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辰逸
(蘄春一中)
【摘要】《春風沉醉的晚上》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革命烈士郁達夫的代表作之一,在這篇小說中,郁達夫創(chuàng)造了一個窮苦但善良的煙廠女工“陳二妹”,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窮困潦倒、卻對廣大底層群眾充滿同情的知識分子角色。通過對兩人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揭示了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知識分子和廣大工人是可以通過接觸,進而建立深厚、真摯的革命情誼的。
【關鍵詞】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 寫作風格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著名作家郁達夫的中篇小說之一,小說中窮困潦倒的“我”是五四運動時期知識青年淪落而成的“多余者”。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我”迷失了自己,也磨滅了要斗爭、要爭取的念頭,無知地消耗著自己僅有的生命,是個徹底的受傷者。
一、郁達夫及寫作風格簡介
郁達夫生于1896年,原名郁文,字達夫,小名阿鳳。郁達夫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革命烈士,他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積極地參加了當時各種反帝反封建的組織,先后在上海、福州、武漢等地從事抗日活動。郁達夫在文學上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懷魯迅》、《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沉淪》等。
1896年,郁達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陽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時,郁達夫曾經有過一段富裕的童年時光,但在他三歲的時候,其父去世,導致家庭一度陷入窘迫的境地。1903年,郁達夫進入私塾念書,1908年就讀于富陽縣立高等小學。1910年,郁達夫考入杭州府中學堂,在此期間,郁達夫與徐志摩、厲麟似等人一同讀書。1911年,在進入蕙蘭中學之后,郁達夫開始了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這時期,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在舊體詩方面,并多次向報刊投稿。次年,郁達夫考入了浙江大學念預科,不久,卻因為參加學潮運動被學校開除。
1913年,郁達夫去日本留學,并于次年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yī)科部。在日本生活的時間,郁達夫非常的寂寞、苦悶,此時他開始嘗試著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國外小說,以德國和俄國的小說為主。1921年,郁達夫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一起創(chuàng)建了文學社“創(chuàng)造社”。同年,郁達夫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集》,這部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的出版轟動了當時的國內文學界。
1922年,郁達夫從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畢業(yè)之后,回到了祖國安慶法政專科學校教授英語學科。次年,郁達夫從安慶法政專科學校辭職,去往北京,在北京大學講授統(tǒng)計學。不久,他又離開北京,到武昌師范大學任教。民國十七年,也系1928年,郁達夫加入了“太陽社”,并且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創(chuàng)設了《大眾文藝》雜志。
在此期間,郁達夫一直堅持著參加各種各樣的抗日活動,并在1938年應新加坡《星洲日報》的邀請,前往新加坡進行抗日宣傳的工作。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期間,郁達夫一邊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一邊保護著新加坡的文化界流亡人士。抗戰(zhàn)勝利后,由于漢奸的告密,日本憲兵隊開始對郁達夫進行全面的調查,1945年8月29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于蘇門答臘叢林。
郁達夫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散文為主,在他的散文中常常充滿了對自我的表現,而這種自傳式的描寫方式往往十分坦誠、露骨。他的作品常常毫不掩飾地表達著自己的身世、情感癖好、信仰性格,甚至心理的病態(tài),集中展現了在大時代的潮流下,窒息青年的精神苦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盡管他的文學作品常常包含著感傷的弱者情調,他本人卻并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無論心理上的傷感令他陷入多么荒唐的境地,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祖國的熱愛。
二、《春風沉醉的晚上》并不夠“令人沉醉”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郁達夫1923年寫下的一篇中篇小說,此時的郁達夫受到了中國革命形勢的影響,也或多或少地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因此,他的目光也開始從先前知識分子狹小的圈子開始轉到更廣闊的勞動群眾中間。在此時的創(chuàng)作中,郁達夫開始有意識地描寫底層勞動者的生活,描寫他們的苦難,也描寫他們的抗爭。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是一位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迫于生計,不得不搬進了貧民窟中一個狹小破舊的閣樓里生活。在這間小小的閣樓中,作者遇到了一個同樣被生活所困的煙廠女工人。由于共同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對生活的不滿,兩人很快相識,并開始了相互關懷和相互照顧的生活。煙廠女工“陳二妹”只有十七歲,但卻是一位正直善良、樂于助人的人,她有著樸素的階級反抗意識。“陳二妹”剛剛失去父親,成為孤女,她在一家小的煙廠里打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還要被迫加班,但收入卻十分低微。“陳二妹”對于剝削壓迫底層人民的資本家有著樸素的仇恨情緒,當她發(fā)現作者偶爾吸煙的時候,便十分強烈地規(guī)勸作者不要吸煙,尤其是不要吸她所在的工廠所生產的煙,因為她痛恨那個剝削她的工廠。
而小說中的作者是一個雖然充滿才華,但卻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他對黑暗的現實十分不滿,對于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深切同情,但自己同樣生活得無著無落,情感也十分憂郁。通過作者的觀察和接觸,刻畫了“陳二妹”美好純潔的心靈。在作者的眼里,陳二妹是可憐的、無助的,同時也是善良的、正直的。“我”同情弱者,也贊美她們身上美好的品格。通過“我”的這一形象,可以看到郁達夫本人對于下層勞動群眾的感情,而通過“我”和“陳二妹”之間逐漸深厚的情感,也看出了在那樣的時代中,貧困的知識分子和窮困的工人群眾之間是可以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并且建立真摯友誼的。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郁達夫小說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小說中,郁達夫保持著浪漫主義的寫作風格,也展露著自我的感情。同時,隨著對于社會現實的深層接觸,郁達夫的小說中現實主義的成分也明顯增加,他更加注重對于廣大群眾生活的刻畫和細節(jié)的描寫,這篇文章可以說是郁達夫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高峰。
參考文獻:
[1]郁達夫.郁達夫文集[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
[2]溫儒敏.郁達夫名作欣賞[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2.
[3]盧金水.論郁達夫的唯美傾向于頹廢姿態(tài)[J].云夢學刊,2008(10).