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瓊
摘要:小學教育作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人才的啟蒙和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古詩課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成分,不僅能教給小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還能夠通過其強烈的畫面感給與小學生美的享受,對小學生的整個語文學習過程有著重要意義。提高小學古詩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語文教育改革一個重要的方向,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對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多年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提升,提出了幾點提高小學古詩課堂教學效率的針對性措施,希望對當下古詩教學形式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學習效率
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造就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巨龍蓬勃奔涌的血液,經歷歲月長河的洗練,依舊光芒奪目。而其中,優秀的古詩詞因其朗朗上口,意境典美,更加貼合小學生的認知和審美,是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好的古詩猶如一杯醇香的美酒,歷經時代變遷,卻仍能凈化心靈,稀釋煩惱。但由于近幾十年來,由于全球一體化的加劇,外國文化滲入我國,寂寥高曲盡,曲高和亦寡,我國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我們的生活少了傳統文化,便少了夢想,少了中華民族的根。因此,在社會文明的發展的巨浪中,應當加強對我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宣傳,讓我國的優秀古詩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教育繼續伴隨著我國悠久的文明史弘揚下去,讓優秀的古詩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讓孩子們從小就有濃厚的文化認同感,才能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這無論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還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命運,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的教學現狀
現在,對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著重于字詞、句的研究,通過對古詩的表面的遣詞造句分析,來完成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提升。第二階段將重點側重于對句的分析。第三階段要求學生對于古詩具有整體的把握,不但對于其傳達的意境和所用的手法有所掌握,還要能真正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意思。但是在小學教育中,對語文古詩的教學主要停留在第一、二階段,即使對詩句傳達的意思有所體會,也主要是通過老師的引導或者傳授得來的,自身的感悟能力還有待加強。
近年來,國家針對教育改革采取了許多針對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常年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重內容分析,輕個性感悟。在教育界也開始普遍承認現代化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有利影響。但是,由于傳統教育方式存在多年,早已根深蒂固。老師必須糾正這個錯誤的觀念,才能平等的對待學生。
同時,在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的教學中,多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直接將詩意告訴學生,使得學生缺失了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習慣了老師將古詩的中心思想擺在面前,甚至將一首古詩的知識點總結好了,只需要學生從黑板上抄下來背過。這種不尊重個性體悟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古詩的韻律美、古詩蘊含的意境視而不見,在這種不需要思考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喪失對古詩的體悟能力。殊不知,古詩教學是一個注重審美過程、以理解和感悟為基礎的過程,沒有了思考和探究的環節,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其實,學生通過在古詩課堂上的思考和感悟,能發現在課本上發現不到的問題。同時在思考和感悟的過程中,學生會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增加思維的容量。但是現在許多的小學,不重視學生對于古詩審美過程的體驗,導致學生學習的古詩知識僅僅停留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要求的第一階段,沒有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更不要提增加文化認同感的目標了。
二、目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存在的弊端
(一)教學目標制定不確切、甚至沒有目標
由于我國教育現在正在朝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時期,學生學習語文的成果主要還是靠學生考試中得到的分數進行分析,因此,有多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是考慮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提升,而是側重于學生語文試卷成績的提高,這樣的教學目標并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一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把課堂教學目標與語文課程教學目標混為一談。這樣只能使得課堂教學目標空乏、沒有實際執行的方法,使得教學目標的制定形同虛設。
(二)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小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等方面的限制,看待問題的方法與角度與成人非常不同。古詩詞傳達的一些意境,由于與現代社會相距甚遠,加大了孩子的理解難度。許多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過高或者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得教學計劃的實施者不能很好的實現教學目的,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同時,由于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同一個教學設計無法適應于所有的同學,以至于有些同學成為被動的陪跑著。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是教育的犧牲品,在教學過程設計時如何劃分層次,成為教育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關鍵問題。
(三)教學設計缺乏趣味性
小學語文古詩課本的內容含有非常好的指導人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意義。但是如果課堂缺乏趣味性,會使得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削去了探索背后深意的積極性,語文教學工作的展開也不會順利。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一定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四)目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課堂缺乏互動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沿用了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老師不善于尋找課程當中的互動點,這種教學模式勢必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式,使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小學生作為一個愛玩愛動的學生群體,如果課堂缺乏互動性,勢必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在課程中學不到知識。小學語文古詩本身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教學內容,沒有體現出它的互動優勢,使得學習的內容不能落回生活,使得原本應該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環境變得單調、無趣,為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三、結合具體例子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利用“主題式”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古詩的興趣
情景設計能極大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在情景演繹的過程中,學生能發現和獲得傳統教學法得不到的收獲。在情景教學中,老師設置的情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小學教師應當將情景設置為最能反映文章主旨思想的具體場景。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到不同課程教學主旨的不同,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對待不同的情景教學,避免重復的套路式情景使學生失去興趣。同時,在“主題”情景設置中,要充分考慮本主題相符合的。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學的本質目的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情景設置的過程中,將情景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做人的道理。將教學內容的背后意義落回學生生活的實處,才能學有所用,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情景教學帶給他們的幫助和思考。境界的提升才能讓教學成果不斷放大、升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有目的的將情景相似的故事提取出來進行對比教學,這樣學生可以通過相近的情景比較來體會作者傳達感情的變化,同時降低了學生理解同種類型古詩的難度。通過對比學習,抓住不同古詩間的相同情景設置方法,對于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會有極大的提升。
(二)注重“課前朗讀古詩”
小學生由于年齡和思維能力的限制,通過自身學習理解古詩的能力相對較弱。但是他們對于聲音的敏感度較高。通過在課前朗讀古詩”,能夠增加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印象,對朗朗上口的古詩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理解并且形成一個總體上對于古詩傳達的意境的感悟。到了課堂上,再由老師引導深入理解情感后,會對學生學習古詩的效率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三)利用現代先進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近幾十年來,信息時代迅速發展,科技的進步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和處理更加便捷,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核心內容通過具象化的手法展現出來,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的趣味性,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意。
四、結束語
在本文中,我們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的教學現狀做了具體的分析,并且深入的剖析了目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存在的弊端,最后結合具體例子提出了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作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義務教育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孩子日后的成長也非常重要。希望有關教育工作者對小學語文古詩課堂存在的問題給與更多的關注,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維.人間詞話[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9.
[2]崔增亮.小學古詩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