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夫祥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與其家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密不可分。家族企業對于緩解就業壓力,提高人民福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隨著家族企業的不斷發展、管理的日益復雜化,暴露出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例如人力資本匱乏、營運資本管理不善等問題,其中家族式管理體制的不健全是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從家族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剖析,深入探討家族企業的成因及其特點,在對家族制財務管理的分析中尋求管理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家族制管理;財務管理
一、民營企業與家族制管理
(一)民營企業發展概況
民營企業,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業。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企業走出戰爭破壞的陰霾,克服了先天基礎薄弱以及發展潛力不足的缺點,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民營企業在向著更合理、更科學方向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組成形式:由個體起家,逐步積累資金發展壯大,或由幾個家庭成員共同管理的家族企業;由朋友、同事共同參與開設創立的合伙企業;由國營或集體通過系列手段轉型的企業。
(二)家族制管理的內涵
家族企業對公司的治理構成了家族制管理,我們通常認為公司的股本或資本集中在一個家族之中,或者家族的成員在企業中擔任要職的企業為家族企業。從實質上講,判斷一個企業是否為家族企業就是看其所有權是否在一個家族或幾個人手中,這從歸屬問題上解釋了家族企業。按照這種解釋,可以將家族企業分為如下三類:所有員工全出自同一家庭的簡單家族企業;企業的核心職務由家族成員擔任,而非重要崗位由外來人員擔任的傳統家族企業;家族擁有企業股份、資金,對于企業的管理權由有能力的人員擔任的現代家族企業。
二、家族制管理的特性和先天優勢
(一)家族制管理模式的特性
在我國,家族企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動不斷發展,其內部管理和人員關系的調動得到不斷完善,不少家族企業按照現代企業規章制度的治理模式對公司進行整治,然而從企業內部控制及運營體系來看,依舊沒能擺脫家族制的管理模式。這些企業往往具有以下相似的特性:
股權或資金完全掌控在家族之中。家族制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資金來源或其融資渠道十分簡單,企業由家族成員或朋友同事出資建立,外來資金很少流入企業,公司股權基本上處在家族成員的手中。很多情況下,很難將企業資產與家族成員資產區分開來,任何的經營損失和風險都由家族成員承擔。
管理權與任免權由家族長者決定。家族制管理模式是一種“家長制”管理模式,其典型特征就是家族長永遠居于金字塔的頂尖,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和權利,并以此為中心形成聯系緊密的網狀關系脈絡。比如,香港傳奇首富李嘉誠在其名下的諸多實業中,他是最高的領導者,引領著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企業中核心職務由家族成員擔任。在家族企業職務的認定過程中,血緣關系往往起決定性作用。家族制管理模式下,企業的高層領導或涉及企業核心秘密的職務一般由血緣關系的親疏任免,家族成員往往不需要相關的知識或經驗就可獲得較高的職位和報酬,外層人員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可能也難以觸及核心職務。
(二)家族制管理的先天優勢
在我國眾多的民營企業中,一般都會選擇家族制管理,即在企業成立之初,任命有影響力的家族成員作為企業的最高領導者,企業任何重大決策和事項的裁定權都由其掌控,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高度集權的管理。
成本優勢。成本優勢是家族企業最為顯著的優勢,由于經營權與所有權掌握在家族之中,家族成員既參與企業的管理決策,又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企業內部不會出現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沖突,企業的代理成本極低甚至不存在代理成本。家族成員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運營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管理優勢。家族制管理將家族成員的資金集中到企業之中,不僅解決了融資方面的問題,還極大調動了家族成員的積極性。家族成員內部存在選擇刺激性管理,即家族成員努力為企業的發展盡心盡力,一旦某個成員違背,他可能會被家族所拋棄。在這種無形的管理下,公司的領導人可以全身心投入公司治理,無需分散精力約束家族成員。在企業初創期,這種管理優勢極大提高了企業的決策效率,為企業快速發展開辟道路。
三、民營企業家族制下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初創期采用家族制管理,企業得以發展并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家族制企業中血緣關系矛盾日益激化,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族制財務管理存在著如下幾個嚴重的問題:
(一)財務觀念落后,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某些民營企業即使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但公司的管理層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將財務管理充分融入企業管理中去,僅僅是將其作為公司治理的輔助管理。許多管理者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膽識引領企業發展壯大,卻未能及時引進高水平的管理人員,通過血緣關系任選員工。
融資渠道單一,缺乏科學性。家族制企業的管理層由家族成員掌控,公司的股權也由家族占有。因此,家族成員不會同外部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更不會將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授予他人。家族對企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不愿看到企業信息被外界獲取,更不愿將企業信息在公開市場上流通。企業經營狀況不被外界所獲曉,人們也不愿冒風險將資金投入家族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能通過銀行借款獲得資金,甚至冒更大的風險進行高利貸融資。
(二)資金管理薄弱,內部控制和財務制度不健全
投資能力弱,投資缺乏合理性。家族制企業往往只追求近期的利益,在經營過程中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風險,加上企業自身資金不足,外部融資困難,使企業領導人不愿進行戰略性投資活動。即使進行投資,但由于管理層自身管理水平的局限,其投資活動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投資行為往往背離市場經濟的波動規律,導致投資失敗。
