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茂貴
摘 要:牛在養殖過程中一旦出現呼吸道疾病,將會為養殖人員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同時也限制著我國養牛行業的發展。在我國部分地區內,由于自身經濟較為落后,信息接觸數量較少,進而造成養殖戶對牛呼吸道疾病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在對牛疾病診治過程中經常出現誤診情況。根據我國現階段牛呼吸道疾病診治情況,我國有關部門應該在技術上給與一定支持,進而有效推動我國牛養殖科學化發展,降低牛呼吸道疾病對牛養殖行業所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牛呼吸道疾病;牛巴氏桿菌;治療及預防
近幾年,我國部分地區牛養殖過程中出現了牛呼吸道疾病,同時牛呼吸道疾病數量逐漸增加,造成牛養殖出現呼吸道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養殖人員經常從外地引進牛犢,牛在養殖過程中出現呼吸道疾病,將對養殖人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根據有關部門統計,牛呼吸道疾病病原基本上都是外地牛犢所引起的,養殖人員在對牛犢養殖過程中處置方法并不恰當,進而造成牛群內傳染。牛呼吸道疾病初期癥狀與牛傳染性胸膜肺炎較為相近,進而養殖人員經常按照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疾病進行治療。牛呼吸道疾病要是得不到有效治療,非常容易出現感染情況,嚴重影響牛生長發育。
一、牛呼吸道疾病及其發病原理
牛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較多,想要有效對牛呼吸道疾病進行治療,首先就需要找到造成牛出現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進而采取針對治療措施,這樣才能夠有效對牛呼吸道疾病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造成牛出現牛呼吸道疾病病原體主要有三個,分別為牛巴氏桿菌、牛支原體與BRSV。牛呼吸道一旦感染上支原體病原體,牛自身免疫力將大幅度下降,進而造成牛出現牛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從外地引進的牛犢,牛犢經過長時間運輸,自身免疫力已經受到一定影響,非常容易出現牛呼吸道疾病。
多殺性巴氏桿菌是造成牛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牛巴氏桿菌病的主要原因,牛巴氏桿菌主要癥狀與敗血癥較為相似,都是在組織器官上出現出血性炎癥,屬于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支原體病原體主要出現在牛犢與青年牛上,牛在生產過程中一旦出現支原體病原體,非常容易患上急性呼吸道疾病,同時牛還容易出現慢性支氣管肺炎疾病。正常情況下,BRSV病原體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進行傳播,能夠在水汽或者是牛分泌物內傳播。牛呼吸道疾病不僅僅在我國牛養殖行業內出現,在各國牛養殖內都曾經出現過,牛呼吸道疾病頻繁出現對養殖者的經濟效益造成嚴重影響。
二、牛呼吸道疾病的綜合治療手段
正常情況下,牛呼吸道疾病主要發生在三種牛身上,分別為肉牛、牛犢與奶牛,養殖者要是養殖肉牛,一旦肉牛出現呼吸道疾病有關癥狀情況下,應該立即選擇就醫,嚴禁自身隨意應用藥物,一天之內為牛注射各種藥物,這種治療方式不僅無法對肉牛呼吸道疾病進行治療,同時還有可能加重牛呼吸道疾病癥狀,所注射的藥物計量與濃度得不到有效確認,藥物在疾病治療上的優勢也無法發揮出來,為養殖人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與此同時,肉牛在同時注射多種藥物之后,自身所需要承受的負擔顯著增加,身體在患病過程中已經十分虛弱,在藥物作用之下肉牛身體再次受到傷害,加重呼吸道疾病對牛所造成的影響,最后牛呼吸道疾病即便是得到了有效治愈,但是也給牛自身造成的嚴重影響。
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生牛出現了呼吸道疾病癥狀的時候,就應該立即尋找專業獸醫進行診治,利用抗生素的形式,對牛呼吸道疾病進行有效控制。牛在治療呼吸道疾病過程中,獸醫應該對牛初期病癥進行樣本采集,主要原因是由于該段時間內的病原體檢測較為簡單,獸醫在了解有關病原體癥狀之后,對今后研究牛呼吸道疾病具有顯著幫助。獸醫在確定牛患上的為病毒性病原體之后,可以采取注射抗生素的形式,對牛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在最短時間內對牛疾病進行治療,保證治療效果。牛飼養環境要是較差,那么在養殖過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現牛呼吸道疾病情況,同時牛犢在長期運輸過程中也非常容易患上牛呼吸道疾病,病毒之間的相互感染,會讓呼吸道疾病在牛群內廣泛傳播。所以,養殖人員在從外地引進牛犢過程中,需要對牛犢身體情況全面檢查,牛犢在引進之后應該立即注射有關疫苗,嚴重采購患病牛犢,同時提升牛舍內的環境,定期對牛舍進行清潔,讓牛舍始終保持干燥,保證牛舍內具有良好通風環境。牛在養殖過程中所應用到的飼料,養殖人員應該合理配置,保證牛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充足營養成本,提高牛免疫力。
三、牛呼吸道疾病具體預防措施
1.減少對外地引進牛犢數量
養殖人員在牛養殖過程中,應該適當減少從外地引進牛犢數量,最好利用自身養殖場完成牛犢繁殖,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外地牛犢引進對自身牛養殖所造成的影響。主要原因是由于牛出現呼吸道疾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從外地引進牛犢,牛犢自身攜帶病原體,進而造成牛群大規模出現呼吸道疾病。養殖人員要是必須從外地引進牛犢,養殖人員必須在牛犢引進之前就開展有關預防措施,同時對其他引進養殖場的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對引進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全面了解,在保證牛犢安裝可靠的情況下,在引進牛犢進行養殖,這樣能夠有效對牛犢攜帶呼吸道疾病控制。牛犢在運輸過程中,養殖人員應該精心照料牛犢,降低牛犢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牛犢運輸到養殖場之后,牛犢應該進行隔離觀察,對牛犢身體健康情況全面了解,在保證牛犢健康安全的情況下,牛犢才能夠進入到牛舍內。這些措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都能夠對養殖人員自身經濟效益有效保護,降低由于疾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2.及時采取正確措施醫治
養殖人員在實際牛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生牛出現有關呼吸道疾病癥狀的情況下,必須給與高度重視,嚴峻存在僥幸心理,立即將患有病癥的牛帶到獸醫進行診治,尋求專業獸醫的幫助,讓專業獸醫對牛疾病類別進行診斷。牛疾病在治療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利用藥物開展治療,一般情況下應用林可霉素與恩若沙星進行治療,同時還會根據實際情況注射一定數量的抗生素。
四、結語
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必須提高對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視程度,同時在養殖內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一旦牛在養殖內出現呼吸道疾病癥狀,應該立即采取科學治療形式,同時將牛疾病情況上交給有關部門,在政府幫助之下開展疫情治療工作,在政府、獸醫與養殖人員的一同努力之下,能夠有效降低牛呼吸道疾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推動牛養殖行業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德慶央宗.牛呼吸道疾病的綜合治療及預防措施[J/OL].山西農經,2016(07).
[2]王利軍.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效果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15(11):72-73.
[3]范穎,張繼瑜,周緒正,李冰,李劍勇,牛建榮,魏小娟,李金善,楊亞軍.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學與防制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3,10(01):157-163.
[4]馬偉,任娟.牛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認識與防治[J].新疆畜牧業,2011,9(08):40-43.
[5]盧裕華.牛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預防[J].當代畜牧,2015,6(26):40-41.
[6]和建魁.關于牛呼吸道疾病的幾點分析[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16(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