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軍
摘要:近些年,我國林業的發展已經逐漸進入到世界靠前行列,總體的發展趨勢可以趨于穩定,但還是有一些偏遠地區,經濟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雖然國家已經大力補貼支持,受前些年的影響,仍呈現出落后狀態,這些地區的林業生產以及林區管理水平也不能與發達地區相比,對于林業的利用仍然以傳統的造林、采伐林木售賣為主。在如今國家的發展形勢下,對于相對落后地區應建立林業良性循環的發展方式,以促進當地林業可以持續穩定發展。本文對就如何建立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的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林業;良性循環;發展;措施
一、 引言
林業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林業即可以發揮其在經濟中的作用,也可以為我國可持續建設發展提供促進作用,為讓發展更加迅速快捷,質量更高,應在林業中建立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來使林業營林作業與保持生態平衡方面在各地區簡單化、適應性更強。林業良性循環的建設,不僅是林業單方面的經濟效益提升,更要注重生態的穩定與均衡。各方政府應有效調查當地的林業實際狀況,以中央政策為指導中心,地方政策為執行方向,建立適合自身地區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減少財力物力的支出,同時優化崗位配置人員,將林業經濟增長最大化這一目標實現的更好。建立林業良性循環發展模式,也可以使當地林區的生態發展更加有利,和有效調節生態平衡,修復被人為破壞或病蟲害損壞的林區環境;其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滿足人們對生活的正常需求,打造社會、林業、經濟共同發展的情境。
二、 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營林生產與林業可持續發展
若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建立良性循環的林業發展模式,與林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密不可分,其中林業生態環境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由此看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呈現出不可或缺的現象,三者相互協調、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這樣就可看出若想實現林業可持續經營,需從這三方面入手。
據大量實踐及研究表明,當林業具有相較于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保障營林持續發展,在營林發展良好的狀態下“反哺”與生態環境,使生態環境更加成熟,如果單方面的追求林業的經濟效益而不注重生態的平衡,會造成未來林業不能持續生產,而只對生態建造不對林區進行經營,也得不到營林生產的效益,不利于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以應大力發展此類專業人員,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在發展生態的同時也大力發展營林產業,使其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實現建立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的目標。
三、建立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的措施
要想實現林業的良性循環發展,需要根據林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完善和改進相應的發展模式,從而在確保營林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將其生態性能充分展現出來。基于經濟、生態及社會方面利益的基礎上,對如何更好地實現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的措施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1. 對林業產品結構進行調整
為了實現林業良性循環發展,需要對傳統的林業產品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將先進的營林生產技術及管理理念充分應用于林業之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得林業產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還能將林業所具有的生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實現林業良性循環發展的目的。
2. 加大林產品的開發力度
受我國林產品生產企業所處的大環境影響,在對林產品進行開發與利用時,仍以提供林業原材料為主,這樣使得對林業的開發應用較為單一,并且缺乏相應的競爭能力,導致我國林業產品在開發效率低下的同時,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因此,作為相關的生產企業,需要對市場進行認真的研究與分析,并不斷加大對林業產品的開發力度,從而使所生產的林業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
3. 將營林生產的附加值充分發揮出來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愈加強烈,并且非常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林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為了實現林業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在進行高效營林生產的同時,還需要將林業的附加價值充分展現出來。比如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殖業,將林木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同時結合花卉園藝的培育,大力開發營林生產的旅游市場。通過這一系列的有效舉措,能夠在進一步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將其所具有的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充分展現出來,實現林業的協調、穩定發展。
4. 完善林業生產制度
在如今科技日益發達的社會,要想實現林業良性的可循環發展,需要充分應用先進的林業生產技術,并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管理,這樣能夠在減少營林生產投資的同時,使得營林生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質量。因此,作為各地區的林業部門,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營林生產技術和營林管理理念,對于落后的營林生產制度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得各地區的林業生產制度能夠與當地的林業實際發展情況相符。
5. 完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機制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所進行的林業立法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需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發展的原則,從而實現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和平衡。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確保所立的《林業法》對森林采伐的管理力度,從而有效防止森林被過度砍伐出現生態遭受嚴重破壞的情況。同時對于當地毀林占地的行為,能夠進行有效的遏制,從而為林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6. 加大投資力度
對于林業的發展,還需要加大相應的投資力度。在投資方面,主要以宜陽縣當地政府投入為主,采取一些激勵措施來吸引社會投資,從而共同建設宜陽縣林業可持續發展工程;其次,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最后,對于公益林補償面積,需要進一步擴大,從而吸引更多的公益人士進行公益林的建設,以促進當地林業的更好發展。
7. 加強科技引導
首先,加強對植被恢復技術的應用,以實現對低質低效林的有效改造;其次,加強對林業的育苗、栽植、維護及管理技術,以確保林業的快速生長,并具有較高的質量保障;最后,對林業群種之間的生長時間和生長空間及要求進行全面考慮,在對種植面積進行有效利用的同時,使得各品種之間的林木生長不受影響。
四、小結
在如今的發展形勢下,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因此相關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從而為宜陽縣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袁麗紅.保護森林資源 促進林業經濟良性循環發展[J].吉林農業,2015(11):103-103.
[2] 宋曉艷.協調林業發展諸多因素實現營林生產與生態良性循環[J].吉林農業,2016(14):113-113.
[3] 肖金峰.合理經營森林資源實現良性循環目標--以吉林省森林資源經營現狀及發展為例[J].吉林農業,2016(1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