?shù)氐哪型峁┦芙逃臋C會,但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與演變,今天的哈羅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入讀的多為本地區(qū)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羅公學也因此在1870年另外創(chuàng)辦了約翰·里昂學校,專門招收當?shù)貙W生。
哈羅公學招收年齡在13-18歲之間的男生,目前大約有800名學生就讀,全部為住校生。作為一所國際化的貴族學校,哈羅比伊頓要開放許多,哈羅還為有語言才能的學生提供希臘語、漢語普通話、德語和西班牙語來代替法語和拉丁語,其他還有日語俄語的選修課。
與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一樣,哈羅公學也擁有自己的特殊傳統(tǒng)。哈羅最著名的代表是學生的硬草帽,直到今天哈羅學生在上課時還必須戴這樣的帽子。另一個特殊的傳統(tǒng)是校歌,這在其他類似的公學中也很少見。這些歌曲大多編寫于1870年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四十年來》(Forty Years On)。
哈羅公學有兩套校服。一套是日常著裝,白襯衫配黑色真絲領帶,淺灰色長褲,黑色皮鞋,和一個藍色套頭毛衣,外面是一件深藍色呢子夾克制服。此外還有可選擇的白藍色圍巾,和一件深藍色羊毛外套,跟呢子大衣一樣都是天冷時穿的,必不可少的還有帽子。第二套是周日禮服,是在周末和重要場合穿的。黑色燕尾服,深灰色細條紋長褲,黑色馬夾,黑色領帶,和白襯衫。身在優(yōu)秀體育隊伍中的男孩子可以穿灰色馬甲,藝術社團的可以戴黑色帽子。
哈羅公學的體育活動也很有特點,他們最獨特的運動是哈羅足球(Harrow Football),這是一項介于足球和橄欖球之間的運動。另外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認為,壁球最早也起源于哈羅公學。
哈羅公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詩人拜倫、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伊斯蘭學者馬默杜克·皮克索爾、攝影術的發(fā)明者福克斯·塔爾博特、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等。此外包括了約旦國王侯塞因、前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等中東王室成員也畢業(yè)于哈羅公學。
威斯敏斯特公學
威斯敏斯特皇家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St.Peter in Westminster),簡稱威斯敏斯特公學(Westminster Sehool),位于倫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專用區(qū)。威斯敏斯特公學是一所古老的學校,建校時間可以追溯到1179年,學校由伊麗莎白一世建立,最初是一所男校,現(xiàn)今已成為男女混校,是英國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學校著名的校友包括:克里斯托弗·雷恩、約翰·洛克、杰里米·本瑟姆、愛德華·吉本等,還培養(yǎng)出了7位首相。
威斯敏斯特公學是一所非常有朝氣的學校,學校尊重學術,尊重個體和個性,經(jīng)典教學模式使學生富有靈性且成績顯著。在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學生們一般在13周歲時參加英國私立學校入學測試,威斯敏斯特自設獎學金測試,以獲得入學資格。
除了卓越的學術成就,威斯敏斯特公學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余活動和體育活動。威斯敏斯特也沒有特別強調(diào)校服,男生黑色西裝,白襯衣,領帶,這個是英國學校比較普遍的校服樣式,女生一般深色套裝。
威斯敏斯特公學男生在13歲入學,女生在16歲入學。男生入學要參加全國統(tǒng)考和學校的內(nèi)部考試,還有一個面試。女生要參加學校具體科目的考試和面試。學校為男孩子設立了一個獎學金,參加挑戰(zhàn)并通過就能獲得獎學金,比如大家熟悉的史蒂芬·霍金,1952年參加挑戰(zhàn),結果挑戰(zhàn)當天他病倒了。
威斯敏斯特公學的宿舍樓是用不同顏色來標記的。英國的宿舍樓一般都是以人名命名,大多是杰出人物,有巨大貢獻的人之類的。不同宿舍對應不同顏色,學生也戴著相應條紋顏色的領帶。粉色條紋的領帶只有全校最優(yōu)秀的人才能佩戴。在公學中,學校一般都鼓勵將優(yōu)秀學生區(qū)別于其他學生,并給與其特權,比如以不同顏色領帶、衣服、配飾等區(qū)分,可以居住在特別的宿舍里,學校以此鼓勵學生爭當優(yōu)秀者,也使優(yōu)秀的學生獲得自豪感,更具責任感,更自信。這種突出自我的激勵措施和寄宿制的集體生活結合在一起,強調(diào)自我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集體責任感,同時還保有體罰的措施,傳統(tǒng)的甚至有類似鞭刑的措施,剛柔并濟,培養(yǎng)了很多的有擔當翩翩君子。
圣保羅女子中學
圣保羅女子中學(St.Paul's Girls School)是一個走讀學校,不是寄宿制的,只招收女學生。學校成立于1904年,這也是唯一一所不設校服的“貴族學校”。
圣保羅女中沿襲開明教育傳統(tǒng),致力于女權自由,務求學生在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此外還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以及寬容心和群體精神。課程除了傳統(tǒng)貴族學校的課程以外,比如各種語言類、數(shù)理化類以外,還有音樂、戲劇、寫作之類的文藝課。從學校設立的獎學金就能看出來,學校突出女生的文藝氣息,重視音樂戲劇美術方面的培養(yǎng)。
在高中階段,社交是很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女生要開始和校內(nèi)以及校外的人建立聯(lián)系,要開始逐步融入社會,了解成年人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此外,女孩子們還要學會如何自己組織一場社交活動或者宴會。
圣保羅女校11歲就可以入學。測試由筆試和面試組成。申請該學校需要提交申請表和出生證明,還有125英鎊注冊費。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贏取學校設立的音樂獎學金。初試通過電腦測驗完成,通過之后去學校參加筆試,考英語數(shù)學和理解能力。最后是15分鐘的面試。
圣保羅女校有一個交響樂團,一個合唱團,中學生都可以申請,但是高中只有一個合唱團,叫“Paulina Voices”,是一個標志一樣的存在。在這些所謂的貴族學校里,能進到學校的社團是一個榮譽。體育方面她們的特色是曲棍球,和男校一樣,她們也有劃船這個項目。圣保羅女中是英國最頂尖的女子中學,也是所有貴族學校里年年都名列前茅的學校。
溫切斯特公學
建于1382年,是英國第一所公學,溫切斯特公學的創(chuàng)立是英國公共教育以及之后蓬勃發(fā)展的公學制度的開端,這個體系日后被亨利六世模仿,建立了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溫切斯特公學由溫切斯特主教廉威克姆創(chuàng)建,當時又稱溫切斯特圣瑪麗學院。所以說雖然“公學”由伊頓提出,但制度的創(chuàng)立來自于溫切斯特。溫切斯特公學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存在了600多年,是英格蘭歷史保存最完好的學校,也是英國九大公學中最古老的一所。同時它也是四所現(xiàn)存的全寄宿制公學之一。其他三所是伊頓公學、哈羅公學和拉德利中學(Radley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