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文
(江西省人民醫院創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大成湯加減內服合中藥外敷對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王國文
(江西省人民醫院創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分析大成湯聯合中藥外敷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選取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所選取患者均為骨折壓縮一般不超過椎體三分之一高度,并且未出現神經壓迫患者。將其隨機分配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例。對照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靜點配合外用消腫止痛酊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口服傳統方劑大成湯聯合外敷醫院自擬的中藥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治療有效率80.0%顯著低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傳統方劑大成湯聯合自擬中藥膏治療胸腰椎骨折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大成湯;胸腰椎骨折;中藥外敷
胸腰椎骨折是常見的脊柱損傷之一,主要是指因外力作用于胸腰椎骨質而導致的連續性破壞。青壯年的致傷因素主要是高能量損傷,比如車禍、高處墜落等。老年人致傷因素多為低暴力損傷,比如跌倒、滑倒等[1-2]。目前現代醫學對胸腰椎骨折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尚欠缺,中醫重視辯證施治,在緩解臨床癥狀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本研究采用傳統方劑大成湯聯合自擬中藥膏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并用三七總皂甙注射液靜點配合外用消腫止痛酊治療作對照,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觀察。
1.1 臨床資料 此次研究所選病例均為2012年1月~2013年7月江西省人民醫院收治的患者80例,本次所選取患者均為骨折壓縮一般不超過1/3的高度,輔助檢查CT顯示,椎管未見明顯狹窄,脊髓神經未見明顯受壓,并且未出現神經壓迫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48.5±2.3)歲,病程15 h~3 d,墜落傷的患者有12例,交通傷的患者有16例,重物砸傷的患者有12例;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49.6±3.2)歲,病程1~3 d,墜落傷的患者有14例,交通傷的患者有15例,重物砸傷的患者有11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診斷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主要有:局部腫痛、壓痛、畸形、功能障礙;明確外傷史;經X線正、側、斜位攝片檢查,可清除看到骨折部位和類型。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采用血塞通(三七總皂甙)注射液500 mg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1499)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點滴,并在患處外用消腫止痛酊(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5021991)進行治療,每天治療1次,治療時間1個療程(5 d)。
1.3.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口服傳統方劑大成湯聯合外敷本院自擬的中藥膏進行治療,大成湯處方:大黃15 g、枳殼12 g、厚樸12 g、芒硝12 g、紅花9 g、甘草9 g、當歸6 g、蘇木6 g、陳皮6 g、木通6 g。自擬中藥膏處方:乳香30 g、當歸30 g、元胡30 g、雄黃30 g、明礬30 g、續斷30 g、大黃30 g、姜黃30 g、血竭180 g。
患者骨折復位方式為:患者仰臥在平板床上,應用腰椎牽引帶持續做腰椎牽引,牽引重量為4~6 kg,持續時間為3~6 d,在牽引過程中受傷的椎體棘突后方逐漸抬高,高度為4~15 cm。在患者牽引過程中拍床旁X線片,依照X線片顯示結合適當調整牽引重量及棘突后方所墊高度,直到患者壓縮椎體恢復到正常高度后停止。
1.4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評定參照內服中藥湯劑后出現排氣排便時間進行確定。臨床治療效果分為個等級,分別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服用藥物5 h后,患者即有排氣排便表現,便秘、腰背疼痛等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患者精神變好,食欲增加。有效:服用藥物5~20 h后,有排氣排便表現,便秘、腰背疼痛等鱗狀癥狀有所減輕。無效:服用藥物24 d后,患者無排氣排便表現,便秘、腰背疼痛等臨床癥狀無變化。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總人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均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2.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714,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導致胸腰椎骨折的病因有很多,臨床經驗證實墜落傷、交通意外傷以及重物砸傷是其主要病因。胸腰椎骨折屬于醫院骨科常見、多發疾病,由于患者的骨折程度以及損傷的部位不同,給臨床治療帶來了諸多困難[4]。近年來,該病臨床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治療,常常采用的手術治療方式為: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與開放置入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但是由于手術治療方式存在創傷面以及出血量較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如再骨折、傷口感染、螺釘松動等)等劣勢,因此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目前也開始積極推崇保守治療,中醫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具有一定效果[5]。近年來,胸腰椎骨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是一種高能量損傷,是脊柱外科及創傷臨床常見疾病,其中爆裂骨折最為常見,所占比例高達64%~82%。對于一些骨折壓縮一般不超過椎體1/3的高度,并且未出現神經壓迫患者來講,實施保守治療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臨床痛苦。其中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比較,可以顯著減低患者臨床痛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小等優勢,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臨床上也需要進一步加大關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以此為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一個新方案。
中藥治療骨外傷方法有很多,比如內服、外敷、外洗等,骨傷科傳統方劑大成湯源于唐代,由“中醫骨科奠基人”研制而成,大成湯的主要成分為大黃、枳殼、厚樸、芒硝、紅花、甘草、當歸、蘇木、陳皮、木通等,攻下逐瘀的效果顯著,對跌仆損傷、瘀血內蓄、腹脹便秘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脊柱骨折的常見癥狀就包括腹脹、便秘,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脊柱骨折癥狀的記載,其中這樣寫道:“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腫脹,不得前后,先飲利藥”,確立了中醫學治療脊柱骨折的“攻下法”治療原則。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適當增加大成湯的用量,能夠有效緩解胸腰椎患者骨折后的腹脹、便秘情況,達到標本兼治的功效。
本次研究中,依據患者具體病情酌情加減用量。大黃瀉火解毒,枳殼行滯消脹,厚樸行氣消積,芒硝瀉火清熱,紅花活血通經,甘草瀉火解毒,當歸潤燥滑腸,蘇木消腫定痛,陳皮理氣健脾,對緩解患者腹脹、便秘功效顯著。現代藥理研究也認為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改善患者身體血液循環,阻斷導致各種瘀血病變的病理環節,從而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故治療胸腰椎骨折應行氣血化瘀,如乳香、當歸、元胡、雄黃、大黃、姜黃、血竭等[6]。
自擬中藥膏就是基于對該疾病的上述認識配制而成,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由此可知本方對改善胸腰椎患者脹滿、便秘、泛酸燒心、口苦口干、納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癥狀方面療效顯著,明顯優于血塞通注射液靜點配合外用消腫止痛酊的治療方法。綜上所述,采用自擬中藥膏治療胸腰椎骨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蔡燁.芒硝外敷在治療胸腰椎骨折腹脹中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4):1765-1766.
[2]唐燁,劉欣,占密.中藥敷臍在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脹、便秘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6):500-501.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診斷療效標準、中醫病證診斷標準[S].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
[4]宋偉天,曾祥佳,李素婷.中醫綜合療法用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19):157-158.
[5]高建偉.胸腰椎壓縮性骨折采用中醫綜合方案治療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0):2203-2204.
[6]宋偉天,曾祥佳,李素婷,等.中醫綜合療法用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19):157-1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