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全枝
福建根茂建筑有限公司(363000)
房屋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研析
柯全枝
福建根茂建筑有限公司(363000)
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滿足人們的生活用水需求,確保建筑物更好運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及品質。但目前給排水施工技術的應用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未能嚴格遵循工藝流程、管線布置不合理、施工技術要點沒有落實、質量控制不到位。為彌補這些不足,應該嚴格遵循工藝流程,合理進行管線布置,落實給排水系統施工技術措施,把握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要點,并加強給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重視給排水管道施工的質量控制。
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管線布置;質量控制
給排水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滿足人們用水需求,提升工程質量有重要影響,是質量控制的關鍵,也越來越受到施工單位的重視。文章結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基本情況,就給排水施工技術措施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質量控制對策,希望能為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啟示。
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如圖1、圖2所示)是不可忽視的組成內容,對建筑工程運行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作為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應該加強質量控制,落實施工技術,為工程運行創造便利,其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滿足人們用水需求
建筑工程建設中,給水排水施工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尤其是給水施工,加強該部分工程質量控制,有利于把握施工技術要點,確保建筑工程正常供水,從而更好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有利于保障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
1.2 確保建筑物更好運行
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如果忽視給排水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不僅難以保證工程質量,還影響建筑工程的有效運營。而施工人員如果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落實各項技術措施[1],不僅可以保證給排水工程質量,還能滿足人們的正常生活需求,讓建筑物更為有效的運行和發揮作用。
1.3 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給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施工管理人員質量控制的重點。制定健全完善的制度措施,加強施工方案設計,明確質量控制要點,注重施工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保障給排水施工順利進行,還能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使其更為有效的運營和發揮作用。

圖1 房屋建筑給水系統

圖2 房屋建筑排水系統
雖然落實施工技術措施,加強質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員不注重質量控制,自身專業技術水平較低,對給排水工程質量提高產生不利影響,存在的不足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未能嚴格遵循工藝流程
施工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忽視施工方案設計和審核,未能明確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要求。同時,一些施工人員不注重把握技術要點,存在的質量缺陷沒有及時處理,容易導致給排水工程施工出現質量問題。
2.2 管線布置不合理
孔洞預留不合理,沒有嚴格遵循技術標準布置管線。或者施工現場管線布置混亂,存在相互交叉現象,未能有效滿足施工需要,進而影響給排水工程質量。
2.3 施工技術要點沒有落實
建筑給排水施工是一項系統和復雜的工作,需要把握的技術要點多,工藝流程復雜,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同時,為確保施工效果,采取相應措施,落實施工技術要點是必要的[2]。但一些施工人員沒有嚴格遵循工藝流程,施工技術要點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制約給排水工程質量提升,需要采取完善措施。
2.4 質量控制不到位
管道接口和支吊托架質量控制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必須按照施工工藝流程開展質量控制,把握質量控制要點。但一些施工人員對這些工作不重視,沒有嚴格落實質量控制要求,制約管道接口和支吊托架質量提升,也可能導致給排水施工出現質量缺陷。
為彌補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保障給排水工程質量,讓房屋建筑工程更為有效的運營和發揮作用。結合工程施工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3.1 遵循施工工藝流程
遵循工藝流程是確保給排水質量的關鍵環節,也是質量控制的重點。具體來說,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工藝流程如圖3、圖4所示。整個施工過程中,應該把握工藝流程,加強每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施工前做好施工材料、設備、人員的準備活動,重視孔洞預埋預留,并審核施工方案,對存在的不足及時改進。然后把握每個施工技術要點,推動給排水施工順利進行。
3.2 合理進行管線布置
給排水施工前對施工現場進行考察,詳細了解施工現場基本情況,合理編制施工計劃,對每道工序進行科學合理安排。同時還要進行施工圖紙會審,對存在的不足及時改進,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分配施工任務,推動現場施工順利進行。施工前加強材料質量檢測,確保材料規格和型號滿足設計及規范規定的要求。高度重視施工現場工藝流程管理,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給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必須對整個給水系統的管網進行試壓,尤其是管道連接部位的工程質量檢查,確保施工質量。另外,合理進行室內管線布設,通風、保溫、熱水管路布局在上部,液體、冷水、不保溫管路布局在下部[3]。主干管路、大口徑管路、沒有壓力的管路在前,分支管理、小口徑管路、有壓力的管路在后。通過合理布局管線,有利于后續施工順利進行,避免因布線不合理而返工,造成工期延誤及成本浪費。

