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虓虓
【摘要】醫學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更新,需要醫學生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而適應不同文化條件的人們實現有效溝通的要求。本篇文章以跨文化交際能力概念為引導,簡要講述了大學外語聽說教育存在的不足,重點闡述了提高醫學生在大學外語聽說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對策,以期提高醫學生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英語聽說教育 醫學生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04-02
1.跨文化溝通能力
總的來說,跨文化交流主要指的是不同文化條件下的人們互相溝通的過程。培育跨文化溝通能力實質上進行的是素質教育,即培養可以實現成功的跨文化溝通所具備的各種技能和綜合素質,其與跨文化思想的產生和文化理論的建立息息相關。各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與文化背景,忽略了文化理論的學習,將無法展示語言的整體性。若在溝通過程中不清楚、不明確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在溝通時往往會發生笑話。
跨文化溝通能力要求學生可以脫離本族語言和相關文化約束,掌握各類不同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了解相關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形成跨文化意識,訓練靈敏的、適應多種場合的溝通能力,在一定工作環境可以靈活使用準確、合適的語言,實現有效的交流。只有形成了跨文化溝通能力,才可以在具體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了解和適應不同的文化背景,富有創造性地處理交流雙方的文化區別。
2.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育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由于課堂教學環境的限制,在授課過程中很多老師更加重視聽力能力的培訓,重視語法講學和句法理解。有些老師在英語教學中采取了直觀教育法與聽說教育法,讓醫學生的語言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忽略了和聽說關系緊密的非語言條件,比如文化背景信息的理解能力等,造成醫學生無法準確明白表述者的真正意思,導致語用失誤。所以,作為一項綜合技能學科,聽說課不能一貫使用傳統的聽說教學方式,更應重視提高醫學生的溝通能力,加強文化意識的引入,讓醫學生更好掌握相關的文化信息,進而實現有效的溝通。
2.1安排任務,拓展課外閱讀范圍。文化是豐富多彩的,老師若想在短暫的聽說教學中講解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是不可能的,只依靠課堂講學顯然并不能適應醫學生的需求。所以,為了拓展醫學生的知識范圍,使其更好的吸取更多語言信息和文化知識,一定要引導醫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大學英語教材課程的各個子科目都主要圍繞一個中心點,老師能把搜集到的展現該話題的簡單讀本、英語故事、經典歌謠、新聞報紙、文學著作、電視報道、文化網站等提供給醫學生。另外,老師不但要能夠依據相關內容推薦信息,更重要的是進行指導和監督,同時處理醫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遇到的難點、重點和疑點等。
2.2基于課本,直接引入文化背景信息。遇到和聽力信息有關的文化背景資料時,醫學生通常會感到困惑,有時只是簡要地將其歸結為外國人和自身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方式上的差異,接著籠統并含糊地吸收知識。文化背景信息的學習對提升醫學生聽說能力,增強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力,進而加強跨文化意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資料顯示,各種資料和信息有組織的存在在人體大腦當中,人們在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時,都要將輸入資料和思維中已知材料或背景信息關聯起來。若果缺少所具備的文化背景信息,聽者將不能構建很好的認知圖式,不能實現理解的目的。所以聽說教學不但要處理醫學生在聽說階段出現的語言障礙,還要填充或補償他們在文化背景信息上的缺陷與空白。有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信息作為基礎,醫學生的英語聽說表達也將更加具有針對性與正確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為了融入世界、面向世界,醫學生除了必備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技能之外,還要了解與認識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征、風土人情。所以,作為一項綜合技能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融合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發現深層文化內涵,并在課下引導醫學生實行文化吸收,進而增強醫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媛媛.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中國藥科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
[2]陳楊,羅莉.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用CBI教學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
[3]李瑩,陳瑜,陸鳴. 淺析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 赤子(上中旬),2015.
[4]束定芳.對接新目標 創建新體系適應新需求——寫在“新目標大學英語系列教材”出版之際[J].外語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