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雯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摘要】俗話說的好“把錢用到刀刃上”,在企業的管理中也是如此,企業除了要提高產業規模,更要做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通過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以達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由此可見,企業優化資本結構的重要性。
【關鍵詞】資本成本 資本結構 控制 股權 債權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經營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企業自身的資金也開始無法滿足經營生產所需,很多企業開始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籌集資金的開始,也引申出一個問題,如何以最低的資本成本,獲得企業所需的資金。本文通過淺析企業籌資資金,調整資本結構,控制資本成本達到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
一、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之間的關系
資本成本是指投資資本的機會成本。這種成本不是實際支付的成本,而是投資人將資金投資于本項目所放棄的其他投資項目的最大收益,因此也被稱為機會成本。資本成本主要分為債權資本成本與股權資本成本,也代表了企業籌資資金最主要的兩種方式的資本成本。而長期債券與權益資本的組合形成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債務融資雖然可以通過利息抵稅提高企業的收益,但過高的債務融資,可能會讓企業面臨到期無法還債而破產的風險。股權融資雖然不用歸還本金,財務風險小,但投資者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也遠大于債券融資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且會分散企業的控制權,甚至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從上述對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的分析,可以看出兩者關系密切,要使企業資本成本最小,企業的資本結構必然要達到最優化,最終使得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二、資本結構決策分析
適當的負債可以提高的企業的價值,但過大的債務比率,會使得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應當在計算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時,確定最佳的債務比率,使得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最大,企業價值最大。但由于企業所處的環境與經營狀況永遠都處于一個變動的情況下,我們很難用理論的計算方式來獲得準確的最優資本結構。在現實生活中,常用的資本結構分析方法有資本成本比較法、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企業價值比較法。
(一) 資本成本比較法
資本成本比較法,是指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基于市場上已確認的不同資金來源的資本成本計算加權資本成本,并比較計算各種籌資方案下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選擇最小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融資方案,進而確認為最優的資本結構。
(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在計算不同方案企業的每股收益(EPS)相等時所對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基礎上,將預期的息稅前利潤與計算出的無差別點所對應的息稅前利潤進行比較,選擇每股收益最大的籌資方案。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計算公式:
EPS=[(EBIT—I1)(1—T)—PD1]/N1=[(EBIT—I2)(1—T)—PD2]/N2
EBIT一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的息稅前利潤;Ii一年利息支出;T一企業所得稅稅率;
PDi一支付的優先股股利;Ni一籌資后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三) 企業價值比較法
企業的價值V=股票的市場價值S+長期債務的價值B,其中假設債券的現值基等同于其面值
S=[(EBIT—I)(1-T)-PD]/Ke
EBIT—息前稅前利潤;I—年利息率;T—公司所得稅率;
Ke—權益資本成本;PD—優先股股息
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股票的資本成本
Ke=Rf+β(Rm-Rf)
Rf—無風險報酬率;β—股票的貝塔系數;Rm—平均風險股票必要收益率
通過上述權益資本成本的計算,得出股權的市場價值,進而得出企業的價值,當公司的價值達到最大時,其公司的資本結構也達到最優,加權平均資本(WACC)也達到最小。
KWACC=Kd(1-T)(D/V)+Ke(S/V)
Kd—稅前的債務資本成本
三、資本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通過上述三種資本結構決策分析的計算,可以發現有效的控制資本成本,可以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控制資本成本。
(一) 了解政府的宏觀政策,正確預測利率的趨勢
企業的發展與其所處的經濟環境密切相關。了解政府的宏觀政策,正確預測利率的趨勢,可以使企業更好的發展。例如,當預測未來利率下降時,企業應該將發行長期債券改為短期債券,在未來發行股票來籌資資金,降低資金的資本成本。
(二) 提高企業自身的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的良好信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籌資成本。國債被稱為“金邊債券”就是因為它有國家的信譽作為保證,而許多企業發行的“垃圾債券”也是因為企業的信用過差,不得不提高債券的資本成本以吸引投資者。所以一個企業只有提高自身的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才能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籌集資金。
(三) 提高無成本資產與負債的利用率
很多人都明白“別人欠我的錢早點還,我欠別人的錢遲點還”。企業的管理也是這么一個道理。無成本資產與負債主要指的是應收、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無利率的資產與負債,企業提高無成本資產與負債的利用率,相對的減少了企業的資本成本。
(四) 提高自身科技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要真正在這個經濟環境中立足,必須要提高企業科技競爭能力,而我國對于許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政策上也有很大的扶持。企業可以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獲得政策上的優惠,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獲得政府補助,最終降低加權平均資本。
(五) 對資金的使用進行預測
企業通過股票與債券籌集來的大量資金,并不是在當期立即全部被使用掉的,這就會產生資金的閑置問題。企業應該對資金的使用做好預測,對其籌資的年限與進度進行詳細的規劃,將未使用到的資金進行再投資,沖減籌資的資本成本,以達到降低資本成本的目的。
四、結語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籌資政策的運行。企業只有選擇正確的籌資政策,權衡債務的收益與風險,實現合理的目標資本結構,從多方面控制資本成本,才能以最低的資本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敬.如何降低企業籌資中的資本成本分析[J].時代金融,2014.
[2]張連忠.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J].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