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欣
摘 要: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引進型、接觸型成為動物疫病傳播的主要形式,畜禽疫情形勢日趨嚴峻,病毒毒株不斷變異,畜禽免疫工作越發重要,探究和分析畜禽免疫工作中存在的誤區,有針對性的提出應對措施,才能保證防疫效果。
關鍵詞:畜禽 ;防疫; 誤區; 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畜牧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代,規模養殖場、家庭農場、養殖大戶、養殖專業合作社逐步增加,畜禽養殖量、出欄量、出口量成倍增長,畜牧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菜籃子和餐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畜牧業的發展、國際貿易量的增加、畜禽及其產品流通加快了疫病發生與流行,使得畜禽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新的疫病發生和病毒毒株的不斷變異使免疫工作越來越棘手,很多疫病沒有有效的藥物防治,只能依靠免疫控制和預防。然而,在畜禽免疫工作中存在著很多誤區,達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筆者根據自己在基層工作的積累,分析總結了存在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畜禽免疫工作存在的主要誤區
1.認識上的誤區。很多養殖場戶認為本地區或本場沒有發生過該病,就不做免疫,輕視畜禽免疫工作,有的怕畜禽免疫時會造成應激,影響畜禽生長而不做免疫。如高致病性藍耳病,有的養殖場戶不做免疫,結果出現了疫病,很快傳染全群;有的養殖場不免疫口蹄疫,結果出現了疫情,還有的認為國家免費供應的疫苗效果不好,不讓防疫員給畜禽免疫,一旦發生疫情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殊不知,很多疫病就是由空氣傳播而發病的,不做好免疫就是對自己的養殖場不負責。
2.免疫的種類越全越好。有的養殖場把防治某種畜禽疫病的疫苗全部用上,結果適得其反。現在的疫苗種類有幾十種,僅豬瘟疫苗而言,就有豬瘟兔化弱毒脾淋苗、豬瘟兔化弱毒組織苗、豬瘟細胞苗和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四種,不是每一種疫苗都適合自己的養殖場,況且,疫苗種類多了反而會影響免疫效果。
3.免疫的次數越多越好。每一種疫苗的免疫次數是相對固定的,不能隨意增加免疫次數,如豬瘟、口蹄疫每年2次免疫就可保持免疫效果;育肥豬免疫豬丹毒豬肺疫一次就可以保持到出欄了;雞馬立克病出殼后一次免疫終身有效。
4.免疫接種的劑量越多越好。某種疫苗抗體效價的高低與疫苗使用的劑量是呈正相關的,但是所有疫苗都有一定的使用劑量,不管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飲水免疫、氣霧免疫、滴鼻點眼等都規定有使用劑量,國家定點或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規定的劑量都是經過多次試驗檢驗的,一旦超過極限量或界量,抗體效價反而不會再升高,況且,大部分疫苗都是弱毒苗或者組織苗,大劑量接種無異于給畜禽接種病毒或者微生物,不但達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還會誘發其它疫病。
5.聯合苗比單價苗好。免疫實踐中,聯合苗比單價苗節省時間、免疫次數和免疫費用,但具體到免疫效果和抗體水平,除犬用聯合苗應用效果較好外,雞豬用聯苗均不如用單苗產生的抗體效價水平高。因此,能用單苗的最好不用聯苗進行防疫,特別是有疫情需要做緊急防疫時更應使用單價苗。
6.刊登在書本上的免疫程序好。書本或雜志上介紹的、編制的免疫程序是成功經驗,但是不一定與當地的實際相符,有的照搬使用卻不成功,還造成了浪費,每個地區疫情流行情況不一樣,每個場的情況更是迥異不一,養殖場可借鑒別的養殖場經驗,根據當地實際和本場情況,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免疫程序。
7.過分依賴疫苗免疫作用。疫苗免疫固然是預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特別是重大動物疫病更是依靠免疫達到預防的目的,但是較好的免疫效果是建立在科學的飼養管理基礎上的,是與平時加強環境管理、堅持衛生消毒、保持健康養殖分不開的。如果不注重衛生消毒和飼養管理,只靠免疫預防疫病效果是不夠理想的。
二、主要應對措施
1.加強養殖場和防疫人員技術培訓。目前,大部分養殖場戶養殖和飼養管理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對疫病防治和疫苗的管理應用還不夠科學,對于疫苗的認識、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操作規程等還達不到要求,加強養殖場和防疫技術人員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其防控水平,養殖場應自行參加學習培訓,掌握新的科學的動物免疫和疫病預防常識,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在網站上與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交流咨詢,解決在養殖實踐中和畜禽免疫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消除誤區,提高認識,提高養殖場飼養管理能力、疫病防治水平和動物免疫效率,保障養殖場畜禽健康生長。
2.建立完善疫情監測體系。為了及時掌握疫情動態,了解疫病的發生流行情況,必須建立完善疫情監測體系,養殖場可委托疫情監測機構和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監測,同時對發病畜禽可準確做出診斷,以便制定防控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對免疫后的畜禽及時進行免疫抗體監測,根據抗體合格率及時進行補免補防,保證免疫效果。
3.加強疫苗管理。每個養殖場購置疫苗時要到國家定點或指定的生物藥廠購置疫苗,購置疫苗時,要仔細查看疫苗的生產日期、生產許可證號、有效期、使用說明和外包裝,查看疫苗的外形和封閉情況,出現疫苗瓶裂縫、石蠟脫落、凍干苗不完整等異常情況時不可購置。按照疫苗的說明進行保管貯藏,疫苗入庫出庫必須詳細記錄。
4.正確使用疫苗。每一種疫苗的使用方法都不一樣,要根據說明書進行科學配比稀釋,按照規定的免疫方法進行免疫,免疫劑量要標準,劑量小了達不到免疫效果,劑量大了可造成副作用;稀釋后的疫苗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用完,否在第二天或超過6-8個小時不可再用,免疫操作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確保免疫質量。
5.充分提高認識,消除誤區。要正確認識疫苗,熟悉疫苗的概念、屬性、種類、生產過程、技術要求、質量控制與管理等,了解每一類疫苗的安全性和應注意的事項,加強對疫苗的運輸、貯存、保管、冷藏等工作,以便安全使用。要消除誤區,提高認識。
6.保持環境衛生,加強飼養管理。保持環境衛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能夠有效殺滅病原體,減少畜禽感染機會,提高疫苗的抗體水平。加強飼養管理,增強畜禽抗病能力,減少病原微生物感染機會,也可提高疫苗效價,采取綜合防控措施,能夠使免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淺析農村畜禽防疫存在的誤區及應對措施》陳芳正 (中國獸醫雜志2012年第7期).
[2]《農村畜禽防疫存在的誤區及應對措施》中國畜牧獸醫報,作者: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