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銀監會印發《關于外資銀行開展部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在華外資銀行可以與母行集團開展內部業務協作,為“走出去”的企業在境外發債、上市、并購、融資等活動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發揮外資銀行的全球化綜合服務優勢;按照中外一致原則,在華外資法人銀行可依法投資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此外,在華外資銀行開展國債承銷業務、財務顧問業務、大部分托管業務不需獲得銀監會的行政許可,采取事后報告制,在華外資銀行開展上述業務活動應加強合規及風險管理。
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國辦發[2017]21號)。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了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一是扎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制訂社會力量進入相關領域的具體方案和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在社會需求大、供給不足、群眾呼聲高的醫療、養老領域盡快有所突破。二是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出臺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投資基金,鼓勵各地通過風險補償金等措施為行業增信。三是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制定閑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四是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范,發展壯大在線教育、在線健身休閑等平臺,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發展試驗區,在準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五是加強監管優化服務。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和評價機制,完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實施監管信息常態化披露。
3月3日,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辦法明確,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應遵循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明晰權責、放管結合、遵循規律、注重績效的原則;重點研發計劃資金需要聚焦于重點專項研發任務,重點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公共科技活動。同時要求,政府部門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而是委托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開展重點專項項目資金管理,充分發揮承擔單位資金管理的法人責任,完善內控機制建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日前,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十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關稅[2016]71號)。通知明確,國務院部委、直屬機構所屬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各類科研院所,持憑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文件、《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按海關規定辦理有關減免稅手續;國家承認學歷的實施專科及以上高等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由教育部核定并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公布,按海關規定辦理有關減免稅手續;出版物進口單位應在每年3月31日前將上一年度免稅進口圖書、資料等情況報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對出版物進口單位為科研院所、學校進口用于科研、教學的圖書、資料等的免稅范圍,按進口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教學用品免稅清單中的“五、圖書、文獻、報刊及其他資料(包括只讀光盤、微縮平片、膠卷、地球資料衛星照片、科技和教學聲像制品)”執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核定的其他科學研究機構、技術開發機構、學校,比照上述有關條款進行免稅進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