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飛+陶德清+林彤
【摘要】德國雙元制教學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工廠與職業院校的汽車專業的學習結合在一起,讓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教學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本文就是針對德國雙元制在對職業院校汽車專業教學啟示進行分析,為相關的研究做出貢獻。
【關鍵詞】德國雙元制 職業院校 汽車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251-01
德國雙元制教學在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教學中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但是德國的國情與我國的國情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樣就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雙元制教學。
一、德國雙元制教學簡述
德國雙元制教學就是將企業與職業院校相結合,共同的完成職業院校的教育,在德國雙元制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將實踐作為培養的重點,讓學生在掌握了理論的前提下,進入到企業中工作,這樣就可以讓職業院校的教學工作變得十分的順利。
二、雙元制汽車職業教育與我國的汽車職業教學的對比
(一)從培養目標上來看
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在培養的目標上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學生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招來的,學生是在企業中以學徒的身份進入到企業中學習,之后才能到學校中獲得學生的學籍,這樣學生就有著一個雙重的身份。而我國的職業汽車專業的教學主要是為了進行汽車的維修、保養和制造而產生的,在課程的設置上也較多,這樣就對整個職業院校的汽車專業的教學增加了難度,理論較多,實踐較少,有些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
(二)課程的開發模式上不同
德國雙元制教學是由聯邦教研所統一的進行的,這樣學校就可以與企業共同的制定培訓的內容,可以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學生在理論的學習上可以與實踐相適應,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直接為企業服務,不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培訓。我國職業院校的汽車專業是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管轄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要是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綜合的考核,確定專業綜合能力,再深入分析每項綜合能力中的專項能力,并描述各項專項能力要求,將其分解為學習步驟、必備知識等,根據專業的發展和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能力需求和教學計劃。
(三)課程體系結構
雙元制教育中的課程主要可劃分為兩類,即理論課和實訓課。實訓課主要在企業進行,理論課則主要在學校進行。但這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必要的時候,企業也在實訓教室為學生講解必需的理論知識,職業學校也有作為理論教學補充的實訓演示車間。我校汽車專業的課程體系仍然有明顯的三段論課程體系痕跡,即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第一學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礎課教學,與專業的關聯度較低,二三學年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教學,課程整合力度稍顯不足。
三、雙元制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院校汽車專業教學的啟示
(一)專業設置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高職的專業設置要在廣泛的市場調查、科學的市場預測、反復的專業論證基礎上,并根據職業分析確定專業類型和培養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增強專業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像我國汽車專業以前主要側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方向,后來我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4S站對汽車營銷人員、保險公司對車輛保險理賠人員的需求較大,我們及時地增加了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等方向,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教學計劃、改革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
在教學計劃制定中,改革教學計劃,加強基礎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突出以實踐為主,理論為實踐服務的特點,將傳統高職高專教育中汽車專業設置的十幾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科學地整合為適當數量的綜合性課程。這種以“實踐定向”的課程設置,精簡了課程內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和教學的不協調,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教師們按照“雙元制”模式的培訓要求,可自編相應教材。
(三)繼續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
在我國,企業往往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實訓,這主要是國家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結果造成學校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難以穩定。我國汽車專業雖已建立一定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群,但仍不能滿足教學實際的需要。強化與企業的合作,繼續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施產學結合,這樣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更貼近生產實際,同時企業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來培訓學生,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實施產學結合。
四、結論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根據社會和企業需求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借鑒德國的經驗,我國的職業院校汽車專業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設置體現職業教育專業特性、具有嚴格規范和相對穩定的職業教育專業。
參考文獻:
[1]張麗.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及其啟示[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03)
[2]張瞻.基于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的校企融合[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