圖3 房屋建筑給水系統施工工藝流程

圖4 房屋建筑排水系統施工工藝流程
3.3 落實給水系統施工技術
若有給水管敷設在現澆板內,必須與土建工程的施工密切配合,混凝土澆筑時要求帶壓隱蔽,確保管道不會因施工過程中被破壞,卻沒能及時發現、處理。建筑工程混凝土面層要保持一定保護層,一般不低于35 mm。管道若敷設于墻體陰角處,務必提前墻體粉刷。給水立管一般敷設在管道井,水表設置在水表箱內[4]。這種施工方式簡單,容易操作,管線布置也比較靈活,水表的給水立管也有規則,便于給水系統管理,確保用水需求及安全使用。
3.4 把握排水系統施工要點
施工中遵循設計規范要求,將排水立管和橫管設置在建筑外墻,檢查口設置在室外。埋地排水管底層排出時,常常無法直接排出而要轉彎,當轉角小于135°時要設置清掃口,這樣發生阻塞時,可以發揮清掏作用。排水立管通常使用螺旋消音管,能夠降低噪聲污染。衛生間坐便器采用后出水方式,地漏采用側排式,這樣既能將排水管與室內隔離,還能保證室內干凈。施工中,排水管也可以采用掩蔽方式,并注意高出地面適當的距離,從而有利于二次裝修的鋪貼面控制,為整個建筑工程施工創造條件。
3.5 加強給排水施工管理
排水管道安裝前必須檢查溝槽、支架,確保符合施工規范要求,不得存在腐蝕、缺件、損壞等現象。管道連接時,不得強力將管道對口,也不能使用加熱的方法來消除孔隙偏差。給排水管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安裝,排水塑料管伸縮節間距在4 m以內。通球的直徑不能小于排水管道直徑的75%,通過率必須達到100%。合理設計排水管道的坡度,確保排水管道的坡度符合規范要求,排水管的通氣管不得與煙道和風道連接,通氣管應高出屋面300 mm,但必須大于最大積雪厚度。在通氣管出口4 m以內有門窗時,通氣管應高出門窗頂600 mm或引向無門窗一側。在經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頂上,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 m并應根據防雷要求設置防雷裝置。如果房屋建筑屋頂有隔熱層,施工中應該從隔熱層板面算起。
3.6 重視管道接口和支吊托架質量控制
重視焊接和管道接口質量控制,保證施工效果。焊接時,在管道周圍留有均勻的焊接圈,不能出現熔瘤或不均勻現象。加強法蘭連接質量控制,保證連接牢固可靠,滿足施工需要,不得將襯墊凸入管內。要將固定的支架和管道緊密銜接,確保安裝牢固可靠,滿足施工需要。重視滑動支架檢查,確保支架靈活,滑托和滑槽應該留有3~5 mm的間隙。熱伸長管道吊件必須將吊桿垂直安裝,管道支架和吊架牢固安裝在建筑結構時,應該嚴格控制鋼管水平安裝的支架的間距,確保施工效果。
3.7 重視廚、衛排水立管及支管安裝質量控制
要確保安裝位置合理,排水立管及支管的安裝位置將影響業主的正常使用,合理敷設排水管可以讓整個衛生間變得舒適、清爽,便利人們日常生活。立管一般設置在廚房和衛生間內,排水立管設置在側墻陰角位置,這樣不僅方便用戶使用,還便于進行二次裝修。根據設計圖紙進行合理安裝,確保立管和支管安裝精度。給水系統進行試壓,排水系統開展通球、通水、灌水試驗,確保質量合格。安裝過程中,核對完圖紙和管線之后,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基本情況,尤其是有窗的衛生間,必須將排水支管提到最高點,避免吊頂低于窗頂。
3.8 嚴格控制施工材料、配件設施的產品質量
施工材料、配件設施等產品質量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因此,給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須保障材料質量,并對使用的材料進行抽樣檢驗。作為總承包單位,應該利用招投標方式進行選擇最為適合的給水排水分包施工企業和施工基礎材料、配件設施經銷商。此外,采購施工材料、配件設施時,總包單位應該派遣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與采購部門負責人員一同采購。施工材料使用前,質檢員、材料員應該按照施工材料的質量規范要求嚴格檢驗,確保使用的產品必須具備有效的合格證。對施工材料質量存在疑問時,必須及時進行測試分析,嚴禁將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用于工程項目建設中。
3.9 采取措施對井蓋進行美化和隱蔽
小區的雨污管網、供水、供電、燃氣、電信、有線電視、安防等配套設施,設計時必須妥善解決各類管線之間以及各類管線、檢查井與景觀的矛盾。施工前必須結合小區景觀設計進行綜合考慮,將道路、綠化等先行放樣,避免出現陰陽井或井在水景中,影響景觀效果及使用功能。對道路上的窨井蓋,可以采用與道路相同材料或色彩相同的井蓋。對于在綠化中的窨井,采用可覆土種植的窨井蓋,同時做好標記。
總之,為確保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應該落實各項施工技術措施,把握每個要點,遵循工藝流程。另外,還要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嚴格執行各項質量控制措施,注重現場巡視,及時處理存在的質量缺陷。從而預防質量缺陷發生,有效保障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使其功能得以有效地發揮。
[1]高春華.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和措施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6(4):237.
[2]謝廣祿.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和措施[J].中國外資企業,2016(4):203.
[3]甘吉鵬.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與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6(15):79.
[4]李剛.房屋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與措施探究[J].城市建筑, 2016(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