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水旺+李玉敏
在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方面,截至2017年2月23日,共有118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約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94%。《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簡稱《指引》)終于正式落地。
該《指引(征求意見稿)》曾于去年8月下發至各銀行,時隔半年之后,2017年2月23日銀監會正式發布《指引》。
《指引》明確,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存管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賬務核對、提供信息報告等職責的業務。
開鑫金服總經理、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周治翰告訴記者,《指引》明確了商業銀行進行網貸存管的“合法性、唯一性”。
《指引》還要求網貸平臺六個月內完成整改,且登記備案等為前置條件。
不過,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網貸平臺可以和銀行簽訂存管合作意向性協議,等獲得備案登記后再進行資金的存管。
可先簽訂存管意向性協議
近日,銀監會召開媒體通氣會表示,當前,我國網貸行業還處于規范發展初期,一些網貸機構資金缺乏第三方監管,普遍存在設立資金池,侵占或挪用客戶資金的行為,有的甚至卷款“跑路”,極大損害了投資人利益。資金存管機制實現了客戶資金與網貸機構自有資金的分賬管理,從物理意義上防止網貸機構非法觸碰客戶資金,確保網貸機構“見錢不摸錢”。
銀監會表示,目前,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商業銀行均具備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條件和資質,銀監會支持各商業銀行根據各自市場定位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以滿足市場需求。
由于此前不少銀行和金融機構對于網貸存管有所顧慮,擔心網貸行業的風險影響到銀行的聲譽。因此,與之前的征求意見版相比,監管把銀行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的“免責”條款向前提到總則,以此打消銀行顧慮。
而且,《指引》還規定網貸平臺作為委托人,委托存管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整改期自本指引公布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期限與網貸監管暫行辦法中整改的過渡期保持一致。
在此之前,網貸平臺需在工商管理部門完成注冊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在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完成備案登記、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獲得相應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
不過,目前網貸行業正處于專項整治階段,雖然去年11月底銀監會等部委發布《關于印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的通知》,近日廈門等地金融辦又印發網貸備案登記指引細則,但大多數地方尚未出臺相關細則,留給網貸機構的時間并不寬裕。
對此,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網貸平臺可以和銀行簽訂存管合作意向性協議,等獲得備案登記后再進行資金的存管。
華東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也表示,6個月的整改期還是足夠的,如果已經簽了存管協議,銀行根據《指引》微調存管系統即可,如果尚未簽訂存管協議,可以同時準備備案登記和簽訂存管協議,并不矛盾。
存管銀行具有唯一性
《指引》新增的第14條規定:“委托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應指定唯一一家存管人作為資金存管機構。”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指引》明確了商業銀行進行網貸存管的“合法性、唯一性”。一是明確由商業銀行為網絡借貸機構提供資金存管服務,那么之前的第三方存管模式也將逐步退出。目前,一些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方案可能涉及第三方支付機構,對此《指引》也給出半年的整改期,平臺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整改。二是存管銀行具有唯一性。
具體來說,《指引》根據當前存管人與委托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在賬戶體系設置上借鑒吸收了證券資金第三方存管的經驗和現行做法,即由委托人在存管人處開立網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同時為委托人的客戶(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及其他網貸業務參與方等)在存管專用賬戶下分別開立子賬戶,從而確保客戶資金和網貸機構自有資金分賬管理,安全保管客戶交易結算資金。
不過,目前主要是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在布局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據網貸之家及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2月23日,已有民生銀行、江西銀行、徽商銀行、恒豐銀行和華興銀行等33家銀行布局P2P網貸平臺資金直接存管業務,并共有209家正常運營平臺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約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8.75%。
在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方面,截至2017年2月23日,共有118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約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94%。
拍拍貸總裁胡宏輝表示,在指引沒有正式發布前,雖然有部分商業銀行已經開展和上線了存管,但是工、農、中、建等國有大型銀行都對網貸存管持保留態度,其他的全國性股份行也在推進網貸存管上并不很積極。其中的原因,一是存管系統的上線需要對商業銀行的系統進行改造,消耗成本。二是缺乏監管方的明確態度和具體標準。指引發布后,銀行對于存管會更加積極。
華東某城商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搭建存管系統的成本為幾十萬元,是否有意愿要看各家銀行的態度,在他看來,網貸借款限額以后,行業規模可期,但對于存管銀行來說,盈利空間有限。不過,華東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表示,一些中小銀行對此很有興趣,除了收費盈利以外,還能給銀行帶來開戶和沉淀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