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政府過緊日子,要讓企業和百姓過好日子”的民生關懷,繪制了一幅有溫度的發展藍圖。其中“五加”“五減”的舉措格外引人矚目,政策于“加”“減”之間進一步向民生傾斜,以真金白銀提升企業和百姓福祉。
五加
(一)醫保財政補助由420元提高到450元
報告提出: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解釋,“450元”是定的底線,也就是說財政投入醫保的錢不能低于這個數,經濟發達地區要遠高于這個數。
(二)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報告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全國政協委員蘇如春表示,國家逐年提高養老金標準,加快老年服務業發展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三)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
報告提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
全國人大代表徐秋芳表示,報告中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這回應了百姓關切。在目前情況下,采取清潔取暖等替代措施有長久之效。
(四)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
報告提出: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國務院市場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民說,貨幣化安置的方式可減少一部分新建房源,也能消化一部分商品房,對于消化目前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有一定促進作用。
(五)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
報告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
全國人大代表陳臘英表示,不少農民工在城里打拼多年,希望能在城里扎根,尤其是考慮到孩子的教育、成長,這一舉措反映了很多農民工的心聲。
五減
(一)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
報告提出: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的范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全國政協委員徐紹史表示,振興實體經濟,需要進一步減輕實體企業稅負壓力。2016年通過營改增全年減稅額超過5000億元,今年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工作正在做方案,不久就會成文。
(二)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
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收費項目再減少一半以上;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全國政協委員潘剛認為,目前向企業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部門和收費項目仍較多,制約實體經濟發展。這一舉措的推出,有助于企業輕裝上陣,更快速地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報告提出: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
全國政協委員榮建勛表示,這一舉措是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利,將科技的便利釋放到每個人的手上。進一步提速降費是營造良好用網環境的關鍵,可以滿足中小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四)按不低于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
報告提出:中央部門要帶頭,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決不允許增加“三公”經費,擠出更多資金用于減稅降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表示,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可以改變支出項目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五)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張令平表示,這些年中央抓精準脫貧思路越來越清晰,措施越來越精準,效果越來越明顯,群眾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