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生
分析精密附著體義齒在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謝金生
目的探討精密附著體義齒在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40例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20例。對照組采用卡環固位型義齒修復, 觀察組采用精密附著體義齒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前和術后6個月的牙周情況、修復后不同時間內牙齦出血指數。結果觀察組治療成功率為90%(18/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12/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 兩組術后6個月牙周情況改善明顯,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牙周情況改善更佳,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修復后當下牙齦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6、24個月后牙齦出血指數(0.9±0.6)、(0.6±0.6)較對照組(1.3±0.3)、(1.0±0.6)明顯更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密附著體義齒在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固定效果良好, 能夠穩定和保護基牙, 值得臨床推廣。
精密附著體義齒;游離端牙列缺損;牙修復
牙列缺損是臨床常見的牙科疾病, 由于牙齒缺失導致恒牙牙列完整受損, 對患者的美容、咀嚼能力造成影響, 并不利于患者的發音和口頜系統健康[1-6]。精密附著體義齒屬于可摘局部義齒, 體積小, 美觀度高, 且取戴方便, 安全。本研究采用精密附著體義齒對游離端牙列缺損進行治療, 效果顯著, 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25例;年齡最小40歲, 最大60歲, 平均年齡(50.0±5.5)歲;按照Kennedy分類方法, Ⅰ類15例, Ⅱ類2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20例。觀察組男8例, 女12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60歲, 平均年齡(50.0±5.0)歲;按照Kennedy分類方法,Ⅰ類8例, Ⅱ類12例;牙齒松動度Ⅰ級5例, Ⅱ~Ⅲ級15例。
對照組男7例, 女13例;年齡最小40歲, 最大60歲, 平均年齡(50.0±5.5)歲;按照Kennedy分類方法, Ⅰ類7例, Ⅱ類13例;牙齒松動度Ⅰ級4例, Ⅱ~Ⅲ級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卡環固位型義齒修復, 選擇牙槽骨無吸收的活髓牙作為基牙, 和相鄰牙、殘根冠組成聯冠, 也可以選擇牙槽骨吸收在1/3內的殘根殘冠作為基牙。
觀察組:采用精密附著體義齒進行治療。使用硬石膏灌注形成模型, 并且制作印模, 進行義齒制作加工, 進行試戴, 固定試戴需關注邊緣密合度、相鄰關系、咬合程度, 活動試戴則需注意烤瓷邊緣是否存在縫隙, 根據試戴的效果調整咬合度,確定效果滿意后, 方可拋光和粘固。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前和術后6個月的牙周情況、修復后不同時間內牙齦出血指數。
1.3.1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經X線檢查確診療效, 比較兩組成功率。成功:患者自身沒有感到任何不良癥狀, 咀嚼功能良好, 牙齦顏色無異常, 充填物沒有發生異常變化, 和洞壁相接無縫隙, 沒有染色情況的發生, 樁具有良好的完整性、穩固性, 叩診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經X線片檢查顯示牙齒沒有發生斷折, 根尖周沒有發生病變,牙周正常[7]。失敗:患者自身感到一定的不良癥狀, 咀嚼功能欠佳, 牙齦可見發腫發紅, 充填物脫落, 和洞壁相接效果較差, 存在縫隙、染色等異常情況, 樁缺乏完整性和穩固性,發生斷折和松動、脫落的情況, 叩診明顯感到不適, 經X線檢查可見牙齒斷折, 根尖周明顯病變或者病變嚴重化。出現上述其中一種情況則評為失敗[8]。
1.3.2 牙周情況 觀察術前和術后6個月的牙周情況, 包括牙周袋探診深度、附著喪失、牙齒松動度。
1.3.3 牙齦出血指數 記錄兩組修復后當下、6個月后及24個月后的牙齦出血指數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成功率為90%(18/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12/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牙周情況 與術前比較, 兩組術后6個月牙周情況改善明顯,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牙周情況改善更佳,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牙齦出血指數 兩組修復后當下牙齦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6、24個月后牙齦出血指數(0.9±0.6)、(0.6±0.6)較對照組(1.3±0.3)、(1.0±0.6)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個月的牙周袋探診深度、附著喪失、牙齒松動度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個月的牙周袋探診深度、附著喪失、牙齒松動度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表2 兩組患者修復后不同時間牙齦出血指數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修復后不同時間牙齦出血指數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目前, 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 人們對口腔健康和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 并對口腔修復義齒的舒適度和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游離端牙列缺損因為單側基牙, 因此容易對口腔軟組織和硬組織造成損傷[9]。