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方,王雨辰,何曙芝,張玉紅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鹽城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水平現狀調查與需求情況分析
朱東方,王雨辰,何曙芝,張玉紅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目的 了解鹽城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水平現狀及相關知識需求情況,以提高學校對該方面教育的重視程度。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以自行設計的問卷對部分女大學生進行匿名調查。結果 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欠缺,對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率尚可,對性傳播疾病知識、避孕節育知識知曉率低,希望通過“健康教育微信平臺”“學校開設的健康教育課、開辦的專題講座”和“網絡、電視”等途徑獲得相關的生殖健康知識。“性病的預防和癥狀識別知識”“避孕與節育知識”“常見婦科病的癥狀與護理知識”是女大學生當前最需要的知識。結論 女大學生應該了解更多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加強相關的健康教育,以減少對身體及心理的傷害。
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
女性生殖健康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大學生社會交往活動的增多、性生理心理需求的增長、性觀念的開放,婚前性行為發生率會隨年級增高而呈現上升的趨勢[1]。而嚴重滯后的避孕節育與生殖健康知識水平和服務體系都不利于大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保護。女大學生在婚前性行為和意外妊娠中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傷害遠高于性伴侶。本研究旨在調查鹽城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水平現狀,及早發現影響其健康行為方式的相關因素,從而促使女大學生改善整體護理行為,達到促進女性終身生殖健康的目的,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鹽城市非醫學專業的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年齡19~23周歲。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 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 94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1.2 調查工具和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學生一般情況(年級、生源地)、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情況、性傳播疾病知識知曉情況、避孕節育知識知曉情況、希望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及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6個方面。借助3所學校的學生工作管理平臺,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調查。先由受過培訓的調研員闡明調查的意義和填寫方法,保護學生個人隱私,一人一表獨立匿名填寫,填寫完畢后囑被調查者折疊問卷投入調查箱。在教師的指導下,將通過調查問卷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2007錄入數據,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對象中,高年級(三年級及以上)女大學生共1 201人,占40.8%,低年級(一年級和二年級)女大學生共1 743人,占59.2%;城市生源學生960人,占32.6%,農村生源學生1 984人,占67.4%。
2.2 女大學生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情況
女大學生對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率普遍在60%以上,總體認知水平中等偏上。高年級女生對大多數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率高于低年級(P<0.05),城市生源女生對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率高于農村生源女生(P<0.05)。知曉率較低的兩個條目是經期不能盆浴和經期不能性交。見表1。
2.3 女大學生性傳播疾病知識知曉情況
女大學生對性傳播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普遍偏低,低年級、農村生源女大學生對大多數性傳播疾病知識的知曉率低于高年級、城市生源女大學生(P<0.05)。見表2。
2.4 女大學生避孕節育知識知曉情況
女大學生對避孕節育知識的知曉率普遍偏低,正確率最低的3個條目是“避孕套的正確使用”“緊急避孕藥的正確使用”和“女性最易懷孕的時間”。高年級女生除“安全期性交也可能懷孕”條目外,其余條目的知曉率均高于低年級女生(P<0.05)。城市女生僅在“避孕套的正確使用”和“緊急避孕藥的正確使用”條目上的知曉率高于農村女生(P<0.05)。見表3。
2.5 女大學生希望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
經調查,大部分女大學生希望獲得生殖健康知識,希望的獲取途徑排在前三位的是“健康教育微信平臺”“學校開設的健康教育課、開辦的專題講座”和“網絡、電視”。見表4。

表1 女大學生月經期保健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表2 女大學生性傳播疾病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表3 女大學生避孕節育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表4 女大學生希望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
2.6 女大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
鹽城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比較缺乏,90.3%的女生需要生殖健康相關知識,女生最希望掌握的生殖健康知識排在前三位的是“性病的預防和癥狀識別知識”“避孕與節育知識”“常見婦科病的癥狀與護理知識”。見圖1。

圖1 女大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
3.1 女大學生生殖健康護理現狀有待改善
本調查中,女大學生對月經期保健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低年級、農村生源女生的知曉率相對偏低,說明在生理知識普及方面存在地區和時間的片面性。知曉率較低的兩項是“經期不能盆浴”(58.6%)和“經期不能性交”(41.9%)。女大學生對常見的性病(梅毒、艾滋病、尖銳濕疣、淋病等)知曉情況不容樂觀(38.4%),部分女生表示聽說過這些病,但是對感染了這些病會有什么表現以及這些病的危害卻不知道。大多數女生(57.9%)知道性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高年級女生對性傳播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高于低年級女生(P<0.05),這與高年級女生和社會接觸多,信息接收量較低年級女生多有關。女大學生的性安全意識淡薄,對“避孕套是阻斷性病的重要方法”知曉率不高(47.2%),對“避孕套的正確使用”知曉率更低,在30%以下。大學生中性行為有一定的發生率[2],避孕套正確使用知識缺乏,極易導致感染性病、發生未婚先孕等嚴重后果。女大學生的避孕節育知識比較匱乏,知曉率最低的3個條目依次是“避孕套的正確使用”(24.7%)、“緊急避孕藥的正確使用”(28.4%)和“女性最易懷孕的時間”(30.8%)。在調查時發現,半數以上的女生知道避孕套能避孕,并且認為是最有效的避孕措施,但是在正確使用避孕套的問題上知曉率較低,這與對生殖健康知識普及得比較隱晦有關。大多數女生在媒體上看到過關于緊急避孕藥的廣告,但是對緊急避孕藥使用的最佳時間、頻率、效果及副作用一無所知。
3.2 生殖健康知識獲取途徑多樣化
本調查中,大部分女大學生希望獲得生殖健康知識,希望的獲取途徑排在前三位的是“健康教育微信平臺”(76.5%)、“學校開設的健康教育課、開辦的專題講座”(73.8%)和“網絡、電視”(70.6%)。當前,學生全部使用智能手機,人人會用微信,學校可以開發生殖健康微信平臺,定期發布相關知識和社會報道,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時間和地點學習。同時,學校可定期邀請生殖健康專家舉辦講座,結合臨床實例講解知曉生殖健康知識的重要性,喚起女生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學校可以將一些關于生殖健康的網絡公開課或網站推薦給學生,多方面、多渠道普及生殖健康知識。
3.3 生殖健康知識需求度高
科學合理的生殖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本研究中,女大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度高,該群體最渴望了解的是“性病的預防和癥狀識別知識”(89.2%)、“避孕與節育知識”(86.5%)、“常見婦科病的癥狀與護理知識”(83.3%)。建議學校在多途徑、多層次普及生殖健康知識時,注重對這三方面知識的宣教。
鹽城市非醫學專業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知曉率有待提高,由此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問題,如未婚先孕、感染性傳播疾病和婦科疾病、人工流產,嚴重危害了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學業。因此,高校和社會應構建行之有效的生殖健康保健體系,幫助女大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1]曠焱平,陽愛云,王娟.成年女性性傳播疾病知識行為及危險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1):5-8.
[2]李玲,黃艷蘋,劉兵.廣東省大學生性知識、性觀念、性行為現狀及性別差異[J].重慶醫學,2015,44(6):819-821.
R195
B
1671-1246(2017)08-0109-03
2014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一般項目(20141268200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