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秀
摘要:當下,中國正處于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的關鍵時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有著刺激創業與就業,穩定整個社會秩序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無論在當前還是在未來,科技型中小企業都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及時關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本文就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透明;融資渠道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格局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持續低迷而發生了巨大變革,在變革中孕育著重大的發展機遇,通過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擺脫危機并推動經濟持續繁榮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共同選擇。因而,對企業的研發與創新行為加以激勵以實實在在的加大企業研發力度,也就成為了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重要戰略性措施之一。國家科技部于2015年1月15日發布了《科技部關于進一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意義,闡明了扶持推動該類企業創新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并在最后著重指出推動該類企業的不斷前進與進步一方面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我們國家對于更高層次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求,而且,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的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業即研發高新技術成果,管理并生產高技術產品,采用獨立會計核算或相對獨立會計核算的企業。
中國目前擁有約12萬家技術型中小企業。從經濟和運行的角度來看,企業應該有適當的限制。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中小企業科技技術創新基金暫行規定”和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規定,中小企業標準,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企業以科技人才為主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必須獨立運營,控股公司或政策壟斷或公共事業,如電力,電信,郵政服務,銀行,供水等不符合資格參加競選。
二、去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下;或年末員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年末總資產不超過4億元。
三、企業應主要從事高科技產品開發,開發,生產和服務業務,除了一個簡單的商品銷售企業。
四、企業研發高新技術產品,年度資金不低于銷售額的5%,直接從事科技人員的研發應占員工總數的10%以上。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現狀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優勢
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良好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在帶動形成新的增長點同時保持經濟的穩定。
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緩增的階段。 其主要業績是經濟增長點開始下降,2015年GDP增長率為7%以下。 到2020年進入小康社會,為了完成既定目標,我國政府既要確保經濟增長和質量保證任務。 因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已成為當務之急。目前,科技的飛速發展,谷歌,蘋果和小米公司都處于非常短的時間內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加快發展中小型科技型企業,不僅可以形成新的市場需求,而且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使我國經濟發生變化。
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傳統企業相比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小,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低,能夠促進經濟的和諧發展。
在進一步提升環境資源約束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傳統產業已經失去了曾有的種種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哪怕采取一系列措施也很難扭轉。為此,要改變工業模式,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是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相對于傳統的“重資產”型第一工業企業,建立中小型技術型企業是“輕資產”,辦公樓可以有幾十個或更多的中小科技企業,這類企業自然環境少,但效率高。技術密集型,高科技含量,是中小企業生產的基于技術的產品或所提供服務的特點,周圍的自然環境沒有任何破壞性。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考慮到環境,是解決環境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最好的方式。
第三,科技型中小企業既能夠帶動科技進步,不斷推陳出新,又能夠創造機會和崗位,帶動就業,維持社會和諧與穩定。
技術型中小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和知識要求,從事高科技產品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生產和銷售,也提供技術服務和咨詢。此外,在當前創業要求之初始條件不高,可以說有一些人或少數人的知識只要一臺電腦,少量錢就可以啟動,職位。建立信息電子商務的企業,如在線電子交易平臺,游戲開發,網上商店等的建設。現在,對科技中小企業的大力,就能夠用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同時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創新技術平臺的建設,創造企業家的載體。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無不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截止2016年,在國家計劃相關企業庫中已收錄有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服務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企業四類共計9937家各類型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導。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管理方面尚需完善。該類企業大多建立較晚,而管理和業務經驗大多數情況下是在企業運營中獲得的,這恰恰是其最缺乏的部分,由此體現出的管理思想上落后,且目前職業經理人的普遍缺乏現狀,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極容易陷人困境。在管理制度方面,大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存在產權不清、相關制度不健全現象。相當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中缺失專門的財務人員,這一系列的不規范行為與不規范現象導致其混亂的經營管理狀況,且這一狀態如果一旦成為常態,必將嚴重阻礙其發展壯大。
第二,缺乏資金及融資渠道。科技型中小型企業,資金不足,科研能力相對較弱,本來更加需要獲得各個方面的資金扶持,事實上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夠成功取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形我們也從而能夠認識到,由于融資渠道受到阻礙,使融資的渠道變窄,因此融資結構這一方面存在諸多尚待完善的情況,科技型中小企業之前進與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困擾,對其經營績效及科技創新能力的利用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形成這種融資渠道變窄、受阻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以技術為主,相較于其他企業可供抵押的實物資產有限,從銀行獲取相應貸款較為困難。二是由于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建立較晚,管理方面尤其在財務方面還較欠缺,從而使這一行業的數據在全面性上有一定的缺失,可比性也不強,易遭成投資者與其之間產生信息不對稱。由于投資者對企業的信息無法全面了解,所以投資者不愿投資一個自己不能看明白的行業,同時導致企業也很難找到有效的方式來獲得資金,融資舉步維艱。
第三,創新性尚顯不足。有相當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始終裹足不前,喪失了發展壯大的大好機會,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之一是與大型企業存在的固有差異,但更重要的是處于這一時期的企業還停留在起初發展的思路和設想上,缺乏與時俱進管理制度和創新思想。目前大多數企業主要依賴直接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購買技術成果,然后再開發。這樣企業的創新性逐漸磨滅,自主研發越來越少。現在在很多企業中技術創新費用較低,往往達不到經營收入10%,資金的缺乏也擱淺了企業創新性的發展。
三、相關建議
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存在的問題提出幾個相關建議:
第一,完善企業自身管理,加強信息的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外部資金支持。
隨著信息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完善管理同時,也應當運用自身的特長,聯合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將相關數據壓縮和存儲到平臺里,方便投資者、發展機構、政府部門更好地索引、查詢企業的數據,提供相對有效的信息流。當投資者、發展機構、政府獲得了準確的以及必需的基本數據時,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會隨著增加。
隨著信息透明度的加強,投資者對企業信任度也會增強,發展機構如銀行對企業的信用程度就可加以評定,判斷貸款給企業的投資回報,從而可以使企業獲得外部資金。外部資金一般會形成企業的負負債,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建議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更偏好長期負債,避免短期負債的集中,隨時關注二者間的構成關系,謹防現金流的短缺。
第二,從內部融資著手,建立完善的內部融資制度
雖然觀察目前情況,可以看到內源融資比重較低不具有有效的影響力,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內源融資應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資源,在無數實踐當中也證明內源融資仍是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有鑒于此,科技型中小企業應堅持提高內部積累,以期能夠提供更多的內源融資來推動自身的發展。比如可以使用合理的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措施,使折舊所能夠引起的融資效應達到最大,在來源上拓寬企業的內源性融資。
第三,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
政府能夠為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重要的幫助這一點毋庸置疑,本文建議政府在政策上保持對其發展的鼓勵與關注,在財政上加大對其扶持幫助的投入。
第四,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
在各行各業,風險投資均起到了推動各項經濟事業發展的作用,這一投資能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新的資金來源,使得想法、創意、技術創新等由紙面走向現實并不斷得到發展壯大。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篩選出真正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增強風險投資機構及個人對有關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的信心,從而促使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獲得風險投資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
參考文獻:
[1]Hart.Financial System,Corporate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8,10-23.
[2]富蘭克林·艾倫,格倫·雅戈.金融創新力[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2,150-155.
[3]姚鳳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思考[J].對外經貿,2012,3,113-114.
[4]沈澈.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中小企業數據[J].統計與實踐,2013,5,42-44.
[5]胡文玉,柴晴.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時代經貿,2014,5,38-42.
(作者單位: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