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贊
一、親本選擇
1.種源:必須來自國家專業技術權威部門認可的興國紅鯉良種場的親本。
2.數量:每次從種質庫保存的取出量不小于30組(雌雄比例為:1:1.8~2 (尾)或重量比例為1:1.5。)。
3.質量:體色全紅、全身無黑點或其他雜斑,體形長大、體質健壯、鱗鰭完整、無病傷害。
4.年齡:雌魚2+齡—6+齡,雄魚2+齡—5+齡。
5.體重:雌魚1000g以上,雄魚750g以上。
二、親魚培育
1.水源:水源充足,生產用水的水源應符合GB11607的要求或SC/T1009的規定。
2.水質:水質良好,生產用水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的標準。
3.培育池:面積2~3畝,池深2.5m左右較宜,池底平坦,淤泥少(15cm以內),無滲漏,排灌方便;底質應符合GB/T18407.4—2001中3.3的要求。
4.清塘消毒:親魚入池前15天,畝用生石灰150kg或生石灰100kg+茶枯30kg(池水20cm左右)溶化后趁熱全池潑灑消毒,也可畝用漂白粉10-15kg等。
5.親魚放養:親魚下塘前3~5天畝施有機肥150~200kg,主養時,畝放興國紅鯉親魚250~300尾或后備親魚350~400尾,搭配草魚100~200尾、鳙魚60~100尾、鰱魚30~80尾;混養時畝放興國紅鯉150~200尾,親本畝放養量200~300 kg,池塘水深應保持1.6m以上。雌雄親魚同塘飼養時一定要在2月上旬前分塘專養。
6.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經常加注新鮮水,保持1.8m左右養殖水深;定期使用生石灰消毒,定期施放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水環境改良保護劑,保持水質鮮、活、嫩、爽。
(2) 投飼管理:投喂符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無公害食品漁用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標準與要求的飼料,且要求新鮮、清潔衛生、未受任何污染,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0—32%,日投喂量按吃食魚體重的2~4%投放;投飼堅持定點、定時、定質、定量的“四定”原則。
(3) 施肥:遵循適量節約、不污染水質的原則,按SC/T1009的規定執行;施放的有機肥必需完全發酵熟化,提倡使用漁業專用肥料。
(4) 日常管理:經常清除池內雜物,保持池塘清潔衛生,檢查和保證配套設施的完好性與可正常運行,保證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避免缺氧浮頭,降低池魚的應激反應。
(5) 做好日志:認真逐項填寫《水產養殖生產記錄》,詳細記錄放養種類與數量,生長銷售情況,飼料來源及投喂情況,水質變化與管理情況等內容。
三、繁殖設施建設
1.興國紅鯉為多次性產卵魚類,卵為黏性卵。
2.繁殖習性:興國紅鯉在池塘養殖條件下,水溫升高穩定在16℃以上時便可自然交配產卵,適宜產卵水溫為22~25℃。性比以1.8~2.5(尾)或重量比1:1.5較宜
3.性別區分:在生殖季節,性成熟的雄性親魚身體兩側皮膚粗糙有較明顯“珠光”出現,用手觸摸有明顯刺手感覺,擠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親魚腹部膨大,卵巢輪廓明顯,魚體光滑。非繁殖季節,雄魚胸鰭較為尖長,其末端可達腹鰭基部,生殖孔略小。雌魚胸鰭呈扇形較雄魚短,不及腹鰭基部,生殖孔為圓形較雄性大。
4.親魚選擇:嚴格按形態指標要求逐尾選擇,雌魚2+齡、體重1000克以上,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明顯、肛門紅腫,稍擠壓腹部有卵粒排出的個體。雄魚2+齡、體重750克以上,輕壓腹部有濃厚乳白色精液流出且入水即散的個體。
5.產前準備:
(1) 產卵池: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魚池、面積以1畝以內為宜,水深1m左右,排灌方便,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淤泥少,并按常規清整消毒及注水。
(2) 孵化池:條件與產卵池基本相同,就是面積和水深可適當大些。
(3)魚巢:用柳樹根、棕樹片或松(杉)樹枝等做成。先將硬枝去掉,然后用1/萬高錳酸鉀或5%石灰水浸泡60~100分鐘洗凈后曬干,再將其做成長30cm、寬15cm的束狀,最后把束狀固定在同一平面內,整齊并排捆扎在2~2.5m長的竹竿或木桿上即成,要求束狀排列密切不漏卵粒又不重疊。
四、催產
1.催產時間:水溫上升并穩定在18℃以上時,選擇晴朗天氣,將選擇好的親魚分別放在產卵池或網箱內等待催產。一般采用群體繁殖法,每次繁殖的親本數量不少于30組。
2.藥物劑量:每kg雌魚注射鯉魚腦垂體(PG)2~4mg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國際單位(IU)。雄魚用量為雌魚的1/3左右或不用。
3.自然產卵:親魚催產入池后,將準備好的“魚巢”按“#”或“三”等形狀用竹竿固定在池塘中間,“魚巢”放置在水面下5~10cm深處。當“魚巢”附滿卵粒應及時將它搬離產卵池,移入到孵化池或脫黏后放到孵化環道,再更換新“魚巢”入內,避免卵粒重疊造成缺氧而影響孵化。
4.人工授精:生產上很少采用。雌雄親魚催產后分別放在兩只網箱中,根據效應時間(10~12h)和發情情況,適時檢查雌魚排卵情況,及時進行人工授精。對已排卵或即將排卵的親魚先用毛巾擦干魚體,輕壓腹部把卵粒擠入盛有少量清水的容器中,同時將雄魚精液擠在卵中,并用羽毛等柔軟物輕輕攪拌,脫黏后放入孵化器具里孵化。
5.魚卵脫黏方法:
(1) 黃泥槳脫黏法:將干黃土兌水充分攪拌成濃度約為20%的槳水,濾去雜物后將受精卵倒入泥漿水中攪拌,應邊倒邊攪拌,3~5分鐘后濾洗出魚卵,把其放入孵化缸或環道中孵化。
(2)滑石粉脫黏法:用滑石粉500g、食鹽150g加水50升制成溶液,按上述做法進行脫黏。
五、孵化
1.孵化池: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魚池、面積以2—3畝為宜,水深1.5左右,排灌方便,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淤泥少,并按常規清整消毒及注水。
2.流水孵化:將脫黏后的受精卵放入孵化環道或內孵化。孵化缸的放卵密度為每百公斤水放卵15~20萬粒,孵化環道的放卵密度為100~150萬粒/立方米水。
3.孵化時間:孵化適宜水溫為22~25℃,水溫18~20℃時約需5~6天出膜,水溫21~23℃時則要80小時左右出膜,水溫23~25℃時約需50小時左右出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