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珍
摘 要:錳是蛋雞生長發育、生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果機體內缺乏錳會引起蛋雞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引起錳缺乏的原因主要是飼料中含量不足、機體發生吸收障礙或由于疾病因素而影響機體對錳的吸收和利用。要做好蛋雞錳缺乏癥的防治工作。
關鍵詞:蛋雞;錳缺乏癥;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防治措施
錳是蛋雞生長發育、生殖等一系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錳是多種酶的特異激活劑,當機體缺錳時會影響到骨骼的形成,另外,錳離子還與脂肪、糖的代謝有關,對于維持氮的平衡、神經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繁殖性能的發揮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蛋雞的養殖生產中常由于錳缺乏而引起蛋雞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但是在實際的蛋雞養殖過程中,由錳缺乏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往往易被養殖人員忽視,從而給蛋雞養殖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引起錳缺乏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糧中錳缺乏,另外,錳缺乏也可能是由于機體對錳發生吸收性的障礙所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由于蛋雞患胃腸道的疾病,妨礙了錳的吸收和利用。在蛋雞的飼養管理過程中要注意飼料中錳的含量,防止發生錳缺乏癥。
一、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缺錳而引起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含錳量低。目前蛋雞飼料仍主要以玉米為原料,但是玉米含錳量較少,因此在使用以玉米為原料的日糧中必須添加無機錳來滿足機體對錳的需求,否則會引起錳的補充量不足而導致蛋雞發生錳缺乏癥;另一個引起錳缺乏癥的主要原因則是當蛋雞患有胃腸道疾病時會影響到機體對錳的吸收和利用。
二、臨床癥狀
當蛋雞機體錳缺乏時會表現出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會導致骨骼的生長發育異常,尤其是在雛雞中的表現最為明顯。在發病早期,病雞食欲不佳,精神沉郁,會有少數雞不愿站立,膝關節變得扁平而無法支持體重,強迫運動時會用脛跖關節著地,病雞往往會因為不能行走采食而饑餓死亡。育成雞發生錳缺乏后會發生跗關節腫脹和明顯的錯位,脛骨遠端和跗骨近端向外變轉,腿外展,一只腿強直,膝關節扁平,節面光滑,從而導致腓腸肌腱從髁部滑脫,隨著病程的延長,病雞雙腿呈內八字或外八字的半蹲姿態。蛋雞發生錳缺乏時產蛋量會大量的減少,蛋殼質量變差,蛋殼易破,并且所產雞蛋的孵化率會顯著的降低,胚胎畸形,即使可孵化出雛雞,雛雞也多表現出神經機能性障礙,腿短粗,缺翅,頭呈圓球形或呈鸚鵡嘴,胚胎水腫,腹部突出,孵出的雛雞出現軟骨營養不良,表現為運動失調、骨骼短粗等癥狀。
三、診斷方法
對該病進行診斷進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進行初步的診斷,如果要作出確切的診斷則要對飼料以及器官組織中的錳含量進行測定,以確定為錳缺乏癥。
對飼料的配方進行分析。先看日糧的構成、飼料的來源以及營養成分,以檢查日糧中是否缺錳,還要看鈣、磷是否過量。如果是種雞,還要分析種蛋中錳的含量。再根據錳缺乏癥的典型癥狀,如骨骼發生病變,跗關節腫脹腫脹,腿骨彎曲變形,病雞不能站立,用手按壓患病部位有痛感。剖檢變化則表現為胃腸道內有明顯的粘液性液體,其他臟器沒有明顯的病變。如果沒有排除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則可進行實驗室檢驗來排除。
四、防治措施
預防。要注意日糧中的錳含量,正常的蛋雞飼料中應含有一定量的錳元素,在使用玉米為原料時要注意添加錳制劑,常使用碳酸錳、氯化錳、硫酸錳等作為錳的補充劑,另外還可以調整日糧的配方,使用含錳較為豐富的飼料原料,如糠麩,可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在提供營養時要根據蛋雞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合理的搭配各種營養物質,使配比合理,另外還要注意日糧中其他礦物質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要注意添加適量,如果日糧中鈣、磷的量過分時,則要提高錳的使用量,以防止影響錳的吸收和利用。加強蛋雞群的飼養管理,增加雞群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當發現蛋雞缺錳時,要查明病因,并及時的治療,一般對于早期缺錳的療效較好。可以使用高錳酸鉀進行治療,同時配合使用氯化膽堿和維生素B6。使用方法為將1g的高錳酸鉀溶解到2kg水中,每天飲用2次,連用2天,然后停藥2天后,再連用2天,同時在飼料中按照每千克添加1-2g的量,添加維生素B620-40mg,連續使用5天。
在添加錳時要注意添加適量,防止發生錳中毒,如果錳的濃度過高會導致貧血,還會影響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在使用時首選硫酸錳,在對蛋雞補加鈣、磷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錳元素以及其他元素的補充,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在養殖過程中要排除或者減少與骨骼畸形有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