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生
摘 要:桑樹病蟲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當前的桑樹養殖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病蟲害防治措施的不完善導致防治效果并不明顯。文章分析了當前桑樹并還重防治當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用藥不當、氣候影響、桑園管理、桑樹植被保護工作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桑樹種植;病蟲害防治;治理措施
桑樹病蟲害的防止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結合多種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綜合性防治。而在眾多的防治技術當中,農藥防治是常采用的防治方法,具有殺蟲范圍較廣、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見效較快等特點,因此,農藥防治也是桑病蟲防治的首選技術及主要手段。然而在當前采取農藥防治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導致桑病蟲防治成效較低。下文就對桑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相應的對策。
一、桑樹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1.農藥使用不當。部分桑樹種植地區所具有的桑樹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較為落后,導致桑樹頻發病蟲害。部分蠶農使用農藥過程中,并未針對病根來對癥下藥,無論是蟲害還是病害,施用農藥這一過程具有盲目性,采用例如多菌靈、樂果以及敵敵畏等農藥。然而,誤用農藥會導致桑樹的病情加重,隊桑葉產值和產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一些蠶農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施用較低濃度、殘毒期也較短的農藥,認為殘毒期較短的農藥效果更好,噴灑農藥不到1周久采摘味殘,但通常害蟲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如果不進行徹底的產出,害蟲會對農藥產生抗藥性,無法完全消滅,反而會使蠶農產生經濟虧損,影響經濟效益。
2.不重視氣候的影響。自然氣候條件對桑樹的生長有著較大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滅害性氣候,氣候環境編變化推動了害蟲種群的生長。自然氣候變化及氣象異常都會對桑樹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災害性的氣候主要包括:霜凍、風雹、旱災以及洪澇災害等,一旦發聲這些災害,不僅會導致桑葉的產量和產值降低,嚴重的還會造成桑樹的死亡。
3.桑園管理工作不完善。桑樹園管理工作不夠完善,使得桑園內雜草叢生,遍地枯枝落葉,若蠶農不及時清掃桑園,就為越冬害蟲提供了有利生長的場所,另外,桑農施肥偏好于化肥,較少施用有機肥,使得桑樹的枝條生長不夠強壯,抵抗力降低,桑樹較容易發生病蟲害。
4.桑樹植保工作不完善。有關部門對于糧田等的農作物病蟲害十分重視,采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給予較大的扶持力度。但是對于桑樹病蟲害,政府則并不重視,盡管政府曾為桑樹預防病蟲害建立起預測預報網點,但這些網點建設并不完善和健全,甚至一些網點建設后名存實亡,對桑樹病蟲害預警工作不夠完善,導致桑樹病蟲害發生時,沒能提前預測預報,只有在發生較為嚴重的災害時,才開始進行防治。預防工作的缺失,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影響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二、桑樹病蟲害問題對策
1.完善預測預報系統。病蟲害預測能夠大幅有效地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建立完善的預測預報系統,對氣候環境的變化及動態進行分析,對害蟲進行密切的觀察和跟蹤,及時掌握其情況,明確當前情況下需要主要進行防治的害蟲對象。進行跟蹤記錄之后,再根據當地的桑樹病蟲害檔案,兼顧防治其他害蟲的產生。另外,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的便捷,搭建起信息平臺,用于服務桑田生產防治工作,并做好前期準備,建立起害蟲預警機制,對桑樹的病蟲害進行實時監測,根據預報信息,及時制定防治方案并解決災害。
2.提升農業防治意識和措施。桑園農業防治是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且對于桑樹病蟲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桑園農業防治能夠改善環境因素,創造出有利于桑樹生長并抑制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在應用農業防治技術的過程中,對于桑農蠶農來說,應當樹立意識,并科學合理施用農藥。相關部門應大力推動農業防治技術的發展,轉變傳統的以化學農藥為主的防治觀念,最終達到發展生態農業的目的。因此,只有對農業防治技術加以重視,將農業環境以及農業生物相互協調,并科學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夠避免濫用農藥對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產生的不利影響,創造桑樹生長的良好環境,并控制病蟲害發生,保持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近幾年提出的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生物或是其他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一大有點是對人無害,且能夠有效避免環境污染,對于許多蟲害能夠產生長期抑制的作用,桑園當中的生物防治可以采取一下幾種方式:一是以蟲治蟲的方式,即利用害蟲天敵來對害蟲進行捕殺;二是以物治蟲,即利用除了害蟲天敵之外的其他捕食害蟲的動物對害蟲進行抑制;三是利用激素治蟲,是利用昆蟲激素對害蟲進行防治或遺傳不育等來對害蟲進行防治。
4.科學進行化學防治。在桑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化學防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首先,在選取農藥的過程中,不能受到當前市場當中品牌較多的農藥的影響,需要對農藥進行認真篩選,選擇適合當前環境中病蟲害防治的農藥。其次,針對桑樹病蟲害防治的特點以及家蠶對農藥敏感度較高等特性,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桑樹病蟲害防治的專用農藥的研發工作,并保證農藥生產安全及質量。不僅要保證農藥的質量,施藥是化學防治的重要環節。相關人員應當抓住施藥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地用藥,控制用量,以最小、最為便捷的投入來獲得最好的病蟲害防治成效。另外,當前桑園建設以及養蠶、制種等相關的責任制形式都決定了桑樹病蟲害防治必須進行統防統治,對防治資金進行統一籌集;統一用藥及技術要求;統一防治時間。因此,防治時間必須重點把握,抓住最佳的防治時期。最后,改進噴藥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農藥的施用效率。針對病蟲害的發生,選擇對癥下藥的農藥,合理施藥,保障桑樹生長安全。
5.重視氣候條件的影響。氣候條件對桑樹生長和病蟲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災害性的氣候,倒是桑樹病蟲害發生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改變,危機桑葉生產。因此,從事桑樹種植和氣候動態觀測的相關工作者需要認真負責,注意中長期的氣象預報,尤其在有可能發生災害性氣候的周期種氣候變化必須加以重視。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當地的桑樹病蟲事件及詳細資料調查,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類型進行預測,并利用網絡及現代化的信息平臺來建立起預警發布機制,準備多套防止計劃,為蠶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之后應當積極采取制定好的相應預防措施來完善災后補救工作,降低災害造成的影響程度以及損失程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桑樹種植業當中對于桑樹的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在化學防治以及桑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夠完善,預警機制也未完善健全,導致桑樹病蟲害發生后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完善,完善化學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科學合理地施用農藥,重視氣候條件的影響并建立預警機制等等。
參考文獻:
[1] 郭雪芬.桑樹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民致富之路,2016-12-25.
[2] 何文美.桑樹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4-12-08.
[3] 李運軍,顧海洋,孟令春.對桑樹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