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川
(天津財經大學)
【摘要】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學生中的優秀代表,做好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學生黨校又是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和關鍵環節。因此對高校學生黨校的現狀和規范化建設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對于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關鍵詞】高校學生 黨校規范
一、研究背景
全國黨校工作會議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必須堅持黨校姓黨這個黨校工作根本原則,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
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學生中的優秀代表,做好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學生黨校又是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和關鍵環節。因此對高校學生黨校的現狀和規范化建設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對于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二、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文獻, 目前,國內學者對于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研究較多,對于學生黨校的研究較少。李志兵(2014年)在《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校教育實效性探索》中指出應優化教育內容、搭建實踐平臺、依托新媒體來創新高效黨校教育;石宏衛(2011年)在《加強高校學生黨校建設的幾點思考》中指出黨校應體現政治性、富于科學性、力求實效性,加強黨校制度建設,在教學觀念、強化功能、培訓內容、管理制度上創新;呂澤銘(2013年)在《創新高校學生黨校網上教育的實踐》一文中指出高校黨校教育網絡化要堅持因地制宜、大膽探索、適應形勢、著眼遠大、穩步推進、精心運作的原則,建立高校學生黨校學習網站、微博等教育專題載體,及時更新教育專題載體信息,加強載體信息監控,建立程序公開、結果有效的網上黨校考核系統,創建交互式的網絡化教育。劉仁、楊晨(2009年)在《影響高校學生黨校作用發揮的原因及對策探討》中指出積極探尋高校學生黨校重要作用得以發揮的有效措施包括:精心改進教材、新穎教學方式、強化實踐鍛煉、加強師資建設、完善考核體系等。以上文獻多是就學生黨校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片面探討,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規范化研究,大多只是就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或者給予合理化可操作可評估的建議、體系等來規范和評價高校學生黨校的建設。
三、研究目的
通過對天津市某一高校參加過學生黨校的學生進行調研,結果得知,學生黨校從內容設計、教學質量、組織執行、參與互動、結業考核等方面效果參差不齊,因此進行學生黨校的規范化研究迫在眉睫。在此,我們引入ISO9000族標準至高校學生黨校的規范化建設中,以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來加強黨校的規范化建設。該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簡稱ISO)設立的國際化系列標準,是針對組織的管理結構、人員、技術能力、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文件和內部監督機制等一系列體現組織保證產品及服務質量的管理措施的標準,其基本思想是“質量形成于生產過程,必須使影響產品質量的全部因素在生產過程中處于受控狀態,以文件化的形式規范所有質量的各個環節”,這正好符合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過程和要求。將ISO9000引入高校黨校管理過程中,有利于創新黨校工作的思路、機制和理念,加強黨校育人的質量管理,增強黨校工作的實效性和規范性。
四、意見建議
學生黨校規范化建設,需要做到對ISO9000族標準正確把握,靈活運用,建立文件化的質量體系,使影響黨校育人質量的全部因素在管理的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以ISO9000族標準為參考對象,需把握其核心“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按照八項原則的基本維度,建立學生黨校規范化體系,規范化體系可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建設。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強調顧客的主權地位并置顧客于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中心位置是新的教育服務觀的要求。在學生黨校的建設中,學生即為我們的顧客,黨校課程的設計要以學生為焦點,注重學生體驗,提高學生滿意度。
(2)領導發揮作用:領導者確立本組織統一的宗旨和方向,創造并維持使員工全員參與實現質量目標的內部環境,ISO9000對最高管理者在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中應起的作用提出了九個方面的要求。領導者即是我們的黨校管理者,大部分應該為黨務工作者或輔導員,黨務工作者或輔導員應該為黨校質量監控制定方針、設置課程、確定目標、分配任務,同時為黨校學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全員共同參與:全員參與是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收益。不僅要組織者全員參與,也要參與者全員參與。組織者的全員參與是指堅決貫徹黨中央的全員育人的重要理念,黨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專業課程教師以及學生工作者都應納入學生黨校的教師隊伍,肩負育人使命。同時為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黨校中,應設計三級黨校管理制度,初級黨校針對入黨申請人,中級黨校針對入黨積極分子,高級黨校針對黨員,分層設計分層管理,點面結合,實現學員全覆蓋。
(4)重視過程管理:設計完整的信息、數據搜集、整理、保存的制度,通過“過程方法”來保證產品質量管理,即事前預防、過程檢查、事后糾正、嚴密的內部審核等杜絕不規范行為,保證產品質量。黨校的設計同理也需經過事前調研、過程監督、事后總結、嚴格的執行等來規范黨校學員行為,通過關鍵的組織活動,強調儀式感,宣告身份轉化的訊息和使命,保證黨校育人效果。
(5)管理方法系統化:學生黨員培養是一個系統化全程化的教育模式,需重點把握“申請人向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分子向發展對象”“發展對象向預備黨員”“預備黨員向正式黨員”這四個環節黨校培養教育的系統性、一致性、繼承性。黨校的管理方法既要對學生黨員有基本標準和一般要求,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定制化”的教育管理服務。
(6)持續改進:持續改進整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永恒目標,運用戴明原理,經常性地對每一項黨校活動實行“PDCA”(策劃—實施—檢測—改進)閉環過程控制,不斷修正黨校課程在學生運用到實踐中的偏差,做到每一節黨課有計劃、有實施、有檢查、有提升,每一項活動有調研、有策劃、有組織、有總結,重視外部審核,完善自我評定,實現對黨校的精細化管理。
(7)基于事實的決策:從黨校課程設計到活動結束反饋,都需充分結合青年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工作實際等。將黨校活動的精神實質和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結合起來,開發行之有效的活動,保證黨校教育嚴肅性的同時不失學生需求的生動性,實現嚴肅與活潑的有機統一。同時,基于實際的活動反饋,及時調整下階段黨校設計。
(8)與供應方互利雙贏:黨校課程體系與學生形成一種供與求的關系,學生從黨校課程體系中學習知識、信息及服務,黨校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課程安排、教師、活動等。這種供與求實際上也是一種“輸入”與“輸出”相互轉化的關系,學生進入黨校學習,形成一種“輸入”;接受科學合理的黨校培訓,吸收先進知識,反過來用自己所學促進黨校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一種“輸出”,輸入與輸出相互促進。
ISO9000族標準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質量管理理論,具有普通的適宜性、可操作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將其理念作為標準和規范,引入高校學生黨校建設工作中,有利于規范黨校建設的質量管理和質量評價,提高黨校教育水平,使高校學生黨校建設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充分發揮黨校在學生黨員教育中主陣地作用,建設學校黨校育人平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