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尉,劉建曉
(煙臺護士學校,山東 煙臺 264000)
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評價設計
——以五官科護理教學為例
王 尉*,劉建曉
(煙臺護士學校,山東 煙臺 264000)
微課對于護理專業課堂教學是否有實際應用價值,需要有客觀量化的標準來進行評價。我們以五官科護理教學為例,將微課與課堂教學結合,并設計相應指標,以期客觀判斷微課對于護理專業教學的作用。
微課;課堂教學;評價設計;五官科護理
五官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授課主要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這門課的內容枯燥,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方法、手段已經固化,不利于學生對教學難點的掌握。微課對五官科護理教學是否有幫助呢?目前缺少量化的評價指標來研究這種新的教學形式能否有效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希望通過我們的設計能切實了解微課對于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和教師授課的作用。
微課最早是可汗學院首創的一種以課后輔導為主要模式的教學形式,它的特點是短小、精悍,用幾分鐘的視頻來解釋某一個問題。在我國真正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例子并不多見,目前微課參與課堂教學主要的模式有3種,包括翻轉課堂模式、課內輔助模式、課后答疑模式[1]。翻轉課堂模式是教師在課前制作重點知識小視頻,學生課前預習,上課過程中教師主要進行解惑答疑;課內輔助模式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穿插制作的微課對重點問題進行講解;課后答疑模式則是微課創立時的主要形式,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為目的,主要是課后學生自學所用的模式。不論哪種形式,目前微課不能取代課堂教學,這也是由微課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它對課堂教學應是一種補充。
目前對于微課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我們還處于摸索階段,我們如何正確地評價它的作用呢?有研究從學生的滿意度、教師講課的方式、PPT的制作、教師講課的時間、師生之間的溝通、滿意度及學習成績等方面進行評價[2];還有研究從教學效果、教學氛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態度、理論考核成績等方面進行評價[3]。這些評價雖然也進行了精心設計,考慮了教學過程中的很多方面,但是有些過于簡單,多是關注教學的結果,較少關注教學的過程,并不能全面體現微課對課堂教學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在五官科護理的教學中,我們將微課與課堂教學結合,在課前讓學生先看微課視頻再上課,課堂教學有教師的講解、學生的問答及討論等教學環節,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測驗。針對這些教學環節,我們設計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見表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見表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見表3)、學生的測試成績共4個方面的評價指標。這些評價指標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管理等諸因素的評價,涵蓋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諸多方面,能準確反映教和學的質量。

表1 學生的自我評價

表2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表3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微課熱”并非“炒作”,而是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巨大的現實需求和廣闊的應用前景[4]。針對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我們一直探索將其應用于教學中,而能否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都必須建立在量化指標的基礎上。有研究表明,在信息化的課堂教學環境中,使用量規工具能夠獲得學習效果評價的即時數據[5]。在黎加厚、焦建利、胡鐵生、李玉平等國內微課先行者的引領下,國內涌現出許多應用微課帶動區域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例如佛山微課實踐和李玉平微課實踐[4]。因此,當微課與課堂結合之后,會發揮更大的作用[6]。
[1]涂俊英,吳先飛.高校微課的應用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6(19):52-53.
[2]趙文譜,熊成敏.微課在護生實習呼吸內科期間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4):251.
[3]彭樺.微課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實訓中的教學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4):330-331.
[4]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5]王正華.信息化教學中評價量規的設計與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6(5):113-115.
[6]王竹立.微課熱是暫時的,微課是長期的[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9):79.
(*通訊作者:王尉)
G424.1
B
1671-1246(2017)08-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