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興
(湖北省襄陽四中)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語言應運而生,網絡流行語作為其中最具魅力的組成部分逐漸被網民所接受,特別是具有強烈好奇心、樂于接受新事物的高中生更是成為了網絡流行語的主要使用者。本文將對網絡流行語在高中生群體中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探究其對于高中生的負面影響,并探討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生 網絡流行語 適用情況 調查研究
一、網絡流行語概述
網絡流行語指由網民約定俗成的盛行于網絡的語言。網絡流行語具有通俗性、戲虐性、經濟性、創新性等優勢,符合中學生追求新奇事物、崇尚個性自由的心理特征,高中生在高壓學習環境下需要通過網絡流行語來調節氣氛、舒緩壓力,并且網絡平臺和網絡語言已經成為了高中生關注社會熱點、發表個人觀點的重要渠道,網絡流行語以其方便快捷性已經成為高中生的重要交流語言。但是,由于網絡流行語主要誕生于微信、微博、朋友圈、新聞客戶端等網絡媒體,缺乏有效的監管,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規范、不文明的現象,對心理還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二、網絡流行語對高中生的不良影響分析
網絡流行語深受高中生的喜愛,但是,一些不規范、不文明的網絡流行語無論是從語文學科的學習上還是從價值觀的培養上,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1.對高中生語文學習的負面影響
首先,對于語言學習的危害。網絡流行語會大量使用諧音字,如“鴨梨山大”“精鷹”等。但是,這些諧音字從正規的語法上來說屬于錯別字。不規范的網絡流行語會對高中生的正常語言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干擾;其次,對于閱讀學習的影響。高中語文課本選取的都是一些用詞典雅凝練、主旨含蓄雋永的名人佳作,而網絡流行語寫就的文章則更加生動有趣、簡單易懂。這樣一比較,就會顯得課本上的文章枯燥晦澀。于是,很多高中生便傾向于后者而對前者避而遠之。但是,過多、過久的閱讀這類文章,會導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下降,久而久之,便會失去鑒賞深度好文的能力;最后,對于寫作學習的影響。高考作文對于網絡用語明令禁止,但是,在日常寫作訓練中,很多高中生為了避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斟酌“用哪個詞匯才能更好的表達某種情感”,就會采用網絡流行語。久而久之,高中生正確規范使用詞匯進行創作的能力就會下降。
2.對高中生價值觀培養的負面影響
首先,一些過度追求標新立異、膚淺惡俗、歪曲事實甚至帶有明顯人身攻擊傾向的網絡流行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高中生的言行舉止,導致其價值觀逐漸與主流文化偏離。例如:當辨別能力不強的高中生在虛擬網絡平臺上大量使用這類型網絡流行語,肆無忌憚地宣泄自己的情緒和對他人進行惡意攻擊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對此行為進行約束,就會導致高中生這種特殊的情緒表達方式從網上發展到線下,從而逐漸偏離社會主流文化,變成與周圍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非主流”群體。其次,一些帶有明顯錯誤價值觀傾向的網絡流行語會對高中生的思維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導致部分高中生樹立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急功近利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例如:近兩年大火的“拼爹”“高富帥”“白富美”“屌絲”等網絡流行語都帶有明顯的“對富人羨慕嫉妒恨、對窮人嫌棄鄙視嘲”的心理,這類型網絡流行語的廣泛傳播和使用會對高中生的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流行語的有效性措施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其雙面性,最終能夠決定其產生何種效果還是在于使用的人,網絡流行語也是如此。低俗粗鄙的網絡流行語會對漢語言文字的韻律和美感產生嚴重的破壞作用,但是,高雅恰當的網絡流行語同樣能夠促進語文學科的發展。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對于高中生熱衷于使用網絡流行語這一現象,我們不僅不可以阻撓,反而應該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具體措施如下:
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主動以朋友的姿態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并設身處地去了解高中生熱衷于網絡流行語的原因,然后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之上,幫助學生分析網絡流行語的優缺點,以及如何辨別優劣網絡流行語;其次,高中語文教師要切實起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在積極主動地對一些優秀網絡流行語進行合理使用的同時,也要拒絕使用低俗粗鄙的網絡流行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培養學生的鑒別能力
較高的鑒別能力是高中生科學使用網絡流行語的前提,因此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流行語,既要對其積極作用,如豐富詞匯量、提高溝通效率、娛樂社會大眾等,予以高度肯定,也要對其消極作用,如導致漢語言的不規范和低俗化、影響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等,予以高度否定,從而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高學生對網絡流行語的鑒別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相關文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鑒別能力。
3.注重書面語言的規范性
即網絡流行語運用于日常交流是可以的,但是,在書面語言的學習和文學作品的創作中,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網絡流行語。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對這一觀點進行普及,包括自身也要盡量做到教學語言的規范性,平時可以通過一些網絡流行語來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距離,但是在進行正規的語言、閱讀和寫作教學時,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網絡流行語。
4.提高校園生活的滿意度
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網絡流行語之所以盛行于高中生群體,主要在于高中生需要借助虛擬網絡平臺和網絡流行語來紓解自身壓力。因此,為了降低高中生對于網絡流行語的過度迷戀和依賴,學校可以采取開展多元化校園文化活動如文藝匯演、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的方式,進一步豐富高中生的校園生活,為其提供更多的解壓渠道,從而提高校園生活的滿意度。
四、小結
網絡流行語是一把雙刃劍,教師要善于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辨別和使用網絡流行語。
參考文獻:
[1]張悅.話語視域下的網絡流行語發展[C].河南大學,2015(05).
[2]羅艷娟.高中生使用網絡流行語情況調查分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