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乾
(山東建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 250100)
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研究的認識
王 乾
(山東建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 250100)
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筑設計都采用了中庭空間的設計。在我國民用建筑設計中也為了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改善建筑中庭的生態環境,開始研究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中庭空間的概念,探討建筑中庭光環境、熱環境、中庭綠化等設計措施,旨在為我國人性化建筑中庭的技術發展提供參考。
生態法則;人性化;中庭設計;措施
由于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我國也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始倡導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其中建筑設計建設行業中巨大的能耗問題,必須引起建筑行業以及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中庭空間是現代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空間組織形式,可以有效的起到資源綜合利用的效果,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空間資源的浪費,并且中庭空間在視覺上與室外空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體現出建筑人性化的設計特征。但是我國一些建筑的中庭空間設計上過于追求視覺效果,中庭一味追求奢華,仍然難以避免高耗能的問題,在中庭空間的設計中應該將生態理念和人本主義理念結合在一起,設計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
中庭空間是建筑空間的一種形式,起初出現在羅馬住宅中的主廳或內部中廳,中央對天開敞,通常有水池來收集雨水。在現代建筑中一般指建筑內部的庭院空間,其最大的特點是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內部的“室外空間”,是建筑設計中營造一種與外部空間既隔離又融合的特有形式,或者說是建筑內部環境分享外部自然環境的一種方式。可解決地下建筑固有的一些問題,諸如不良的心理反應、外部形象與特征不明顯、觀景與自然光線的限制、方向感差等[1]。另外商業中庭是商業環境中非營業性的開放空間,具備舒適的休閑環境,結合了游樂活動,文娛設施,文化展示,是市民休閑生活的重要場所。
中庭空間主要有 5種形式,分別是接觸式、核心式、鑲入式、線型式和包圍式(如圖1)。不同中庭空間形式對建筑起到的影響和作用也不盡相同。并且同一種形式的中庭空間,會因為位置和朝向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第一,接觸式的中庭空間形式,對中庭位置的要求較高,不同的位置會對建筑內部的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南向接觸式中庭空間冬季較為溫暖,東西向接觸式中庭空間夏季較為炎熱,北向接觸式中庭空間則全年溫度較低。
第二,核心式中庭空間的最大作用是改善建筑內部環境的采光和通風,但是唯一的缺點是核心式中庭與建筑內部空間的接觸面積較大,在夏季的時候,中庭溫度較高會對周圍的空間造成不利的影響。冬季的時候會容易造成室內溫度的流失,不利于室內熱環境的形成。
第三,包圍式中庭空間形式,可以理解為將四個接觸式的中庭設計結合在一起,這種類型的中庭空間主要是作為建筑內部環境的過度區域,其表現出的功能更類似于建筑的雙層 玻璃幕墻。可以充分利用中庭空間來控制建筑內外環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2]。

圖1 中庭空間的5種形式
(一)中庭光環境設計
第一,中庭空間的幾何比例直接決定了建筑內部的光照變化程度,一般情況下較為寬敞,高度較低的中庭的太陽光直射量較多,也就是可以保證建筑內部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線,但是隨著中庭高度的不斷增加直射光線就會減少(如圖2)。所以在我國北方地區,以及其他光照較少的地區,中庭空間的設計應該寬矮一些,保證充足的太陽直射光線。一般情況下,中庭的高寬比不能超過3:1,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就會難以保證充足的光線,只能通過人工采光的方式來彌補光線的不足。第二,中庭頂部的透光性也是決定建筑內部光照變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庭頂部采用的玻璃應該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其中表面粗糙的磨砂玻璃、透明膜結構等可有效避免眩光的產生,產生較好的光線漫反射現象,實現光線的均勻漫射。現在很多建筑中庭頂部采用的鋸齒型天窗,可以根據季節性太陽高度角的變化進行板面的調整,充分的滿足了建筑內部的光照需求,還能避免光線的直射造成的眩光。第三,中庭墻壁的設計也是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一項設計,中庭的垂直墻面通過反射、漫反射作用重新分配天然光線,所以中庭空間的墻壁應該最好選用相對粗糙的墻面,保證墻面漫反射的光線更為柔和、均勻。現在我國建筑中庭空間墻面普遍采用素混凝土、淺色粉刷、石膏板等材料,切忌使用大理石等類似鏡面的墻面材料,保證光線反射的人性化特征。

圖2 中庭高寬比例與直射光線進深的關系
(二)中庭熱環境設計
中庭的熱環境關系建筑內部的溫度、濕度和風速,尤其現在很多建筑中庭空間采用玻璃護面,由于玻璃的熱阻較小,很容易在夏季產生炎熱,冬季酷寒的現象,所以中庭熱環境的設計尤為重要。例如,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室外溫度極低,設計中庭空間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保證建筑室內的溫度,所以首先要保證中庭空間的位置朝向,以我國北方地區為例,應該盡量將中庭設計為南向側面的采光形式,這樣可以保證中庭空間采用充足的太陽光,保證冬季室內溫度。并且這種朝向位置可以避免太陽光直接從頂部直射進入中庭,避免了夏季發生室內高溫現象。第二,建筑中庭空間具有一定的高度,且上下空間之間存在一定的溫度差,所以可以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形成不借助機械方式的有規律的室內自然通風,實現良好的通風效果,起到節能的效果[3]。所以在通風口設計的時候,在限定的范圍內,應該盡量擴大通風口的面積,并且設置可調節遮陽格柵天窗,在溫度較高的時候打開通風,溫度角度的時候關閉保溫。
(三)中庭的綠化設計
現在城市中的人們深受工業、化學等污染的侵害,并且建筑裝潢散發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質,對長期在建筑內活動的人們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要進行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改善建筑環境。第一,可以在中庭內增置綠色植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氣,并且能夠凈化室內控制,調節室內溫度[4]。第二,室內的植物設計可以以千姿百態的形狀、線條和色彩給人以美的感受,對人們形成,視覺刺激與心理感染,不僅可以美化室內生硬的建筑風格,還能愉悅人們的心靈,保證人們神經放松,真正達到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的目的。
綜上所述,為了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改善建筑中庭的生態環境,開始研究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中庭空間是現代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空間組織形式,可以有效的起到資源綜合利用的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空間資源的浪費。在中庭設計的時候要將中庭光環境設計、中庭熱環境設計、中庭的綠化設計放在首要位置,體現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原則。
[1]付本臣.基于氣候適應性的寒地建筑中庭空間形態設計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4(16).
TU7
B
1007-6344(2017)02-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