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芳?洪俊瓊+徐正偉
摘 要:林業發展的單一性造成了經濟增長緩慢的現象,因此發展林下養殖已經是諸多林區選擇的經濟發展方式,農戶充分的使用林地中的一些立體化空間發展肉雞養殖業務,已經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收入。林下養雞不僅僅能夠增強肌雞肉的品質,而且雞的活躍性提升,還能夠對林下空地進行更好的利用,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更為可觀。但是這項技術在當前的使用過程中還不是非常成熟,也沒有發揮出已有的養雞效益,這樣就需要充分的掌握更多的更為科學性的養殖技術。無論是從產品的選擇方面還是從肉雞養殖技術方面需要加入一些管理方面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雞群的健康性,才能保障雞群發育的良好勢頭,進而獲得更多收益。基于此,本文對林下散養肉雞養殖技術及經濟效益研究進展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林下散養;肉雞;養殖技術;經濟效益;研究進展
林下空間較大,環境優質,對于散養肉雞創造了優質的條件。在肉雞的養殖過程中,不僅僅需要使用多項技術,還需要對肉雞養殖的環境以及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對林下散養肉雞養殖技術及經濟效益研究進展做具體的探析。
一、林下散養肉雞的基本情況分析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餐桌菜肴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更加注重品質,因此最近幾年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的產品在市場上流行起來。雞肉市場上更是如此,綠色散養健康的雞肉受到人們的追捧,這種外部情況就催生了在林下散養肉雞的事業。國內的肉雞散養方式主要有幾種方式,分別是灌木樹林的地下養殖方式、人工類型的建設草地養殖方式,以及林下人工的草養殖方式。
二、林下散養肉雞的放樣技術分析
1.林下肉雞散養飼料的補給
密度對于散養肉雞來講主要是面積方面的問題還有草量資源的多少來決定的。在一般性的養殖當中都是按照每畝放養大約60只以上,100只以下的雞更加適宜。雛雞在雞舍當中要養殖一個月左右,體重達到0.4千克到0.5千克為適宜。在外部平均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的時,才可以進行放養。散養的時間一般是春天到夏天才開始,一直到秋天結束,時間歷程大約為3個月到5個月的時間。
飼料的補給以及補給量的研究。林下養殖肉雞需要對飼料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配合用料,要滿足肉雞成長方面的要求所在,這主要是在林下,要自由的進行食料的采集,營養在5%左右,這種營養對于肉雞的成長不能全面的供應和滿足,另外還有食物的攝入量不足的問題,都會造成養殖肉雞經濟效益的下降。如果飼料的補充非常充足,還會對飼養的成本有所降低,這樣就會讓經濟效益下降。在雞飼料的補充過程中,需要按照雞的體重進行補給料的供應,如果體重偏重就需要減少飼料的供應,如果比較輕,就需要增加喂料。其中會存在一些弱小的雞群,要對這些進行淘汰,盡量保障雞群在重量,質量方面都保持一定的均勻性。使用全價顆粒飼料在放養的過程中需要早晚各一次,并且在第二周開始,白天不用再去添加任何的飼料,只有肉雞晚上回籠時能夠有充足性的飼料即可。一般飼料的選擇主要有玉米還有魚粉以及谷物等等,在整個養殖的過程中還需要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或者一些復合性維生素,這些對于肉雞的飼養來講都是非常必要的。
2.林下養殖肉雞的飲水的補給
肉雞需要有足夠量的飲水,水在肉雞的消化以及代謝過程中會發揮出非常重要性的作用。如果肉雞飲水不是非常足,就會對飼料的吸收和消化有比較大的影響性作用,非常可能造成肉雞的消化不良,肉雞長期在此過程中受到影響就會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并且如果缺水達到一定的界限就會讓肉雞出現死亡的情況。因水流的準確控制需要和采食量進行對比,高出1.25-2.5倍才為適宜。另外,其他綜合性的要素也需要考慮在內,不能影響雞群的飲水量。雞的生長環境有溫度方面以及糧食組成方面的考慮,這些和水都有直接的關系。如果雞的生長環境中有比較高的溫度,那么其飲水量就需要增加,特別是在高出20攝氏度的時候,飲水量必須增加;在35度以上時,飲水量要比20度時高出兩倍左右。在氣溫減弱時,飲水量逐漸的減少。一般情況下,肉雞的飲水量是伴隨著雞成長的體型增加而不斷增加的。如果對飲水量和食糧不去控制,那么就會增加雞的糞便,造成雞舍的潮濕性。基于此,肉雞的飼養和管理就需要關注墊料,不能十分干燥也不能過于潮濕,一般水分在25%-35%即可,如果過分潮濕會對雞的發育產生影響。
3.疾病防控
首先,雞球蟲病。此種疾病是雞體內的一種寄生蟲疾病,非常容易在雞雛時發生,因此防治的方式主要是保持林下的衛生,減少林業病蟲害的產生,如果有發病的雞可以使用口服克珠利。
其次,雞百痢。這種疾病主要的發病表現是羽毛混亂,縮頭,不吃也不動。防控的要點是使用復方禽菌靈,環丙沙星等效果突出。
三、林下肉雞養殖的經濟效益分析
養殖戶在肉雞的養殖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肉雞的銷售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林下肉雞的養殖飼料能夠降低10%左右,養殖戶的成本就能夠隨之降低,在林地內部,食料非常豐富,雞能夠在林地當中捕食非常多的蟲草,還有草籽等等,雞在此過程中擴大了食物攝入的范圍,這樣不僅僅能夠節約更多的養殖飼料還能克服因為人工圈養所造成的飼養營養不良的問題,造成體弱多病的雞群非常多的現象。雞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增強雞的體質,還能讓各種不良習性得到改善,促進肉雞的健康成長。雞在林地中可以啄食紅蜘蛛、象鼻蟲等等,另外蝗蟲、毛毛蟲也是肉雞啄食的主要害蟲,這對于保護林地有積極的促進性作用,能夠減少化學產品的使用。林內肉雞的養殖要想提升經濟效益就需要不斷的提升肉雞的抵抗能力,降低肉雞的投資性風險所在,提升單只的售賣價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林下散養肉雞養殖技術及經濟效益研究進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林地內部的氣候條件可以有更多的改善,促進雞苗的健康性成長和發育。產生的雞糞可以作為有機材料,在種植上進行應用,減少化肥對于土地的污染,還能夠讓農業種植的成本減少,改善農業環境,促進林業和養殖業的雙重發展。林地散養肉雞是產業鏈完善的體現,更是對提高農村經濟的重要舉措,對于林地狀況的改善等都具有非常大的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羅藝,王陽銘,潘學華等.林下生態養雞合理密度探索[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2,14(2):39-40.
[2]陳俊華,龔固堂,朱志芳等.川中丘陵區柏木林下養雞的生態經濟效益分析[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3,29(2):214-219.
[3]蘇燕,李樹林.山地雞林下養殖現狀與趨勢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5,15(12):285-285.
[4]葉紅權,熊樹仁,羅陽富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新途徑——珙縣山地生態雞成為林農增收新門路[J].四川林業科技,2012,33(3):70-71.
作者簡介:張學芳(1979-10),女,漢族,云南昆明,本科,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