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娥
近年來朝陽縣區內生豬生產不斷壯大,建立了多個大中型養豬場,隨著生豬飼養標準化的逐步完善,筆者多次下鄉走訪發現仍有很多問題困擾著養殖戶,例如免疫失敗的問題,就給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下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述造成仔豬免疫失敗的幾個問題。
一、不合理的免疫程序
所謂的免疫程序,是指被免疫動物,依據體內抗體存在的濃度和消長規律來決定抗原進入血液的時機,即免疫接種時機,使機體充分表現出應答,以期達到提高免疫效果時間。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往往不僅達不到免疫效果,還會破壞機體原有存在的免疫水平。
二、多次重復免疫
多次的重復免疫不僅不能保持高滴度抗體的存在,相反卻降低了抗體水平,有一些養殖戶,仔豬斷奶后,按規定時間和劑量進行了免疫,但到市場上出售時,有的檢疫人員因為種種原因又給免疫一次,甚至當外運時又給一次免疫,由于層層的補免,造成被免豬第一次抗體剛剛上升,又被第二次疫苗(抗原)中和掉,有的又進行多次免疫,使被免豬對疫苗(抗原)應答紊亂,造成免疫麻痹。
三、疫苗的質量問題
有些疫苗生產廠家在原材料選擇和質量檢測上有問題,比如凍干所用的穩定劑應該采用優質脫脂奶粉,但為了減少費用,使用鮮奶做原料,因其為固形物質不穩定,影響了凍干苗的質量和保存期。再如在培養基上培養細胞苗,必須使用初生健康犢牛血清,但有的廠家為降低成本使用大牛血清,這樣的血清不僅可能在疫苗中產生過敏因子,而且在細胞培養過程中直接影響到產毒能力。還有的疫苗生產廠家的瓶體玻璃和膠塞膨脹系數不同,凍干過程中,使凍干苗瓶內失空,影響疫苗質量。
四、疫苗貯存運輸使用中的溫度問題。
我們目前使用的疫苗穩定劑水平尚達不到能在常溫下保存,必須在低溫下保存,到基層獸醫注射到豬體內,要經過若干個環節和長途運輸,往往由于溫度變化,常常使用失效疫苗或效價低的疫苗。使用失效或即將失效和效價降低的疫苗免疫,免疫力不堅強,不足以抵御野毒侵襲,往往造成免疫失敗。
五、疫苗稀釋中的問題
在使用弱毒苗時,許多基層獸醫人員頭腦中往往是“稀釋后當日用完”的概念。但是現在使用的細胞活疫苗,稀釋后的降解速度加快,有效期縮短,應在3小時內用完,否則稀釋后的疫苗極易失效。
六、免疫消毒中的問題
目前大多的操作方法是,在注射部位用碘酊消毒,再用酒精脫碘,由于操作人員馬虎和匆忙,酒精脫碘不徹底,殘余的碘與疫苗同時注入豬體,造成疫苗變質影響免疫效果。
七、免疫接種劑量不足
注入動物體內的抗原量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時,才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從而獲得免疫,在具體操作時,用連續注射器打飛針和用16號短粗針頭造成疫苗外溢,進入豬體的抗原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抗體而獲得免疫。
八、藥物和飼料中添加藥品的影響
在抗菌藥物中卡那霉素和磺胺類藥物對機體B淋巴細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這類藥物使用或添加飼料之中,導致機體白細胞減少,從而影響免疫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