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萱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
【摘要】2009年為了應對美國次貸危機,央行將四萬億資金刺激投入市場刺激經濟。繼那之后,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在3月17日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2017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逐步去杠桿。貨幣政策的方向直接影響著企業資金的借貸成本,在不同的貨幣政策下,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不同。本文通過不同貨幣政策產生的企業融資約束情況,分析宏觀貨幣政策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并就如何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宏觀貨幣政策 企業 融資約束
一、宏觀貨幣政策對企業融資約束的相關理論研究
(一)宏觀貨幣政策的相關概念
我國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主要以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為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維持經濟的穩定。從產生的影響角度,貨幣政策分為兩類:擴張型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擴張型貨幣政策是為了應對經濟蕭條,央行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利率來增加貨幣供給,增加總需求,刺激國內外投資,提高凈出口。相反地,央行為應對通貨膨脹、經濟過熱等現象,減少貨幣供給,合理控制物價,同時提高利率、抑制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這叫做緊縮性貨幣政策。
(二)宏觀貨幣政策與企業融資約束的相關理論
經典的財務理論(Modigliani和Miller,1958) 認為,基于完美資本市場的假設,企業的投資行為只與企業的投資需求有關,而不受到公司財務等其他方面的制約。與此理論見解相反,現代公司財務理論指出,融資約束的產生就是因為外部融資成本高于內部融資成本,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問題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和代理問題。
在外部融資成本方面,從金融發展的角度,宏觀貨幣政策對企業的融資約束具有根本性的引領作用。IS — LM模型顯示,寬松的貨幣政策主要通過信貸投放促進企業融資,降低金融約束對企業的消極影響。
二、宏觀貨幣政策對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的傳導路徑
相比于以往貨幣政策直接的傳導,現階段,由于金融的發展水平在地域上具有差異性,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效力在不同金融發展水平下不同。在我國現行基本國情下,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低,相比較發達國家的企業在其資本市場尋求直接投資,銀行貸款仍是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基本融資方式。銀行貸款的利率成本的影響因素有多種,這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貨幣政策因素。貨幣政策通過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等政策工具傳導至銀行系統,進而影響企業的授信額度,改變了企業的融資約束水平。
當央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時,通過信貸渠道,銀行貸款成本增加,使得企業融資成本上升,企業外部融資難度增大,可獲得性降低。當企業所處區域的金融發展水平較高時,會緩解緊企業的融資約束。在高水平的金融發展區域,相應地金融資源豐富,企業在融資方式上可以有多種選擇,投資者與融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改善,這會大幅度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從而增加對貨幣政策負面影響的緩沖能力。
當央行進行量化寬松政策時,銀行的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等基本利率指標下降,企業貸款成本下降,進而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外部融資難度降低,資金的可獲得性增大。貨幣政策具有投資驅動的效應,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夠改善社會投資生態環境,在高水平的金融發展市場,企業會更便利的借貸資金。
三、基于貨幣政策的緩解企業融資約束途經
緊縮的貨幣政策會通過信貸途經使得企業的融資水平提高,而金融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下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推進企業成長。因此,針對貨幣政策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建議如下:
(一)貨幣政策目標區域性差異化
基于區域金融發展水平不同,企業的融資約束在相同的貨幣政策下不同。我國應根據各個區域的金融發展水平的差異因地制宜地設定貨幣政策的目標。貨幣政策目標應當與各個地區的經濟效益相匹配,與其適應能力相協調。央行可以適當放寬權限,賦予各地區依據其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室內適當調節貨幣政策的權利。此外,央行應當及時防范單一的貨幣政策對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積極化解不利影響。
(二)加強對地方金融市場的建設
同一貨幣政策由于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的不同效果不同。金融的發展制約著經濟發展的水平,當金融發展水平較高時,可以一定程度減輕貨幣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因此,政府應當加強提高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通過整合提升各項金融資源、降低落后地區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和制定優惠的財政金融政策吸引國外資本等方式,減緩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同時,加強對債券、票據等市場的建設,促進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協調發展。
(三)構建企業信用評級制度
政府應當幫助市場鑒別企業的信用程度,將企業的評級結果與其融資成本相匹配,間接控制企業的融資數量,充分發揮信用評級體系對企業融資的定價功能。一方面,對于信用良好的企業,銀行機構投資者通過公正的企業資信等級,了解其經營狀況及收益情況,減少投資者與受益企業的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問題,增加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另一方面,對于以銀行為主的投資者,信用評級制度可以更真實地提高企業信息披露,使銀行等投資方在貨幣政策的限制下更優越地選擇投資對象,同時降低投資方事前搜集信息的成本,減少投資方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凌立勤,王璐奇.金融發展與民營企業融資約束[J]. 管理學刊, 2017(1): 12-17.
[2] 李桂蘭,周胥丞.融資約束下的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研究[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5): 25-29.
[3] 謝軍,黃志忠.宏觀貨幣政策和區域金融發展程度對企業投資及其融資約束的影響[J]. 金融研究, 2014 (11):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