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春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王世春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設計是決定建筑最終審美特性和使用特性的靈魂,好的設計會將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最終建造出令人滿意的具有濃郁設計風格的建筑。在人們的物質追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建筑的作用不再僅僅是其使用性,建筑除了發揮其實用特性之外,還應該兼具美學特征,使人們達到視覺上的滿足感。在如今環境問題日益艱巨的情況下,如何將建筑設計與綠色環保結合起來,并且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是當今綠色建筑的建造精髓。
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20世紀60年代,美國建筑師保羅·索勒瑞提出了生態建筑的新理念,綠色建筑理念開始形成,而綠色建筑憑借其節能環保,高效利用新能源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
首先我們說道綠色建筑都會想到建筑的周期問題,要保證達到相關的建筑周期標準,這是綠色建筑中最基礎的問題。緊接著在建筑中要確保對相關的水土資源的優化利用,努力發揮每一寸水土的價值。綜上所述綠色建筑一定要能夠確保節能和減排,首先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是對節能問題的最好詮釋,再者在廢棄物的排放上也要嚴格的按照標準實行。
2.1 可持續發展
為了適應環境的發展讓人類能夠更好的在這個環境下生存所以人類選擇了改造自然,而建造建筑就是改造自然中非常典型的一種做法。但是建筑涉及到的問題就比較廣,首先要利用和消耗自然資源,再者還要對資源進行一種轉化,每一步對于自然環境都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影響自然最終也就是影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所以人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著名的設計師紛紛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展開相關的建筑設計,充分的在建筑中體現出了一種人與自然的融合美。
2.2 經濟成本低與綠色理念相統一
談及綠色建筑,人們往往想到高成本。比如延安窯洞的冬暖夏涼就是綠色建筑的一種,把它改造成中國式的綠色建筑,其造價并不高;我國西北的甘肅及新疆等地有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墻壁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性好的秸稈組合而成,保溫性及透氣性很高,再加上就地取材的屋頂,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鄉村綠色建筑(圖1)其單方造價只有800元,可謂價廉物美,并且后期節省下的水電成本也能夠使得經濟成本降低。

圖1 我國的秸稈建筑
3.1 綠色建筑節約能源設計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大,能源的過渡開采,造成了生態的嚴重破壞。這幾年我國出現了很多自然災害,這些都是因為環境破壞造成的,所以國家和個人都開始重視可持續發展。而在建筑設計中采用綠色建筑設計,利用新能源如太陽能和地熱、風能等。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生物物質的高效清潔,太陽能發電,利用太陽能取暖,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供熱水以及風能發電,采用可控自然采光等相關技術,使建筑設計更加人性化。
3.2 循環再利用和再生設計
建筑物的循環利用是綠色化節能降耗、提高建筑利用率十分可行的一種手段,我國目前人員密集,建筑物越來越多,資源隨之越來越緊張,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建筑物雖然很多,但是使用率并不高,很多建筑物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是隨意廢棄,這些建筑物不僅不能發揮其使用效能,還占據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國家需要將沒有充分利用的建筑物進行統一整合,進行循環再利用改造,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筑建設,緩解交通和居住壓力。
3.3 綠色建筑的圍護結構
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對于整個建筑在耗能方面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冬日較長且溫度在零下的地區來說建筑結構保溫性能可能是用戶在選擇相關住宅購買時需要參考的重要標準,而如何增強建筑的保溫性能就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首先保溫層對于保溫性能強弱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中緯度地區,一年四季的變化是比較明顯的,因此,不僅墻體保溫性能方面的要求,對于夏季散熱隔熱的要求同樣很高,所以一定要在相關的建筑設計中找到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
3.4 建筑智能化系統
對于建筑的智能化要求首先就是體現在建筑方面的節能和對于環境的控制方面,因為建筑智能系統的組成是有相關的系統服務設備和建筑設備一同實現的,所以只有能夠實現相關服務設備的更新升級才能夠滿足智能建筑環境長期高效的安全保障,對于相關的店里照明系統的整體監控的實現有著很大的意義。
4.1 以低耗為核心發展
我國綠色建筑低能耗是綠色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要確保設計和建設過程的低能耗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低能耗的概念,讓這種概念潛移默化的體現在相關的建筑和設計中,其二就是對于投資分配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對于裝飾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能高于對產品內在性能方面的重視,不能外強中干虛有其表。最后建筑中節能減耗要從細微處體現,整個建筑周期中都要貫穿這種節能思想。
4.2 以科技為手段走精細化設計
建筑師是最直接接觸相關建筑工程的人員,其對于資源和持續發展的敏感度方面要求非常敏銳,必須將相關的綠色設計理念在整體的建筑中體現出來是建筑師實現綠色建筑的最終要求,在設計中充分的利用相關的科技知識,保證在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能夠對有效的資源和科技充分的利用用于實現綠色建筑目標。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作為建筑發展的未來趨勢,對我國應對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經濟發展轉型等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以及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綠色建筑有利于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有利于建筑行業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
[1] 張欣欣,劉盛麟. 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 四川水泥,2014,09:115+118.
[2] 劉存發,劉芳. 對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的探討[J]. 華中建筑,2014,11:51-54.
[3] 張文. 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 建材世界,2011,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