內部控制不足,財務管理缺失。在民營企業中,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人員基本都來自同一家族,管理層在進行財務管理和決策時往往不按相關規定感情用事。很多民營企業將產品生產和產品銷售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財務監管制度的建立和運行,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基本處于松散的狀態,進而使得企業整體的生產活動和銷售活動毫無規范可言。不僅如此,許多民營企業對流動資金的管理也十分不合理。管理層可以在不進行記錄的情況下隨意支配現金;物資采購與期末存貨具有很大隨意性;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慢,甚至存在大量壞賬現象。
四、解決民營企業家族制的財務管理問題的措施
針對家族制管理模式下暴露的財務管理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樹立新理念、提高管理層的領導能力
民營企業的領導人應轉變意識,避免任人唯親。家族制企業在生產規模達到一定水平時,企業內部核心職位以及重要部門向外部開放,采取社會招聘的方式,聘請高水平的財務會計人員,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的財務會計部門能為企業提供有序的規范體系,能凸顯財務管理的實際功能。財務部門也應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技能。
(二)按照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
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發展,是離不開社會公眾支持和信任的,這要求民族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格約束企業的財務行為。
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制定合理的存貨采購經濟訂貨批量,減少企業存貨數量,降低企業存貨成本,優化企業的存貨資金結構。同時,對賒銷客戶進行信用評級,逐一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合理的收款管理辦法,避免壞賬行為的發生;對于無法避免的死帳及時進行會計處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完善成本管理機制。通過規范的成本核算體系,對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恰當的估計;運用本量利的分析方法,對企業近期的財務管理目標進行優化;進行企業內部成本管理,形成以成本、收入、利潤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調動各個部門的工作積極性。
制定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方案。進行投資之前,積極進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的反映情況做出投資決策;認真學習國外優秀的投資理念,分散化投資,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財務組自覺履行職責,向領導層提出合理的建議供投資決策參考。
(三)積極拓展企業融資范圍,解決資金問題
自企業存續開始,資金就一直關系著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是在激烈競爭中取得勝利的關鍵。民營企業如果僅靠家族成員的資金供給是無法滿足其長遠發展的,必須進行外部融資。
積極進行產權結構改革。家族制企業不應將企業的所有權完全歸屬于家族,應該積極引進新的投資主體,通過多種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形成以家族為核心多方持股的企業結構;對家族制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合理放開進入門檻,爭取上市融資,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可支配資金。
規范融資行為,塑造企業形象。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嚴格規范自身的經濟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在可控風險的情況下,采用多渠道融資方式,發揮資金最大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系統不僅可以簡化會計人員的工作,還可以對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現代會計信息系統是對管理人員權利職能的細化和制約,既提高了財務管理活動的效率,又保證了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為領導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有效的企業生產經營信息。
五、結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企業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在初創階段因靈活的生產經營活動得以發展,在擴大規模的過程中也遭遇諸多問題,其中家族制所帶來的財務管理問題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障礙。家族制管理模式為初期的民營企業帶來巨大的先天優勢,它們所特有的高效管理與當時的市場環境相適應,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對企業提出的更高程度要求,家族制管理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民營企業不得不進行改革以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本文根據當今中國民營企業家族制所暴露的財務管理問題進行探討,但在短時間內實現家族制企業的轉型升級也是比較困難的。
參考文獻:
[1]丁彤.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01):72-76.
[2]郭亞敏.淺談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J].中國外貿,2010(5):32-35.
[3]駱莉.家族企業財務管理的困境和對策[J].金融經濟,2010(18):101-103.
[4]蘇福海.家族式企業及其管理模式的現實選擇[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1(04):21-24.
[5]徐連梅.民營企業家族制的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4(01):257-259.
[6]孫忠芳.民營企業家族制的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4(11):151-153.
[7]楊悅.我國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淺析[J].魅力中國,2010(05):167-173.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