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先知
摘 要:我國林業分類經營是國家實施的一個重大策略,根據社會對我國林業的需求不同,我國林業的分類經營可以概括為實行生態公益林與實行經濟效益林。實行生態公益林為保證人們生存環境質量,實行經濟效益林有效提高了國家經濟效益增長,林業經濟效益增長。以下本文論述了:林業分類經營的目的與意義、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的必要性以及森林經營政策與體制問題。
關鍵詞:林業;分類經營;對策
一、森林分類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分類經營有著密切的關鍵。這對林場尤為重要,現在我國林場的經營規模已基本確定,林場經營面積只有縮小而不可能擴大,因此,林場走外延發展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不現實的。實現林業分類經營,基本指導思想是根據森林主體功能的發揮來經營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資的經濟效果,其經營行為完全是一種商品生產行為。商品生產行為主要受市場經濟規律約束,因此,對于商品林經營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嚴格的計劃去控制,而應由企業根據市場作出選擇,生態公益林則以森林生態公益功能地發揮為主要經營目的,而生態公益功能則不可能直接體現為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通過宏風調控,以總體功能最佳為指導,協調經營行為,理順經營與受益,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才能保證其經營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二、林業分類經營的目的與意義
1.我國林業分類經營是必然的。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樹木、木材的需求也發生了多樣性的變化,我國林業應跟上社會的必然趨勢,我國林業分類經營可分為兩大類:一方面要滿足城市綠化建設,在城市大面積的進行栽植綠化,起到美化環境、向游客展現城市良好風貌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供給人們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學生課堂用的課本紙張、家居裝飾使用的多種多樣的壁紙、制作我國流通貨幣人民幣。因為我國林業的分類經營會為生活以及綠化建設帶來諸多便利,所以林業分類經營是可行且切合實際的。
2. 進行美化省市的生態環境的策略切實可行。生態環境的美化是省委、省政府和出的重要決策,是引領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主要方針,是展現城市良好風貌,潔凈空氣有益身心健康的優良決定,是當下城市快生活節奏的一抹綠色風采,是對新時代人們的造福,對后世造福的偉大工程。美化省市生態環境的策略對國家防護造林、江河生態林、國家保護動物的生存都有著非常大的益處。
3.在建設林業分類經營的項目上我國并非先例,在許多發展中與發達國家,例如: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在林業建設上進行了分類經營。建設林業分類項目需要國家經濟財產上的大力支持與扶助。在進行國家城市旅游、國家林業發展方向、現代林業建設有很大益處。
三、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的必要性
1.實行森林分類經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林業建設和發展林業建設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森林樹木生長周期長、收入回益較慢、培植生長較慢等特點導致很難有投資商愿意投資。因為現在社會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系,所以經營計劃部門不能很好地掌控市場經濟收益情況,而是按照原定計劃來進行經營。林業沒有更好的銷售流向,林業經營者沒有更好的經濟收益。林業的銷售渠道就得不到保證,投資商就會望而卻步。如果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商品林經營計劃部門就會按照市場經濟效益需要來確定經營對象,從而經濟效益得到保證,投資者會愿意投資較大金額。
2. 可使生態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經營和保護。生態公益林的主體功能是森林的生態防護效益,這種效益的受益生體往往不是森林經營者,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經營不投入,而經營者主體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類經營不能有效實施的情況下,林場的防護林等生態公益林成為林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經營對象,由于沒有產出,林場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實施有效經營,因此在未實施分類經營的情況下由于不能理順投入產出關系,權益與責任關系,防護林等生態公益林不可能實施有效的經營,大大降低了防護效益。實施分類經營后,通過理順投入產出關系,明確責權關系,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有效解決生態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為經營單位的經營負擔,有利加強對生態公益林的經營管護,使其生態防護效益得到時最大限度發揮。
四、森林分類經營的政策和經營體制問題
1. 我國林業分類管理體系不完善。林業的發展承載著對國家的重要意義,我國林業經營分類體系分為兩大方面,一是美化城市生活環境,二是為了提升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城市經濟效益建設。我國林業受歷史熏陶以及國家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導致我國林業以生產為中心,過量的砍伐并不栽植樹木,使我國林業的砍伐與栽植不成正比。只能破壞更多的原有生態森林,森林原木的減少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
2. 社會、經濟發展對林產品需求矛盾仍然存在。分類經營實施之初,將現有森林劃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發揮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商品林則要承擔社會,經濟發展對林產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的原因,我國森林資源現狀分布,結構不均衡性及對天然林過量采伐,在分類經營實施之初所區劃的商品林尚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林產品的需求供給;同時,對森林分布較多,并以木材生產為財政和林農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的林區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較大的沖擊,資源危機和經濟危困已成為制約重點林區尤其是生態地位特別重要的林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五、結語
社會與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木材與紙張,林業的分類經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木材砍伐與栽植不成正比的情況下,我們提倡愛護節約木材用量,為城市環境、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國應盡量完善林業經營管理體系、實行林業分類經營、林業工作人員領悟林業分類經營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玉蓮. 大通縣林業實施分類經營的戰略構想[J]. 中國科技縱橫,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