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王曉慶 尤培華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450052)
框架結構層間梁對樓層抗剪承載力的影響分析
李方 王曉慶 尤培華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450052)
框架結構設計中,當下層層高大于上層層高,且懸殊較大時,下層的側移剛度較弱,抗剪承載力小于上層。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的技術措施之一是增設層間梁。這里通過對比分析有層間梁和無層間梁的框架柱彎矩的情況,說明層間梁對本層抗剪承載力的影響,以便為工程設計提供有益的借鑒。
框架;層間梁;抗剪承載力
框架結構設計中,當某層層高大于上層層高,且兩層的層高相差懸殊時,下層側移剛度較弱和樓層抗剪承載力小于上層??刹捎玫募夹g措施之一是在有填充墻的跨間增設層間梁來提高該層的側移剛度,但層間梁對其所在樓層抗剪承載力的貢獻并不明確。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5.3條說明規(guī)定:柱的受剪承載力可根據(jù)柱兩端實配的受彎承載力按兩端同時屈服的假定失效模式反算[1]。柱抗剪承載力為:

取一榀單層多跨框架為研究對象,假定框架梁抗彎剛度均為∞,框架柱側移剛度均為K,框架層高為H,左側柱頂作用水平荷載為P,詳見圖1a。圖1b在右側跨內均設置層間梁形成復式剛架,其余預設條件與圖1a相同。圖1b層間梁距柱底的距離為λH,其中0<λ<1。
假定圖1a中的各柱柱頂彎矩記為Mu、柱底彎矩記為Ml,則有:

圖1 計算簡圖


再分析圖1b右側n根框架柱的受力。當增設的層間梁使右側局部兩層框架均為完全框架[2]時,有。一般情況下,說明右側n根框架柱配筋量由控制。
設置層間梁后,圖1b右側n根框架柱承擔的水平荷載增加,但由于上層、下層柱高均小于H,不容易判斷與Mu的大小關系和與Ml的大小關系。因此n根框架柱配筋量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層間梁能提高其所在樓層的側移剛度,但對其所在樓層的抗剪承載力可能是有害的。在框架結構設計中,層間梁應謹慎設置。當必須設置時,應避免框架層抗剪承載力減小,可采取以下措施:
未設置層間梁的柱,配筋按完全不設置層間梁的模型計算。設置層間梁的柱,配筋按設置層間梁的模型和完全不設置層間梁的模型計算,取彎矩包絡值進行柱配筋。設置層間梁的柱,計算單柱抗剪承載力時,按不設置層間梁考慮。提高層間梁所在樓層的縱筋配筋放大系數(shù),箍筋配置在縱筋實際配筋量的基礎上按滿足柱強剪弱彎的要求執(zhí)行。
多層框架結構中,某一層若干跨增設了層間梁,提高了本層的側移剛度,改變了結構的剛度分布和質量分布,但改變是局部的,對整體自振周期和振型等固有屬性影響有限。故可認為增設層間梁后,結構的動力特性沒有改變,故框架所承受的水平荷載不變。
根據(jù)水平荷載下的柱彎矩圖,增設層間梁相當于在柱高范圍內增加了剛性連桿和抗彎彈性約束。受圍護墻布置的影響,能夠增設層間梁的框架柱占框架柱總數(shù)的比例不高。圖1b中的框架本質上還是單層的。
當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跨數(shù)較多時,豎向荷載作用下承受彎矩較小的框架柱數(shù)量占絕對優(yōu)勢。故忽略豎向荷載作用下層間梁對框架柱配筋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