傳統的修復方法為采用可摘局部義齒進行修復, 容易對黏膜造成壓迫, 讓患者產生異物感, 效果欠佳[10]。隨著先進牙列缺損修復方式的不斷改善, 精密附著體義齒逐漸在改善牙列缺損的修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附著體義齒通過近牙齦方和牙體長軸中心作為冠內附著體支點, 其牙合力方向和基牙長軸垂直傳導一致, 因此可垂直活動[11]。當義齒受力時, 可放置墊圈緩沖壓力。同時, 該工具在安裝時不受到基牙的大小影響, 只要能夠滿足牙槽脊高度和寬度能夠安放附著體的頰舌向寬度即可。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成功率為90%(18/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12/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 兩組術后6個月牙周情況改善明顯,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牙周情況改善更佳,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修復后當下牙齦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6、24個月后牙齦出血指數(0.9±0.6)、(0.6±0.6)較對照組(1.3±0.3)、(1.0±0.6)明顯更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精密附著體抑制能夠有效地固定和穩定基牙, 并且保護基牙不受到損傷;和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2-15]。相關研究還證明[16,17], 精密附著體的使用時間越長, 其咬合力降低, 因此必須想方設法克服精密附著體義齒的缺點, 以保持其咬合力中心平衡。
綜上所述, 精密附著體義齒在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固定效果良好, 能夠穩定和保護基牙, 值得臨床推廣。
[1] 姚景余, 路輝, 蘇秀然, 等.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137例臨床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5(27):140-141.
[2] 羅新宇, 倪峰, 柏全民, 等.10例牙齒重度磨損伴牙列缺損種植修復與咬合重建.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5(1):41-44.
[3] 韓瑞金.正畸聯合修復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臨床觀察.文摘版(醫藥衛生), 2015(6):40-41.
[4] 焦峰.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臨床效果觀察.引文版(醫藥衛生), 2015(2):13.
[5] 李渠, 劉明穎.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的療效探討.中外醫學研究, 2015(28):19-21.
[6] 岳秀菊.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的療效觀察.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5, 2(3):1-2.
[7] 李浪.精密附著體義齒在游離端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9):49-51.
[8] 金波濤, 李江濤, 吳卓, 等.精密附著體義齒修復游離端牙列缺損的臨床應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6):8-9.
[9] 翟曉琴, 杜慧, 鄒慧娟, 等.精密附著體在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及后期護理.醫學信息, 2015, 28(6):304.
[10] 張靜.精密附著體義齒修復游離端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1):99-100.
[11] 楊雪, 榮起國, 楊亞東, 等.附著體類型對種植支持可摘局部義齒應力分布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47(1):72-77.
[12] 郭灝涌.兩種不同附著體固位全口義齒:修復下頜牙列缺失的生物相容性.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 19(30):4790-4794.
[13] 劉威.快套式精密附著體在牙列單端游離修復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3):119-121.
[14] 高東.太極扣精密附著體在牙列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社區醫師, 2015, 31(6):56-57.
[15] 王雪晶, 唐永剛.Mk-1精密附著體修復單側磨牙游離缺失病例的療效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1):36.
[16] 黃鶴.T-ScanⅢ系統對不同義齒修復KennedyⅡ類牙列缺損的咬合力分析.遼寧醫學院, 2012.
[17] 黃鶴, 法永紅, 楊永進, 等.T-ScanⅢ系統對不同義齒修復KennedyⅡ類牙列缺損的咬合力分析.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11, 12(5):265-2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40
2017-02-28]
529000 江門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